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美食特产大赏
查看话题 >一块紫色的祖传老山药

又来吃奇奇怪怪的食材了。
重温孤独的美食家,看到五郎叔的山药泥盖饭,黏黏糊糊的很好吃,刚好手边有一块祖传老山药,来尝试一下。
这块紫山药也叫紫淮山学名参薯,是一种天然呈现出紫色的山药品种,它不是什么科技新品种,清代爱搞手账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就有记载,“肤色微紫,曰猪肝藷,最补益人”。


紫色的食物就代表了丰富的花青素,除此之外还含有人参的主要成分皂苷。
神秘的是它的原产地考证不实,有可能产于孟加拉湾的北部和东部,现在在我国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我这几根来自赣南,品种是赣紫山药1号。它整体很壮,表皮粗糙,纹路像干裂的土地一样,毛刺非常硬,扎手。
看表皮真是丑陋,但是去皮以后,好像变身成另外一个物种了,紫色的果肉真的很漂亮,欣赏一下。


山药里面有丰富的酶,切开立刻发生氧化反应,紫色瞬间会变成褐色,这时候用淡盐水泡几秒钟,就能保持紫色不变色。削皮的过程一定要戴手套,生山药的粘液粘在手上会过敏,后果是特别痒。
我整上锅蒸蒸了20分钟,浅尝了一下,这个状态是外面粉,里面脆脆的,还挺好吃的,没有什么异味,就是香香的山药味,这么大个拿着大口啃,挺过瘾的。



再继续蒸15分钟,山药全部蒸透了,里面有些黏黏糊糊的质感,全部团成团,可以当芋泥来用。我在里面包了一颗桔子,做了一个圆滚滚的大幅。这个配色鲜艳而不真实,吃起来各是各的,这个做法不做也罢。
终于开始磨生山药了,这可是个体力活儿, 紫淮山它的质地很硬,磨起来累死个人。经过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我得到了这么一碗紫色瀑布,延展性极强,黏黏糊糊,我觉得它比普通的山药含水量少一些,更像流动的固体。






来一碗热热的米饭,铺上厚厚的一层山药泥,滴点儿酱油,我用的是台湾的金兰酱油,更鲜甜一些,然后撒点儿海苔肉松碎,其他什么也没加直接拌匀了吃。
你还别说,真挺好吃的,而且一点儿也不扎嘴,没有生山药泥的刺麻感,滑溜的山药泥裹着热热的米饭,居然吃出了甜品芋泥盒子的感觉,饱腹且满足。
今天就这样啦,祝你吃的开心,拜拜。
喂喂魏大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你的5月份吃水果指南来啦 (9人喜欢)
- 你的3月份吃水果指南来啦-水果杂志 (31人喜欢)
- 吃苹果进度20%丨9种苹果大测评!风味、口感、甜度全解析 (6人喜欢)
- 你的1月份吃水果指南来啦 (6人喜欢)
- 冬天喽,我们都来烤红薯丨6个热门品种的红薯测评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