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宫崎骏
——看宫崎骏的动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迷上宫崎骏的动画,其实是缘于一次偶然: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我本来正因某些事的困扰而郁闷无比,在百无聊赖之时看到宫崎骏的动画,心中的阴霾在某个瞬间竟然一扫而光,心情变得平静而豁然开朗。在那个时刻,我觉得窗外的阳光都变得灿烂起来,心头弥漫出一种久违的温暖。
原来,动漫居然还有这种抚慰心灵的神奇功效!我忽然惊叹大师的功力。在此之前,我只不完整地看过《千与千寻》的一些片段。
喜欢大师的作品,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魔女宅急便》、《悬崖上的金鱼姬》、《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龙猫》、《天空之城》、《风之谷》、《侧耳倾听》……,一路追看下来,有种欲罢不能的趋势。
纵观宫崎骏的作品,大抵有两类内容:一类是平实的生活,一类是奇幻的传说。前者如《龙猫》、《魔女宅急便》、《侧耳倾听》,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平淡、真实、温馨,家长里短的生活乐趣在画面细节中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后者如《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充满天马行空肆意想象的神话色彩,犹如史诗般恢宏壮阔的气势,流露出一种超越自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如果说我们常见的动漫作品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儿童的,一类是属于成人的,那么,宫崎骏的作品就是属于儿童和成人共同的童话,一种可以用普适审美价值来跨越受众年龄的童话。
宫崎骏的作品,总是有一种直达人内心深处的力量。
如果说迪斯尼大片只需用感官来观看,那么宫崎骏的作品就需要用心灵来观看。前者刺激我的感官,后者则打动我的心灵。
宫崎骏的精神魅力何在?
——诗人的气质。宫崎骏的作品,有一种诗的浪漫,诗的恢弘。那些温暖清新的画面,明亮鲜活的色彩,在光与影的交错流动之中,如行云流水般,洋溢着一种如梦如幻的诗的意境。
——哲人的气质。深刻的主题,有时却蕴藏在简单温馨的情节之中,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的对白,流露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关于真我的追寻,人性的回归,生命的价值……如此种种,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始终若隐若现。对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对工业科技造成的环境污染,宫崎骏试图在作品中表达出一种批判和谴责,但这种批判和谴责并不是严厉的说教,而是一种温柔的善意,最终总是上升到一种理性的辩证思考、悲悯的人文关怀。
——隐士的气质。蓝天,白云,飞鸟,草地,森林,河流,农家田舍小院,夕阳斜归,在麦田中快乐耕耘的农民,在绿荫小径上奔跑嬉戏、发出天真爽朗笑声的小孩,还有那充满神秘色彩的欧式庄园城堡,……这些是宫崎骏笔下描绘得最多、也最让我动心的画面,总让我想起陶渊明笔下《归园田居》惬意的隐士生活。这种对大自然的钟爱和向往,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在宫崎骏的作品中表露无遗。
——孩童的气质。宫崎骏作品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和少女(从这一点上来看,宫崎骏应该是个女性至上主义者吧)。在宫老伯的内心深处,似乎永远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也许正是这样一颗纯洁真挚、童真未泯的赤子之心,才能创作出如此天马行空的神奇故事吧。
爱情,是宫崎骏作品中另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过,爱情在宫崎骏的笔下,永远都是那么轻描淡写、不着痕迹,而且他似乎特别执着于那种两小无猜、懵懵懂懂的纯爱(从这一点上来看,宫老伯似乎有诱导未成年人早恋之嫌)。也许在他眼里,成人世界的爱情,远不如孩提时代邻家男孩女孩之间的爱情来得真挚动人吧。
有意思的是,宫崎骏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罕有俊男美女。除了《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哈尔是个美少年之外,其他的男女主角几乎都是长相平凡、毫不出众的,宫崎骏有时甚至刻意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其貌不扬的角色。相对于外表之美,宫崎骏更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之美。这种风格,显然和其它日系漫画中常见的美少年、美少女形象有着很大差别。
