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日记(十四)
继上周二给A教授发完申请后,尚未收到回复。周五先后又给 P教授和A教授发邮件,周五上午收到 P教授的拒信,晚上收到A教授的面试邀请——真是动荡的一周。周五思考了一晚上,周六一大早确认了A教授提议的面试时间,二月五号。所幸是年前呀。
紧接着过了个心情复杂的周末。周一再次询问AU教授,当晚收到回复,建议我直接申请她们所的Orientierungsstipendium,以此作为招收我之前的“考核期”,理由是,我是来自Drittrechtsordnung的申请人。唔,不晓得为啥,经历了一晚上纠结后,我竟然顿悟:法学理论研究,在当前阶段其实并不适合我,因为尚且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储备。如若强行比自己一把走上MPI之路,虽说也是一种选择,但基于目前的自我认知,那样的道路会让我重新wore out的,并非长久之计。这几个月的状态,之所以会出现,其实正是由于前几年的“突(揠)飞(苗)猛(助)进(长)”,让我着实有些心力交瘁。最近,正是这样的缓冲使我重新找回自我,让心态和智识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并且因为“清空”和“放空”而重又获取饱满的内存空间——仅为着这样的状态,就已值得举杯。毕竟,不管是争夺社会地位,还是抢夺社会资源,抑或是增大财富数字,对我来说,都不比获得可以自由喘息的职业与生活状态更要紧。尽心尽力完成自己作为社会人的本职——可能只是一个小角色——接着日复一日去体味生活之为生活的本来涵义,有闲情有逸致去品读前人留下的大部头或小部头,能够在此基础上认识当下,设想世界未来可能会成为的样子,难道不是值此一生更应追求的存在方式吗?那么我的贡献是什么,作为社会人的微渺贡献是什么?
最好便是文字。小到以日记(感性)为轴的个体生命之旅,大到以思考(理性)为轴的经验与智识的综合书面成果。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具仪式感?还有什么更能赋予生命以更多意义感呢?
要为自己所拥有的秉赋而时常感恩,也要对善用秉赋而满怀期待,更要为过去、现在和将来并未有愧于秉赋而平和坦然。
2024.1.23,小雪初霁
婺源
© 本文版权归 Nydiaswald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