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履之往]系列之二 在夏威夷群岛上
旅行是对日常生活的逃离,如果能逃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应该能得到更大的心理满足。但这个地方最好是有点现代文明的支撑,不至于太渺无人烟,不能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自由。有一个电影《荒野生存》,其主要内容就是一个前途大好的名校毕业生出于对文明社会的厌恶,独自带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来到阿拉斯加的荒野生存,最终饿死在一个生长着毒草的小岛上。当最后的生命能量即将枯竭时,他在日记中写道: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只有分享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任何一个能够长久忍受孤独的人,都是因为心中住着一个爱的人。所以人的宿命是与人在一起,无论在某一时刻我们是多么厌倦他人,视他人如地狱,从长久来看我们都需要他人,我们强烈想逃离的倾向也是一种短暂的需求。
一个在大洋中的海岛总是带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荒岛,充满着不可知的凶险。《基度山伯爵》中的海岛,一个有着灰色的哥特式监狱,里面关押着绝望的囚犯,另一个藏匿着巨额的宝藏,有着世所罕见的奢华的秘洞,准确的地理位置只在一些古老的藏宝地图中有标记。《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塔希提岛,岛上生活着充满魅惑风情的少女,半裸着深褐色的肌肤,裹着鲜艳的长裙,披着乌黑的长发,散发着浑然天成的野性魅力,让艺术家们灵感如泉涌。
在世界地图上的夏威夷群岛看起来像是一片被蚕啃得只剩一些边缘的桑叶,遥远地漂浮在北太平洋上,有几条国际航线和远方的几个大陆连接着,仿佛牵扯着缥缈风筝的线条,唯恐它失去掌控。我对于夏威夷群岛的想象是如同仙境般的存在,这是那些宣传海报持之以恒地灌输给我的信息。可是真到了那里,发现那里只不过是另一处人间。夏威夷群岛的文明发达程度超乎我的想象,怎么说呢?也一样到处是人,到处是建筑,到处是车辆。哪里有仙境存在,哪里有神秘感!
夏威夷州是美国的第50个州,唯一的群岛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个岛屿组成。此行我将到达其中的两个岛屿。记得去夏威夷时是九月末,我已经穿上了厚厚的秋裤。从韩国首尔转机去夏威夷,折腾了大约十多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火奴鲁鲁国际机场。我的目的地也就是火奴鲁鲁了,又称檀香山,是夏威夷州的首府,也是夏威夷最大的城市,位于夏威夷群岛的欧胡岛上。我要在这里的杨百翰大学政府学院学习一段时间。杨百翰大学是主校区位于美国犹他州普罗沃的私立教会大学,在夏威夷设有分校。我穿着厚厚的秋裤被运到大学校园中等着分配宿舍。环顾大学校园,是乡村田园风,到处是大树和草坪,大学生们穿着短裤、T恤在校园中三五成群地低声倾谈着。这里的气侯很温和,有些闷和潮湿,但并不灼热,校园中也并没有标志性的椰子树。在我随意走动的时侯来了一个传播FLG的,看起业像个中国人,我避之如蛇蝎。我是来学习的嘛,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和那些来自各国和米国各州的年轻学子们在校园中打发时光。学校按照排课内容请了许多著名的教授来给我们授课,可惜我只能靠课堂翻译才能听懂讲课内容。那个小翻译是个美丽的台湾留学生,她的课件翻译常常滞后,因为马上要结业考试了,她说她每天要学习到凌晨,我表示理解,反正对于我来说,学习结业是轻松的事情。三餐在食堂解决,我已经忘记了吃的是什么。在校园中遇到过一个特别有书卷气的白人女孩儿,那种书卷气为她青春的面容打上了一层似有若无的柔光,令我难忘。书卷气真是全世界的通用的语言。周末我抽空和同行的伙伴们去了一些著名的地点打卡,算是对夏威夷有了一个浮光略影的了解。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夏威夷州欧胡岛的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当时停泊在珍珠港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被击中沉没,弹药库爆炸,1177名将士遇难。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其高强度的武器和巨大的射程著称。1962年12月7日珍珠港纪念日,美国在该舰的残骸上建成珍珠港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个白色建筑,横跨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水底的残骸之上,从空中俯看如同一个静卧的白色棺木。当时日本偷袭结束之后,美军以惊人的速度将击沉的军舰打捞出水,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修理好,并且进行了改装,使这些军舰的战斗力上升到新的水平。美军也对沉没的“亚利桑那”号进行过探察,看看是否有打捞的可能,最后见实在没有希望,就将暴露在水面上的舰体拆除,水底部分的舰体仍留在沉没的地方。走进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纪念馆内,可以看到该舰舰体的残骸、舰钟以及埋葬在舰体内的阵亡将士的遗体。珍珠港事件使美国有义正辞严的理由卷入二战。一直以来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偷袭珍珠港是罗斯福总统导演的苦肉计,在日军偷袭之前美军已经截获了日本秘电。相关史料至今尚未解秘。商业大片《珍珠港》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段历史,当然里面的副线是香艳的爱情故事,男女主都魅力四射。
