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随想
我在湖北。
在一个小县城的小镇上,我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空气、阳光、乡间小路。阳光下的灰尘、玩耍的小孩、路上交谈的行人以及准备清明假花花束的工人。他们让我感到安心。
这里没有窗外呼啸而过的汽车声音,没有步履不停或飞速奔跑的上班族,没有人群,没有被挤压的空间和欲望。
我可以好好去呼吸,感受每一秒钟。
我是疑惑自己的追求的。毕竟人口只有六七万的小镇也许是很多人想要逃离的故乡。
况且我也没有受过更多其他的背离大城市生活的教育了。
但小镇人们的生活却是鲜活的。即使你可以说他们的天性淳朴被过度渲染——在这个实用主义的社会谁没点赚钱的头脑啊——也不能否认他们过得比城市人们自在多了,假如他们是自己选择留在小镇上的话。
谁都有权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不因为作出了任何选择而变得高尚或低俗。反而总是让年轻人往大城市跑的社会风气,才是如今内卷严重的重要因素吧?内卷让人俗气,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本真。
我看到镇上的两三岁的小朋友、七八岁的小朋友,还有他们的父母,悠然自得,又有各自的烦恼。这些小朋友往后将会如何选择他们的路?他们会成为怎么样的人?假如他们选择留在小城镇里面,就是很不体面的选择吗?
当妈妈之后,每个小朋友在我看来都是可爱的小天使,或者等他们稍大一点之后,就是需要好好教育的有无限种可能性的好苗子。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没有人能定义他们的价值,自然,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也不应因此感到比城市的人们低了一等。
我为什么先入为主认为乡镇人“低人一等”呢?当然是因为我有持这种意见的父母啊。还尤其是,持有这种错误意见的父母是喜欢自以为是大肆宣扬自己价值观的人,导致身边在小镇生活的亲戚朋友都自觉低人一等,从而与我们家保持距离。我相信当年逃出农村去城市务工的六七十后,也有很多人有这种想法吧。
成人之后,发现很多事情都需要重新学习,尤其是从小在父母那里所继承的情感和意识,假如是错误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去修正,而在这过程中是需要多少意志力去坚持自己所思所想,跟随自己的心。
至少此时此刻,我在小镇上感受到的,是真实的。
我相信,中国每一个普通小镇上的普通老百姓,才是中国人真正的模样。而现在这个社会啊,主旋律似乎把这些东西统统遮盖起来。当然,人们安静悠然的生活与整个国家机器的运作没有直接的关系,每一个平凡人只能被动接受来自上层建筑的任何安排,单单一个平凡人的力量,没有任何作用,而基于不可言说的原因,弱者既不可能联合起来述说真心所想的,也不可能直接跨越阶层成为守护者。
在了解了这样机制之下的混乱国情之后,再看那些活得自在的平凡人们,其实,我心里面还是感到庆幸的,也许,外界并不能真正地影响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