如何刻画中老年女性形象?
春天,容易懒。
有时候学习累了,就躺在床上看些不用动脑子的大女主独立主题的短视频,不到五分钟完成爽剧套路,无外乎是年轻媳妇受气几年觉醒离婚重回职场巅峰,或是能力超群的职场丽人被中年女同事陷害不成反而晋升,再就是内在外在都美的总裁女友大战绿茶满载而归。
连着看了几个,实在是再看不下去:明明说着是女性故事,却偏偏设置了了这么多面目可憎的中老年女性形象,恶婆婆也好,使绊子的女同事也好,盯着人有钱有情的男朋友的心机女也好,都是女主成为总裁夫人之路上的绊脚石。回想起来,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剧情套路,讨人厌的永远是这些使绊子的中年女性,从前的故事里是青春美貌乖巧不及女主,今天的故事里变成青春美貌工作能力不及女主,好似终于有女性的成功,但仔细看看就是家印度餐厅,今日新菜咖喱火鸡,其实只是把昨天的鸡肉换成了火鸡肉,配菜还是这些,调料也还是这些。
我少年光阴,也有中二没脑子的时期,看电视觉得中老年女性和其可憎,都是王母娘娘一样专不给人过好日子的角色,觉得自己最多可可爱爱活到35岁,再往上就要成老巫婆,趁早离世算了;如今真的活上了这些年,有幸接受过些高度教育,四处看过些世界,快到少女时代给自己设的大限,倒觉得自己也没这些文学影视作书写的中年女性那样讨人厌。
《红楼梦》里宝玉说女性,珍珠一样的女孩上了年纪就成了鱼眼睛了。宝玉说的时候,带着许多叹息,说出很多无奈和心酸:贾府上上下下许多生不由己的鱼眼睛,哪个曾经不是双眸明亮的灵动少女,无非被生活磨砺得市侩昏聩。这多年过去,婆子们的困境还在,无奈心酸不曾有解,倒依然还被拿来当作爽剧里的反派,我真觉得难受。我自不能要求屏幕上都是些我这般没劲的中年妇女形象,毕竟年轻貌美,全世界都爱,但也想看看不脸谱化的中老年妇女刻画。
在我看来,《红楼梦》里不是鱼眼睛的形象也是有的,恰是两个极端,贾母和刘姥姥。《红楼梦》里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是栊翠庵品茶: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周瑞家的都看不起的刘姥姥,倒是和贾母聊得投机了,同品一杯茶,不管价值,只管自己口味,谁也没看不起谁,不过就是同龄女性互相欢喜。我最近看这一段,越看越好,觉得这两个老年女性的形象着实可爱极了,盼着有一天自己老了,也能和今天最喜欢的朋友一起,品品茶看看月,聊聊不只有男人的八卦。
我们这一辈女性,过了三十,虽然看过世界,受过高等教育,未曾被封建礼教压榨过,但总是多少经过一些生活的磨砺和不公,要说自己还能有年轻女孩一样天真可爱,实在是有点装的嫌疑。何况社会再进步,爱情面包,职场和家庭的矛盾仍在,总有些隐形的规矩约束天性。但岁月留下的痕迹,本身就是值得书写的。
这几年我最喜欢的中年影视形象之一是最近看的电影《坠落的审判》中的桑德拉。电影不复杂,说的是女作家桑德拉的丈夫坠楼去世,她被指控为嫌疑人,真相和婚姻的本质被一层层残忍剥开的故事。她真的不完美,不完美到有很多可以被拿来诟病的缺点:她内里冷漠,自私,觉得丈夫的失意全是他自己能力不足造成的;她太理性,在婚姻里把责任分得太清,嘴上说着我爱你,却看不到丈夫的真正需求;但我又钦佩她独立知性内核稳定,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了解自己的野心,甚至坚信,即便夫妻对掉,照顾孩子的是她,她也能比丈夫成功。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她理性甚至冰冷,但又不得不被她身上的气场吸引,好像她永远不会内耗,永远知道明天的路怎么走。看电影的人,即使不喜欢她,也绝不会觉得她是个恶毒的中年女性形象。
桑德拉会让我想起去年读的一本书《女性如何书写历史》,包括伍尔夫在内五位女性居住在伦敦梅克伦堡广场时悍然澎湃的人生。她们都有与社会对女性期望相悖的自我意识,纯粹地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哪怕为此要做出当时甚至目前来看都不符合世俗目光的对抗。她们都不是男权世界里完美的女性,都有点离经叛道。我尤记得H.D.在不能平衡事业和孩子时的纠结,最终还是决定把孩子送走,专注事业。我很多次引用过伍尔夫的一句话:“当我请求你去赚钱,去拥有一间属于自己房间的时候,我是在请求你生活在现实当中,过一种蓬勃旺盛的生活。”——她们是复杂的,但都是蓬勃的。
自然并不是每一个女性,都有如此强大的内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受环境教育家庭限制,并不能轻易冲破枷锁。像是杨本芬写的《秋园》,“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可秋园的故事,写得可真好啊。一个五岁时光着脚丫踩水的女孩,一辈子最想要的就是读书,可总是因为战火纷飞,贫困饥饿,为丈夫为孩子摇摇晃晃活着,人生这首歌终了,也没实现五岁时的梦想。但我看秋园,只是觉得在听一首时间的歌,歌声里有个无奈却真实可爱的秋园,却不是一个脸谱化的恶老太太,只有咆哮乖戾。她或许有无可奈何的可憎时刻,可写书的人,看到的是她努力生活后依然透出的女性的温柔和力量。
我写到这里,脑子里又闪过很多生活中见到的中老年女性,她们和我们一样被历史推着走,依然有太多身不由己,却总有可爱的地方。一如我过世的奶奶,虽重男轻女且市侩,对我母亲恶声恶气,却又会担心我晚归的父亲忧心忡忡,也会在冰箱里存半个西瓜,我们去的时候拿出来给我们吃。她们的样子让我想起从前看《神雕侠侣》,不明白怎么年轻时候活泼娇俏的黄蓉到了中年就如此不可爱;却不知我不过是站在主角杨过的视角看她,她其实没有变,依然聪明伶利,只是多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谨慎罢了。她们自然算不上什么大女主,甚至有点像生活里的反派,但我到从没觉得她们可憎。
我写东西只是业余爱好,对影视创作更是没有了解,不知流量密码在何处,却也终究是不明白短视频网站上推荐给我的诸多大女主爽剧里,为何会有刻画成这般的中老年女性形象。
这几天有部新的古偶《与凤行》,原谅我没看,只知道评价一般。有条评论有趣,说赵丽颖眼里已经没有爱情,不再适合古偶。我觉得如今的赵丽颖和15年花千骨那会儿各有各的美,但如今确实不再能演对爱情还有渴望的女子。都在说中年人就不要去演偶像剧,我觉得也不是看不起中年人;只是中年人的故事原本可以刻画得更深刻,和年轻人挤同一条赛道,着实可惜了多出来十几年积累的纹理了。好好写那些岁月的纹理吧。
Charlott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回家吃顿春天饭 (146人喜欢)
- AI,数学家和三体问题 (48人喜欢)
- 穿衣摆烂 (97人喜欢)
- 数学,语言,大语言模型 (451人喜欢)
- 写作这件大事 (15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