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心理学MAP考研复试避坑指南来了!
这是师兄最后一次聊复试的准备问题了。
我们的模拟面试已经持续了第四天,通过四天的模拟我们发现很多人还是有不少问题的。
这次师兄给大家谈一下复试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坑。
1.不要太刻意讨好任何人,真实的自己更重要
印象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并不是意味着你要成为套子里的人。
回答问题,尽量不要一直端着,如果全程都一本正经的样子,一直装腔作势,可能让老师看不到你本来的面貌,而你所塑造的形象,只是一层面具。
不是所有的问题,你都要跟报考的方向或者心理学挂边。很多时候大家有一个误解,总认为老师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问题或者一些问题总认为老师会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会更好。
2.也许此刻的你自我评价可能有点低,但是要完全相信自己
这些天已经有不少人心态崩了,正如当时准备初试一样。其实复试远比初试更考验心态。
信息的大爆炸会让你更加方便高效的获取更多的信息,但是也会让你更加焦虑。很多时候,那些越吸引眼球的标题往往越没有营养(引流变现才是他们最在乎的)。
报考咨询方向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这个方向对于特质还真的有一定的要求。我特别喜欢一个学妹的回答,“我会尽量真实的呈现自己,让老师看一下自己是否符合从事这个行业,去还是留,对我而言都是一样的重要。反而抱着这样的心态,自己在准备复试问题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焦虑和紧张了,自己可以更加松弛地回答一些本以为很困难的问题。”
大家在准备一些问题的时候,也许你的回答真的不是那么完美,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才让你变得更加真实。如果面试的时候,很多问题你回答的都是那么流畅(背诵痕迹太重),是不是把面试官可能比较在乎的过程弱化了(你是如何思考,如何组织语言的)。面试的时候,你如何去呈现问题的答案可能比内容可能更重要。
心态崩的原因很多,无论什么样的原因,我觉得你都要相信自己一次,如果你真的喜欢你报考的方向,你要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应对复试的问题。哪怕这一次不行,我相信你也会重新扬帆,奔着自己的热爱前行。
3.面试回答的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
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还是在乎回答的内容,其实如何呈现也是非常重要。
比如让你分享一件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有的人描述的内容确实是快乐的事情,表情却显得苦大仇深。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二者的一致性,去努力塑造一副快乐的状态。
不需要去伪装,努力地去做自己,这个时候你的真情实感才会自然地流露。
4.不要给自己盲目打标签
这类型的题目还是需要值得注意的,很多人还是很习惯性地给自己一些标签,比如完美主义,焦虑型人格或者说自己的最大缺点是焦虑/抑郁/情绪经常低落/小强迫症(洁癖)等。
因为个人面试的时候很短,很多时候这些标签会引起老师的误解。比如有的人认为自己的最大缺点就是焦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慢慢改善。如果这样回答,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有一种焦虑倾向(严重吗),自己的报考动机是为了更好地助人还是更好地助己(为了解决个人问题)。
复试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学部的面试老师真的很温和,接下来的这些天,好好准备复试的问题。
春暖花开,期待北师大相遇!

本文使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北师大MAP考研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