提到宫崎骏,还不得不提到另外两位人物:
——久石让,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他是宫崎骏动画的音乐制作人。宫崎骏的作品,感动人心的除了画面,还有音乐,可以说画面与音乐已经达到几近完美的结合。《天空之城》、《风之谷》、《幽灵公主》、《千与千寻》中那种史诗般的恢弘气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久石让所创作的背景音乐,那种天籁之音和画面的交融,实在是震撼人心。如果没有久石让的音乐,宫崎骏作品的完美性无疑将大打折扣。可以说,久石让的音乐影响力是极其广泛的。看宫崎骏动画的时候,我发现其中一些配乐似曾相识,原来是经常被电视节目用来做背景音乐的。后来我才知道,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一些国内电影配乐和流行歌曲,其中很多都是借用宫崎骏动画中的久石让音乐。例如,范晓萱的歌曲《豆豆龙》原型就是来自久石让创作的宫崎骏动画《龙猫》主题曲。
——高畑勋,另一位动画导演和制作人,宫崎骏的长期合作伙伴,两个人携手创立了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共同打造出了许多传世名作。高畑勋最让我欣赏的就是:擅长刻画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宫崎骏相比,他最拿手的并非神话传奇,而是那些平淡温暖的生活片。在宫崎骏制作的动画中,有一部我很喜欢的作品——《岁月的童话》,就是由高畑勋编剧和导演的。这是一个关于童年回忆的故事,女主人公在对岁月点滴的回忆中,最终发现了内心真实的自我,并意外地收获了真挚的爱情。这部片的对白深刻隽永、耐人寻味,所描绘的乡村生活细节极富真实感,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电影的最后一幕:妙子向着她心中所爱飞奔而去的瞬间,童年的她和一群小伙伴仿佛迎面奔来、和她再度相逢,那个画面让我从心底里发出微笑并泪流满面。这种关于“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主题,其实在电影中并不罕见,但能用如此深刻的象征手法来表现,实在高超。
在宫崎骏之前,我看到的动漫只是商业社会的娱乐产物。
在宫崎骏之后,我发现:原来动漫不仅可以是商业产品,还可以是艺术作品。
当一种商业产物对美的追求达到极致,就成了艺术;当一种艺术达到极致,要想不在商业社会受欢迎,那恐怕也是难事了。
雅俗可以共赏,宫崎骏的动画、金庸的武侠,在我眼里便是如此。
迷上宫崎骏的动画,其实是缘于一次偶然: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我本来正因某些事的困扰而郁闷无比,在百无聊赖之时看到宫崎骏的动画,心中的阴霾在某个瞬间竟然一扫而光,心情变得平静而豁然开朗。在那个时刻,我觉得窗外的阳光都变得灿烂起来,心头弥漫出一种久违的温暖。
原来,动漫居然还有这种抚慰心灵的神奇功效!我忽然惊叹大师的功力。在此之前,我只不完整地看过《千与千寻》的一些片段。
喜欢大师的作品,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魔女宅急便》、《悬崖上的金鱼姬》、《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龙猫》、《天空之城》、《风之谷》、《侧耳倾听》……,一路追看下来,有种欲罢不能的趋势。
纵观宫崎骏的作品,大抵有两类内容:一类是平实的生活,一类是奇幻的传说。前者如《龙猫》、《魔女宅急便》、《侧耳倾听》,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平淡、真实、温馨,家长里短的生活乐趣在画面细节中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后者如《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充满天马行空肆意想象的神话色彩,犹如史诗般恢宏壮阔的气势,流露出一种超越自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如果说我们常见的动漫作品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儿童的,一类是属于成人的,那么,宫崎骏的作品就是属于儿童和成人共同的童话,一种可以用普适审美价值来跨越受众年龄的童话。
宫崎骏的作品,总是有一种直达人内心深处的力量。
如果说迪斯尼大片只需用感官来观看,那么宫崎骏的作品就需要用心灵来观看。前者刺激我的感官,后者则打动我的心灵。
宫崎骏的精神魅力何在?
