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丁”到“口”:在中国历史上女性第一次和男性公民一样出现在官方统计中并获得平等地位
1908年清政府开展了一次现代的人口普查。根据历史学家林东(Tom Lam)教授介绍,于1911年被推翻的清政府早在1908年就使用了现代化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综合了清朝官员在日本学习到的观念,并应用了欧洲和日本对于人口和国家问题的文明话语。这些强大的新体系包含了日本殖民和亚殖民的范畴以及欧洲人口学折中的混合。认为“国家”和“社会”两个概念是对立的思想在这些新体系中日益坚固。早先中国的人口统计是以户籍或“户”这个单位计算的,新系统则打破了这个单位并将其组成的元素按等级排列成主要的和附属的家庭元素。这种做法不仅强加了新的行政和司法的边界,同时也改造,突出了新的抽象的家庭中生殖的或者资产阶级的单位。这个新的日本—欧洲式的人口普查系统也改变了人口被统计的整数单位。早先的系统使用的是“丁”这个单位。丁是有能力和体力为政府服务的成年男子的一个抽象概念,不反映该地区或家庭实际的男子人数。新的体系使用的整数单位是“口”。其实这个单位以前的人口统计也使用过,但这次被提高到了主要的地位。林东指出,这样做的不期效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女性第一次和男性公民一样出现在官方统计中并获得平等地位。[1]可见,清末民初对于外国文明话语的系统性学习与应用要求给予女子一个独立地位,即便仅仅是在人口统计上,独立成为一个人的单位。但这个小例子很好地说明,对于近代中国而言,如果想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必然要更新老旧的观念系统,而这种更新必然伴随着对传统的对“人”的认识的改变。因此,虽然这种现代化的人口普查系统使得女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官方统计与男性公民平等的人看起来是个巧合,但从大的社会和国家转型的趋势上来看,类似的变化不过是“风起于青萍之末”罢了。
[1] 林东:《重新概念化社会性:晚清时期人口统计改革中的主权和统治》(Reconceptualizing the Social: Sovereignty and Governance in the Late-Qing Chinese Census Reform), 2004年3月4日-6日于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亚洲研究协会年会上宣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