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提笔。
2024.03.26 随笔
昨天心情不好,实在没有气力提笔记录,今天把思绪整理,才想着写下来留念。
早上九点多,北京西站接到老爸,欢迎词我思忖再三,说的是“欢迎老爸再次来到北京!”并握手。可能出生于农村的父女之间最亲昵的动作就是握手了吧,在我们眼里拥抱是特别生板的“矫情”。没想到爸爸说,他是第一次来这,我很诧异。“你不是年前时候来过嘛”他说,“去过天津,那会一起干活的喊着他一起来北京玩,他没来。后来他们在天安门城楼上拍的照片被他们队长(对他们一个管事的称谓)看见,说他们来着。你去人家那打工了,怕你出去玩出危险。”“嗯,那你是去的天津。”爸爸出站后,四处打量,好奇的看着这座城市的四周,出生于北方农村的地道农民用他仰慕的眼光洒向这里一座座庞大的建筑。我赶紧说;“爸 咱拍个照片来”于是有了我俩在北京西站的那张合影。
短暂欣赏过这个城市之后,父亲便让我找地铁去医院的路,因为我也不熟悉,带错了好几次,爸爸没抱怨什么,到了最后建议说,“找人问下,省的走歪了。”最后倔强的我还是在没问路人的情况下,带着爸爸进到了地铁。一路上我都在给爸爸说着,如何查询路线,确认方向,如何刷码进站。可能因为走南闯北的缘故,爸爸似乎学什么都很快。我这说完一遍,爸爸就说“行,教给我你就该干嘛干嘛,我自己看完病就能回去了。”我说“嗯嗯,你这一坐一遍就明白了。”
路上有座位,我让老爸去坐,可能因为高铁坐了一路,也可能因为对地铁还有满肚子的好奇,他不坐,站着观察这地铁里面和外面的一切。不禁感叹,“这真大啊,这么多人,这得地下30-40十米吧,这外面还有个地铁跑呢。”我说“北京的城市下面基本都是挖空了,就是那故宫那些皇城跟下没有地铁。”我爸连连感概:“这得花多少钱啊。”出地铁时候,爸爸嗓子不舒服连连咳嗽好几声,习惯性地往地上吐了口痰,站台的工作人员还盯着我爸看了眼。我当时也是很尴尬,递给我爸纸,“有痰吐到纸里面,得注意形象,这边吐痰得罚钱。”果然啊,我爸接下来都是吐到纸里面了。哈哈 我还是了解我爸。他是心疼钱,也是不想给我丢脸的。现在想想,我很后悔,当时没有把我爸爸地上吐的痰用纸捡起来,但是如果我捡起来,可能爸爸更加会感到羞愧,我不想让他有那样的感觉。但是我当时没捡,主要是觉得捡起来我会很丢人,这样我心里其实也是对我爸爸的不接纳。
到了医院附近,我俩出站了。爸爸看着周围高耸而又有沧桑感的建筑,问我这是几环了,我说二环边上,这房子虽然看着有点旧了,但也是得七八万一平呢。老爹说,“那我奋斗一辈子,买不了一小块地方”我知道父亲的自嘲,我赶忙接话说“嗯呢呗,我也买不起,不是千万的身价谁又能买得起呢。爸,快中午了,十点半,咱先吃点饭,十二点半就去医院,咱早点去,下午医生上班就给咱看了,不用等。“我爸说”行,咱简单吃点。“我知道他又是不想让我花钱的心思,连忙接话:“你来了这,你就听我的中午,咱先走走碰着什么吃什么”。于是我俩就并排在马路上走着,一路上介绍这个医院和周围的一起事物。老爸了解完这一切总结说道,“早些年要是他能来北京,也能想办法打工赚点钱,那时候谁知道呢。”这可能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再次青春规划。我俩走了大概十几分钟,走进一个小胡同道里,我爸喊住我,“妮,咱俩来这,在这着点吃点。”我知道父亲什么心思,这小巷里一般都是小面馆盖饭啥的,不多花钱。我随他意,说“行啊,走!”我看导航里面是有个羊蝎子馆,果然走着走着,胡同道变成了大马路,胡同里里面的高大建筑也显露了出来。我爸依旧好奇的打量着四周,我顺势把他打进了那个饭馆。
进了饭馆,我爸一看菜单一个羊蝎子锅还得160多,嫌贵,就直接翻菜单背面,说来个冬瓜和萝卜。我也没注意听,手机上忙着找团购券,寻思既能让我俩吃好,又能让我爸在价格上满意。最后点了双人套餐,有一个小锅的羊蝎子还有三分菜,一份面和宽粉。这菜量就我跟越哥两个人都是不够吃的,寻思等越哥来了再点吧。上菜后,我爸还说,“咱俩吃不等孙好嘛.”我说”没事 等他来了吃一口咱就赶紧去医院了,快吃吧,我都饿了。”于是开筷,我俩一人一个蝎子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爸爸刚开始可能有点放不开,看我两个手并用去啃,他也放下了自己的矜持,两个手一起拿着吃起来。挺有味道的,是我跟我爸对这份蝎子肉的一致评价。父女之间话题自然离不开家庭,给我老爸看了我跟越哥看上的房子,180多平,我爸觉得好大,让我来观察价格再下手,也为我感到幸福。后来又聊到老妹飞的研究生上学问题,老爸说她原先报的那个学校,只招生2个人,压力真是太大了。