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全集1-祭祀编.神像卷》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以图片为主介绍了中国民间祭神的风俗以及民间神像的艺术特征。首先介绍一些这些神像的起源和流变,中国神仙信仰错综复杂,大致是从自然崇拜,到人文崇拜,再到宗教崇拜,体现了中国神仙信仰发展脉络,同时中国神仙信仰转化成民风民俗,融入到传统的岁月时令之中。
一、中国民间祭神风俗
1、儒释道神仙:在旧时,比如盖房,会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驱邪,会贴上“天师镇宅”、祈福,会贴上“保佑平安”等等。道教例如初一挂桃符,初二祭财神,初七送火神,初九为玉帝庆生。儒家多为为孔孟的生辰进行祭拜,佛门民间主要是对观音的祭拜。民间对儒释道采取宽泛的态度,各种神祇为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综合的存在民间风俗之中。
2、祭祀土地、灶王、财神、门神:土地神的形象与民间老百姓形象最为接近,是一位慈善可亲又神通有限的神,一般在各种祭祀开始之前,都会来祭拜土地神,称作“祭拜后土”。灶王:各地仅在时间上有所不同,但形式基本相同,主要为烧纸,供饭,用以保佑家人平安,同时粘住灶王的嘴,免得在玉帝面前说长道短。财神:一般有供奉财神,文武财神,赐福财神,并配有招财、利市、和合二仙等,或旁边坐一女像,为财母。门神:历史比较久,主要为驱邪避灾,也希望借助门神求得功名利禄,门神主要为天官、状元、福禄寿星、和合财神。
二、民间神像的艺术特征
1、民间塑作神像:一类是居家供奉的小型的木雕、石雕、泥塑、木刻、铸铜或陶瓷的神像。另一类是民间寺庙神像,主要以大型泥塑彩绘为主,也有铸铜、石雕、木雕、纸扎等材质的艺术表现形式。
2、民间绘画神像:旧时绘画神像多悬挂于宅居,如中堂画、条屏、神龛画等,还有一种为民间寺庙的彩绘壁画,技法都为立粉,彩绘、扑灰和木板彩绘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总谱绘画,虽然没有直接的神像,但这也体现了儒家思想。
3、民间版画神马(纸马):纸马的供奉解决了民间为了趋利避害的祭奠意识。纸马的刻印和绘画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的特征。纸马所反映的民俗事象和心态,与国人的哲学观以及对幸福、吉祥的渴求和对生命、生殖的信仰等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