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简史
查看话题 >我的写作简史
这段时间我又回归到豆瓣,我其实不记得自己在何种情形下开启豆瓣的,但我清楚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在豆瓣上写日记。
过去的一年里,我很少豆瓣,转而去了知乎,因为某个人的缘故,想开辟一个新的疆域让他看到,我开始在知乎上回答问题。但后来,我发现知乎希望我完善信息,并深耕某个领域,消息盒子里隔三岔五给我投递消息,让我参与活动赚盐粒。我渐渐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自由书写,随时记录我的所思所想,而不是为了升级被迫成为某个领域的解答高手。
所以我又回到豆瓣逛话题广场,写日记。是的,只有写日记,才能完整记录一件事,别的不能。
每天虽然重复着简单的两点一线的上班生活,但其实每日都是新鲜的,绝不是昨日的复制粘贴,而且这段时间,我总是不经意间会有一些新的感悟,灵光乍现,文思泉涌,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哇,但错过了就忘记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况现在年岁渐长,记性大不如前,需要靠写作来记忆,更重要的还是梳理思绪,记录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思想火花。
有一两年的时间,我还在word上写每日日记,每天都写,主旋律是每日情绪,可能那时候真的很需要一个情绪宣泄口,但又不敢公之于众,也不敢诉诸友人,生怕他们觉得我矫情,想太多。后来我明白了,不管别人怎么想,这就是我啊!我只是个凡人,为什么我不能允许自己有七情八苦呢,当然一直情绪波动,苦大仇深,长久对身体不好,林妹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不管是每日日记,还是知乎豆瓣的文字,我很清晰得感受到自己的写作变化:其一越写越顺畅,逻辑思路也更清晰了;其二在内容上,已经从单纯的情绪宣泄扩大到可以从生活中提取有意思的事情还有感悟进行记录,当人像向日葵一样不停向阳生长,阴影仍然存在,但它渐渐不足以影响。
我现在不喜欢知乎的原因,其实还有一点,就是我看到了很多戾气,傲慢与偏见,越刷越烦躁。豆瓣则不会,逛话题广场,看大家的文字和普遍,有种去到阳光遍撒,鸽子翻飞的大广场,人们慵懒得做着自己的事情,带来的“岁月静好”的感觉。这是写作的意义,给人带来宁静,思考还有向阳之力。这里的写作也不功利,我只管写便好了。
关于写作,上述是我不功利的一面,而我功利的一面不在这里,在我的工作中。
工作中偶尔写总结,会议纪要,无可赘述。我在写作上渐渐被同事认可是因为宣传投稿,投的公司内刊。说来也有点意思,疫情初期,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工作量瞬间就下来了,领导也找到了一个让我负责本部门内刊宣传差事的很好的理由。看着领导给予厚望的眼神,听着他语重心长得教导,我也只能扛下了所有,好在任务量不重,只是开始的一年里,因为没有很好领悟到内刊宣传稿的模式精髓,完成任务纯粹靠走量,我感觉自己使出了洪荒之力。
第一次刊稿的时候,领导高兴坏了,似乎看到了自己决策的正确性,我也高兴坏了,因为努力得到编辑的肯定,而且还能拿一点点的稿费。一炮打响,再接再厉,一年再又一年。
坚持写作,可以不断获得突破。我的稿件从可以较高频率刊登的程度,到一次竟获赞“好新闻”。获得了去编辑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机会,认识了编辑大大同事们;每周一刊的报纸上,有那么几期编辑栏上郝然写着我的名字(实习编辑xxx),我心满意足,拿了几份报纸收藏。
宣传稿有八股文的嫌疑,也有助推虚假繁荣的嫌疑, 但我们需要。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读到那些正能量满满的文章时,不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我是真真切切会心潮澎湃的,人,不能暗淡地活着,这也是坚持写作给予我的荣光。
© 本文版权归 garden snail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