孩子努力了一年了,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不是非得去那。当然越好的学校越好,但是努力了没去成最好的也问心无愧。作为子女,在此刻我真的觉得我爸爸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他共情、理解、支持自己的孩子,每每想到这点,我就无比的幸福和骄傲,在每个加班的深夜,每个在异乡漂泊的日子,父亲的支持和鼓励都是我走下去最勇敢的支撑。话赶话,我就说了我也想考研的事情,“并且我学了段时间了,感觉还行,但是我可不一定能坚持下去啊,你可别给我妈说呢,这是咱俩的秘密,哈哈。”我爸说“好啊,你坚持不下去,就给我打电话,多学点知识肯定不是坏事”。那一刻我有点想哭,赶紧吃了口肉,压住了那劲儿。大概我俩每人吃了三块肉,爸爸就舍不得吃了,开始涮菜,让剩下的四五块肉给嘉悦留着。我俩开始吃菜时候,越哥就来了,看剩下的肉都推辞,他便吃掉了,又要了份面条,就那么结束了在北京160块钱三人的短暂家庭聚餐。老爸总是舍不得我们花钱,让我攒钱买房子做事情,我都懂。我也不想让他感到为难。吃饭时候老爸还说不想给我俩添麻烦,下午他自己看病就行,走南闯北的,我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给我说这种见外的话。
复盘真的是一种特别磨人的事情,这一刻我又潸然泪下。
十二点半去了医院,等了会,终于医生来了。因为我们是第一个,所以很快,做检查拿药,我没能坚持到最后,在父亲的催促下,我去处理我工作上的事情了。
等到下午四点,我爸那边结束了,效果还是不太好,做不做手术,效果可能不太大,医生不建议做,即使做了也只能恢复到0.05.我知道这个结果很难受,给我爸受伤的那个眼睛治好是我一直的心愿,我以为终能如愿了。可是天不随人愿,我忙完跟爸爸越哥集合,聊天中我才知道我爸那个眼睛一直就这样看不清,我以为之前在邢台做的手术视力恢复了,问他他都说没事了,原来根本不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就用着另一个眼睛,我去年就说让他做手术吧 他还说等飞考完研了。可能他心里把这当作是对自己这么多年辛勤付出终有成果的奖励。
去车站的路上,我跟在爸爸后面,止不住的流眼泪,一方面是对爸爸这么多年的心疼,另一方面是对我这么多年都不知道的悔恨。
原本晚上要去吃烤鸭的,我爸非不去,还不让我俩送他呢,让我们回去歇着,累一天了,可谁不是累一天呢,他还早上五点就先送的我弟呢。我说你不吃饭我还得吃呢,去车站吃点吧,于是车站简单吃了点,老爸吃喝了一份粥,吃了一块鸡米花。于是说到了我姥姥的病,以后不能吃多油多盐了,让我俩也注意。聊会天,把我爸送车站,看着我爸背影渐渐远去了,我转身哭了起来。这一刻,我不知道在爸爸对这爸爸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但是作为女儿,我理解了父亲这个词的重量。
今天早上跟我妹妹闲聊,她给我抱怨我妈妈不理解她的烦闷,说到了姥姥住院的事情。前几天我姥姥在我家住着时候,我爸上午去的沙河,忙完中午给飞打电话说去宁晋那个大夫那看看去,中午没吃饭回来就拉着我姥姥姥爷去宁晋看了,医生给调整了药,给我姥姥说了一个小时病情,心脏没事,吃药调理就行了,让我姥姥安心养着。自从姥姥上次住院,她心里就害怕了,这一小时大夫的沟通,肯定能让姥姥安心不少。临走了,我、姥爷突然起来问大夫能给看皮肤病么。我舅舅家的孩子就是我表弟一直是有点皮肤病,他俩惦记着,急匆匆的问。飞说看我姥姥姥爷问他孙子皮肤病的事情,比问她的病都上心。晚上回去我爸累的瘫在沙发上都不想动弹,飞也心疼我们的老爸。晚上飞给我姥姥说我爸今天中午都没吃饭带着他们去看病这事,姥姥就说让赶紧把医生调正不用的药退了吧,别浪费钱。要退的那个药是我舅买的,可是我爸着忙前忙后,还给他们供着以后药吃这事,丝毫没提一句。我懂,飞这次也是明白了,无论咱滴,还得是咱自己家人才亲。农村刻在骨子里的重男轻女,没有因为我家的努力而有些许的改变。
对了,昨天晚上吃饭那会,我给我爸表达过,我在北京干嘛啊,天天受气,还不赚钱还离家远。爸说,前几年让你回去你不回去。我说啥时候,爸说三四年前。可能他真的说了 我却完全没听见。
人活着总得为了点什么,在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我活着的目标,要读研究生弥补自己的遗憾,也要好好赚钱让家里过的更好,还要写本小说,讲述我父亲的平凡的故事。
© 本文版权归 豆友LXVZtggbJ4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