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总结2023年
——实际上已经覆盖到2024第一季度
各位朋友大家好!好久不见,我来总结一下我这几个月大概是怎么过的。好像事到如今总结2023年已经晚了,我也逐渐淡忘对这过去的一年的总体印象。总体来说,我的最大收获,是到了下半年,大概是在8月份之后吧,自我攻击的倾向基本上绝迹了。这和我的荨麻疹消失基本上是同步的。取而代之的是自我保护欲爆棚,以至于在八月底九月初经历了一周多时间的强烈愤怒,已经接近于无差别攻击的边缘。现在我也不是很明白这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当然,它也有一个具体引发的小事件,但那个事件对我的利益毫无影响——无论怎样,它带来的后劲相当强大。我对自己的认知从此定位于:因(微小的)才能而被利用被消耗的受害者。那么,那些人都是欠我的。……总有刁民想害朕!如果不用什么利益跟我交换,休想让我再付出哪怕是一丁点。
我再也不在乎网上的道德评价;至于他人对我的要求,一想到拒绝大权在我手上,我真忍不住要跃跃欲试地用一下。还有就是从小到大被家长认为我不应该买的东西(比如贵价的包、不同风格的衣服),我都想要拥有来看看。在这样的亢进心态之下,我经历了一段最为破罐子破摔的消费。等我这个兴奋劲过去之后,我现在所面对的就是我那些超前消费的分期账单。
呃,我如今改了,但我对那段日子并不后悔。我觉得那可能是要面对一个全新的我必须要有的献祭(啧!)。
2023年第四季度,我重回十二年前去过的敦煌。一个循环。敦煌在我眼中,从一个不得不看、却没看懂的文化地标,变成了如今的锦天绣地——一墙之隔,那是大唐。此番重来,我看懂了乐舞、看见了楼阁、看出了山水青绿……这也不是说我的审美有多么提升,是我这次来,知道、也舍得去花钱看特窟了。售票窗口挂的六个我全看了。来都来了。
回家之后,11月和12月,经历了断断续续两次感冒之余,我开始清理家中多余的物品。在二手回收平台上卖掉了一百多本书,五批旧衣服。卖书的标准是:买了许久也没看的、已经能找到电子版的。或者看过一遍之后不会再回看的。卖衣服的标准,因为不存在身材变形穿不进去的问题,就只能是拼一个使用率了。利用率低的就都卖了。在清理过程中,我的头脑好像也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家里的气息开始流动。我又卖掉了闲置的旧手机和一部电子书。
清理因为春节将至而暂停。我在2024年1月开始给读书会的书友们做《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领读。二十多天来,领读文本写到五万多字,累得脱力之余,却深感收获良多。不仅是因为领读驱动着我对这本书读得更深,在这个分享过程中,我也在书友们的反馈里学到了人心之禅,在分享中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分量。
1月初,买了一个室内动感单车。增加有氧训练。
1月底,去了一趟西南。云南、广西,都是第一次去。深感此身常识之狭隘。在昆明看到西南联大旧校舍,内心感动,哽咽难言。
2月春节之后,又继续收拾那些可以舍弃的杂物。为了珍爱自己,让更多的冗余离我远去。
另外,有必要介绍一下我2024年的“手帐体系”。或者说,就是怎么用记事本来管理自己。我这方面的使用情况可以说从来都不合格。写日记那是从小就有的习惯,但是自我管理就不存在。我可以说是凭小聪明一路混文凭到毕业的。毕业之后,我的所有爱好都在不断地亢奋——心态膨胀——低落——自我贬抑的循环中一曝十寒,难以坚持,却又不能放弃。这个循环大体上是两周亢奋+将近一个月消沉的模式。后来,近几年这个循环不那么规律了,渐渐的,消沉的时长越来越短了。就在去年年底,我忽然发现,我好像已经有小半年没有对自己有什么负面评价和攻击了。循环已经不复存在。随着对内在自我的不断肯定,我开始觉得,我可以再次尝试一下自我管理了。
2月10日,我开始使用我的“手帐”们。主日程:“八分格”。每一天的格子我分成四个部分。左上角:语言学习。左下角:其他爱好(如书画)。右上角:健身运动。右下角:输出。也就是说自己是否写了小短文之类的。但由于并不是每天都写,这部分空着可惜,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就用来写今日香水的感想(朋友送了我一大把香水小样)。

这个日程本的每月日历,用来记每个月的重点事务安排。日期轴用来记录每天的消费总数和一些想关注的事情的打卡。
第二本:每日简要记事+周总结。我今年彻底放弃了日常记录“五年日记”,因为那种记录形式只能作为不同年份的参照,而我需要的是对一周以来情绪状态的整体把握。这个本子上的日常,如果有时间会誊抄到朋友送我的五年日记上,如果没有时间,也不会强求。

第三本:每日事务安排提醒+每日消费事项记录。这部分记录在活页的周计划页之中,后面的记事页是我的草稿本。用来写一些需要定期交的书评等等。

第四本:阅读记录本。活页周计划页,用来记录每天读书的名目和进度,有心情就写写感想。没读书就会扣个印章提醒自己。这个本子的记事页,我用来作为阅读笔记。

——管理自己的本子是以上这些。其他的专项功能本子,比如日记、画画之类,不在此列。
目前这个管理体系已经运行一个月了,运转顺畅。起初,我也存在用力过猛、导致精神疲劳的问题,如今已经能够通过记录,不断去强化自我肯定。我越来越熟练地对自己恩威并施,时而来点强迫,时而加点哄骗。比如:切割最小的时间单位作为完成的标准,今天觉得自己画什么都很丑,那就练习排线也算画了。犯困了不想学习,那就念一遍课文也算学了。和一个同样使用八分格的朋友,每天晚上互相晒一下本子的填写情况。有时候不想有效利用时间,躺着刷了一会儿手机,想起晚上的交流汇报,也会成为我爬起来的动力。
同时,通过舞蹈课获得的豁达,还在延续。自从我从这个至今依然“后进”的爱好中获得乐趣、并且心甘情愿不断练习之后,就能够安心地接纳自己的现状。啊我的笨拙,我现在变得多么欣赏你!如果不经历茫然无措,又怎么会有那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强烈欢乐!虽然这扇门目前还是忽开忽关的状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