——诗人的气质。宫崎骏的作品,有一种诗的浪漫,诗的恢弘。那些温暖清新的画面,明亮鲜活的色彩,在光与影的交错流动之中,如行云流水般,洋溢着一种如梦如幻的诗的意境。
——哲人的气质。深刻的主题,有时却蕴藏在简单温馨的情节之中,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的对白,流露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关于真我的追寻,人性的回归,生命的价值……如此种种,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始终若隐若现。对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对工业科技造成的环境污染,宫崎骏试图在作品中表达出一种批判和谴责,但这种批判和谴责并不是严厉的说教,而是一种温柔的善意,最终总是上升到一种理性的辩证思考、悲悯的人文关怀。
——隐士的气质。蓝天,白云,飞鸟,草地,森林,河流,农家田舍小院,夕阳斜归,在麦田中快乐耕耘的农民,在绿荫小径上奔跑嬉戏、发出天真爽朗笑声的小孩,还有那充满神秘色彩的欧式庄园城堡,……这些是宫崎骏笔下描绘得最多、也最让我动心的画面,总让我想起陶渊明笔下《归园田居》惬意的隐士生活。这种对大自然的钟爱和向往,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在宫崎骏的作品中表露无遗。
——孩童的气质。宫崎骏作品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和少女(从这一点上来看,宫崎骏应该是个女性至上主义者吧)。在宫老伯的内心深处,似乎永远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也许正是这样一颗纯洁真挚、童真未泯的赤子之心,才能创作出如此天马行空的神奇故事吧。
爱情,是宫崎骏作品中另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过,爱情在宫崎骏的笔下,永远都是那么轻描淡写、不着痕迹,而且他似乎特别执着于那种两小无猜、懵懵懂懂的纯爱(从这一点上来看,宫老伯似乎有诱导未成年人早恋之嫌)。也许在他眼里,成人世界的爱情,远不如孩提时代邻家男孩女孩之间的爱情来得真挚动人吧。
有意思的是,宫崎骏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罕有俊男美女。除了《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哈尔是个美少年之外,其他的男女主角几乎都是长相平凡、毫不出众的,宫崎骏有时甚至刻意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其貌不扬的角色。相对于外表之美,宫崎骏更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之美。这种风格,显然和其它日系漫画中常见的美少年、美少女形象有着很大差别。
提到宫崎骏,还不得不提到另外两位人物:
——久石让,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他是宫崎骏动画的音乐制作人。宫崎骏的作品,感动人心的除了画面,还有音乐,可以说画面与音乐已经达到几近完美的结合。《天空之城》、《风之谷》、《幽灵公主》、《千与千寻》中那种史诗般的恢弘气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久石让所创作的背景音乐,那种天籁之音和画面的交融,实在是震撼人心。如果没有久石让的音乐,宫崎骏作品的完美性无疑将大打折扣。可以说,久石让的音乐影响力是极其广泛的。看宫崎骏动画的时候,我发现其中一些配乐似曾相识,原来是经常被电视节目用来做背景音乐的。后来我才知道,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一些国内电影配乐和流行歌曲,其中很多都是借用宫崎骏动画中的久石让音乐。例如,范晓萱的歌曲《豆豆龙》原型就是来自久石让创作的宫崎骏动画《龙猫》主题曲。
——高畑勋,另一位动画导演和制作人,宫崎骏的长期合作伙伴,两个人携手创立了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共同打造出了许多传世名作。高畑勋最让我欣赏的就是:擅长刻画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宫崎骏相比,他最拿手的并非神话传奇,而是那些平淡温暖的生活片。在宫崎骏制作的动画中,有一部我很喜欢的作品——《岁月的童话》,就是由高畑勋编剧和导演的。这是一个关于童年回忆的故事,女主人公在对岁月点滴的回忆中,最终发现了内心真实的自我,并意外地收获了真挚的爱情。这部片的对白深刻隽永、耐人寻味,所描绘的乡村生活细节极富真实感,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电影的最后一幕:妙子向着她心中所爱飞奔而去的瞬间,童年的她和一群小伙伴仿佛迎面奔来、和她再度相逢,那个画面让我从心底里发出微笑并泪流满面。这种关于“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主题,其实在电影中并不罕见,但能用如此深刻的象征手法来表现,实在高超。
在宫崎骏之前,我看到的动漫只是商业社会的娱乐产物。
在宫崎骏之后,我发现:原来动漫不仅可以是商业产品,还可以是艺术作品。
当一种商业产物对美的追求达到极致,就成了艺术;当一种艺术达到极致,要想不在商业社会受欢迎,那恐怕也是难事了。
雅俗可以共赏,宫崎骏的动画、金庸的武侠,在我眼里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