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爱的能力”
不是学不会
只是觉得爱
太美
值得去沉醉
流泪
——摘自JJ【学不会】歌词
对于“爱情生物”我来说,爱是最高优先级,是我存在的意义。
当然,这不代表我的生活中只有"寻找/经营/享受亲密关系“这一个主题,我仍然是个对事业有追求、对家庭有责任心、对个人生活有品质要求的人,只是我奋斗的动力、一切认真和努力的终极目标,都在于跟我的伴侣/家人过一份平凡但 温馨、有爱的家庭生活。
所以,哪怕这世界将功利和现实当做是聪明(主流的价值观不代表就是正确的),哪怕有些人将真诚的爱视作分文不值的shit(那只是人不对,傲慢自大的人容易把某人对ta的偏爱当作是自己拥有无差别魅力的明证),哪怕爱就是会让我受伤(爱与需要的平衡是一门艺术,我确实需要提升自己无条件地去爱的能力和照顾自己的需要的能力),但如果下一次遇见,我想我还是会勇敢用我的热烈和真诚去爱,做一个孤勇者。
下一段还会是我的”第一次“恋爱,我的真诚、认真和用心不会减少丝毫,直到找到对的她,可以与我携手白头的人。希望下次我能遇到一个懂得珍惜我、也愿意跟我一起成长的人吧,既能欣赏我的优点也能包容我的缺点,珍视我的真诚、热情、坦率和炽热,看得见我为爱不懈努力的决心、和不断改变和进化自己的行动,愿意为了“我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努力,坚定地跟我走下去。
其实任何2个人都是有差异的,成为“我们”,是在保持各自独立的主体框架不坍塌的前提下,构筑属于2个人的共同空间,理想的关系是我们既相互独立、又在某些方面相互依赖与共生。
有能力且有意愿、并愿意付诸行动的2个人,最终一定能找到求同存异的方法。假如大方面匹配、只是一些小的差异,可能1-2年都足够磨合了。
当每一块奇形怪状的小图块,其凌厉的棱角被打磨成最适配对方的形状,又或者它们被魔法般赋予了一定的弹性、边界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形视需微调,完整而宏大的一幅拼图正在应运而生,而“默契”/“灵魂伴侣”也终于开始修炼而成。
90s往后,一个优点是大家意识层面都更进步、精神要求更高了,缺点之一我认为是大家把”自我“的位置放得很高、都不愿意花精力去适应别人和改变自己。但讲真,我个人并不认为现实中存在,不经磨合就完美契合的一对(当然,个别小概率事件假如真的发生了,我也不想去较真,杠就是我输吧...)。
当在关系中遇到不舒服的地方,比起努力磨合、解决问题,很多人宁愿回归单身,也不愿意花一丁点精力去审视自己透过恋爱魔镜所投射出来的自身的问题(本质上在”自我成长“的课题上是固步自封的),更别提做出改变了。 解决不了问题,但至少他们可以解决人---选择对问题”永久性失明“,这样他们仍然能“假装无事发生“,舒服、自在地过好自己一个人的小日子。
还有一些人浅尝辄止,滤镜破除后意识到真实的对方并不是自己当初幻想的理想伴侣,就果断“及时止损”----殊不知,所谓的灵魂伴侣,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在现实中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比起被动等待那个所谓的对的人(在我看来跟做白日梦差别不大),真实地去爱一个人:接纳和包容她的不完美,积极主动地去与对方沟通、磨合、适应彼此,才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对方最开始吸引你的那些特质在短期内大抵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发生变化的只是你的看法而已。距离太近了,你发现完美的人也存在瑕疵。事实上,再优秀、强大的人,也是一样的有脆弱面和缺点,经不起拿着放大镜细看。而每一种性格特质,都像是硬币,一定会同时存在正反面,对一个真实的人,怎么能只享受这些特质好的一面、而拒绝接纳不好的一面呢?关系中(尤其是恋爱初期,还没磨合完)也不可能只有轻松快乐/全是共鸣,而没有矛盾/差异的存在,如何客观认知/看待差异,如何理智处理分歧和矛盾,是关系双方无可避免必须要修习的关键课题!
其实,比起本能地“挑刺”、过度关注对方的缺点,我们应该多看一个人的优点,懂得欣赏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不吝及时表达这种欣赏、多多鼓励和称赞,让正面积极的反馈引导出正能量循环。浅尝辄止便很快得出“不适合”的结论,也只是为了合理化自己轻易放弃一个喜欢过的人的行为,而找的借口---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不够喜欢,所以才不愿意去接纳真实的有瑕疵的对方,而只愿意沉浸在自己对理想伴侣的幻想中,更别提去磨合:降低自己的期待,调整自己/适应对方,甚至付出努力去尝试改变对方比较介意的自己的缺点。但仔细想想,普通人这一辈子遇到真爱的机会有几次呢?关系伊始,只要有一点喜欢,甚至不讨厌,就可以选择继续磨合与经营(也许哪天就开花结果呢),而不是把珍视你的人当垃圾般丢弃。对于普通人,这一辈子真心爱你的人屈指可数,丢掉一次机会就少一次。当然,如果你非要固执地停留在幻觉里边,认为自己魅力无限、永远下一位更香,那也挺好,让人成长的永远不会是说教而是现实给的lesson。美酒需要经过时间沉淀,真爱也是,浅尝辄止的人一定没机会体验到陈酿的美好,就像挖井尝试多次却中途放弃,水还是出不来。并且爱的能力不达标,换个人估计还是没能力经营好。
当然,有些人不愿意花精力去适应和磨合,有时候也不完全是意愿的问题,而是没有“爱的能力”或者现实条件不允许/基本的安全感都没满足所以无法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吧。内卷的现实让大家光是生存就很不容易了、确实要花更多精力也是为难---然而,就算是为难,该花的精力还是要花的不是吗,该学习的爱人的能力作弊也过不了关,而这”恋爱课“如果不在规定的期限内修满学分,到最后可能会面临“永久挂科”的风险(毕竟人的青春年华不过10-20年,年轻时不去体验爱情和留下美好回忆,等年纪大了才后悔吗?人老珠黄再来找,恐怕只能找生活搭子了,而且搞不好80%能遇到的是别人捡剩下的歪瓜裂枣)。 当然,没有谁规定人一定要有伴侣才能活着,如果想清楚了自己一个人生活、乃至孤独终老也不会介意,那也完全没问题。只是亲密关系是人类的底层核心需求之一,恐怕大部分普通人还是很难抵抗这种本能吧。只不过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去进行深度思考,只是单纯凭着本能在”逃避“、”畏难”,毕竟继续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改变是(眼下)最开心、最舒服的。所以,现在才会出现那么多30+“孤家寡人”吧,还有宠物行业的爆炸式增长,未来可能我国也会跟日韩一样出现更多"三抛一代”吧。
而我呢,经过了多轮的深度思考和艰苦实践,明白了我不是这样的人。虽然我也可以一个人照顾好自己,现在也学会了如何好好爱自己,但来自伴侣的亲密关系的爱是不可替代的一种爱,也是我毕生追求的top1,未来的生活中如果没有爱人,我总觉得少了点意义。 相比“条件合适”,我更希望跟我心爱的人在一起,我愿意为了她去努力磨合、构筑属于我们2人的共同空间。
我希望找一个长期队友,陪我从玉树临风的盛年到老骥伏枥的暮年,趁我现在仍然是最意气风发的模样,仍然拥有鲜活的肉体和有趣的灵魂。
好了,一不小心又叨叨了这么多。总之,我找长期主义队员,愿意磨合,不短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