——维基基海滩。是曾经夏威夷王国的皇家海滩,有着细软洁白的沙滩和摇曳多姿的椰子树。那些关于夏威夷的宣传照片拍的就是这里了。海滩的侧面对大海,岸上是繁华的商业区,林立着世界著名的品牌酒店、高档餐饮、购物、娱乐场所和度假村,是许多人梦想中的度假天堂。我在商业区转了转,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包括大龙虾和地产时令水果,在这里大龙虾又新鲜又便宜。我在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滩上散了散步,坐在沙滩上凝望着太平洋天际线。当时没有几个游客,难得清静。上课时有位教授曾说过州政府每年要拿出大笔资金来维护维基基海滩,包括填补沙子和维护基础设施。州政府也会给夏威夷大学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项目的研究,为夏威夷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海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是夏威夷州政府的重要理念,无论是岛屿还是城市内部,都以规划界定了不同的定位和功能分区,州政府严格按规划执行,不能稍有逾越。例如檀香山城市内除了维基基海滨旅游区域,其他地方不可以建高层建筑。他们也贯彻严格的环保理念,海滨500海里以内不准捕鱼,砍一棵树罚款20000美元。夏威夷群岛上划定了一些隶属于联邦政府的海洋保护区,在保护区内,连卫生间都禁止设立。我去参观了一个海洋保护区,入门时被提醒在内部停留时间不允许超过15分钟。我站在岸边遥望浩渺的太平洋,看清澈的海水扑打着黑色的礁石,带着古老的节奏和韵律,有种静定沉默的永恒的美,不可言说。这纯净的海域仿佛天空之城,胜过世间所有繁华。
——太平洋观光游轮。乘坐豪华游轮沿着维基基海岸线巡游,观赏太平洋落日,一边观看夏威夷的草裙舞一边品尝美食,这就是夏威夷的游轮旅游项目。往游轮上走的时侯,戴着花环,穿着鲜艳彩裙的演员在两侧夹道欢迎我们,并且声情并茂地喊着夏威夷的欢迎语:“Aloha(阿罗哈)”。一个仿佛从高更油画中走出来的美丽少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注视着她,她也看着我,目光中有着敌意,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她在船上为我们跳起了有着古老韵味的草裙舞,舞兴至酣时邀请游客们一起跳舞,全员度过了一个充满原始风情的难忘夜晚。
——富人居住区。最让我难忘的是夏威夷富人居住区。沿着海岸线走势布局着一幢幢宛如童话世界般的奶白色建筑,中间点缀着层层叠叠的绿树和鲜花,面朝着蔚蓝而辽阔的太平洋,在明亮的阳光下,那种浪漫的色彩如同印象派画作中笼罩着梦境氛围的花园。而入夜,这里会怎样?星光、大海、涛声,深沉的梦境......,这让我无端地想起雨果写的《六月之夜》那首诗:
当夏日的白昼退尽,繁花似锦的平原/向四面八方飘洒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耳边响起渐近渐远的喧声,闭上双眼,/依稀入睡,进入透明见底的梦境里。/繁星越发皎洁,一派娇美的夜色,/幽幽苍穹披上了朦朦胧胧的色彩;柔和苍白的曙光期待着登台的时刻,/仿佛整夜都在遥远的天际里徘徊。
我想,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这么美好地生活着,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和住在拥挤的城市公寓楼中是不同的存在方式,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栖居就是这个样子了。
——民族文化传承。夏威夷群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先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宗教历史和文化。最早的原住民是玻利尼亚人,信仰原始宗教卡普教,到18世纪依然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说南岛语,结绳以记事。1778年,航海史上著名的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了夏威夷群岛,为躲避风浪,登陆瓦胡岛,死在与原住民发生的冲突中。原住民、库克船长的后代、西方各国的传教士、中国客家人、日本人、东南亚人等各族群的人涌入夏威夷群岛,他们互相通婚,共掌群岛未来,一个全新的族群“黄金贵族”由此诞生。18世纪末完成了夏威夷群岛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夏威夷王国”,发展种植业和纺织业,并和英、法、美等国建交,俨然现代制度的国家。但夏威夷群岛在太平洋正中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政治军事上都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因此被美国看中。通过长期的宗教和经济渗透,最终,19世纪末,夏威夷群岛被美国收入囊中,成为美国重要的海上战略基地。王国解体。
夏威夷人很注重岛屿上在地文化的保护传承。为了保护原始文化火种,夏威夷建了一个玻利尼西亚文化中心,展示古老的土著生活。我在文化中心参观时亲眼看到了一个玻利尼西亚人成功地表演钻木取火。他们的“阿罗哈”问侯语成为城市的人文精神,“草裙舞”成为旅游者必看的风景线,夏威夷全境严禁赌搏,以保持淳朴民风。但是,外来文明的主导地位注定会使传统文化逐渐湮灭。原始宗教卡普教早已消失,代之以基督教。官方语言也是英语。岛屿强烈的发展意愿也将逐渐摈弃所有古老的传统,那种文化中心只是如同标本放在博物馆中,早已丧失了依靠生活传承的本真。夏威夷作为全球著名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其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势不可挡。这正如一首老歌感叹的那样:在他们见过巴黎之后,你如何使他们仍继续安心于农场?《文化人类学》名著中,会把萨摩亚群岛、塔希提岛作为原始生活的样本进行剖析,却不会把夏威夷作为样本。
夏威夷群岛,这注定会是失落的文明。
这给一些文化守护者带来了无尽的焦虑。杨百翰大学的校长是夏威夷王族后裔,她也许肩负着守护本民族文化的使命。她在我们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坦言对于大规模发展旅游业的隐忧,说:蜂拥而至的游客改变了他们的淳朴民风,大量的高层建筑也破坏了他们优美的天际线。我从这些话里也间接得到了跳“草裙舞”的美丽女孩那并不友善的目光的含义,我们打扰了她们古朴的家园、宁静的生活。这就是开发一个与世隔绝的海岛的悖论,外来移民的涌入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和财富,同时也破坏了他们的原生文明。
但不管怎样,弥足珍贵的是,我在夏威夷的发展中看到了人类的谦逊,这是面对自然和历史时,我们最为稀缺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