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日记01
20个月的幼儿,开始每天不停说话。有时他说的是大人听得懂的,以前教过的,如妈妈爸爸、妈妈抱之类,有时他随意组合,妈妈啵啵破,爷爷噼噼,不及格不及格。经观察,这多数是出于无聊,因为他总在大人给他穿衣、无事可干、叫他等待时有的行为。他还不确切知道“妈妈抱”的意思,叫妈妈去做别的事也是“妈妈抱”。或许他已经知道“抱”是个动词。他似乎开始感知,说话是人类世界最有效率的一种交流方式。前几个月他还只是“嗯嗯”呢。
同时,在他身上出现了一种可以自己独立玩耍的现象,这对负责照顾他的人(妈妈)来说,非常欣喜。尽管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刻偶然,时长不等。以前也有一个人玩的时候,但都不持续,三五分钟,而且频率极低。几个月前,他干什么还都是要大人陪在一边,看着他玩。现在情况大不一样。
如某天,一大早起来,我还在梳洗,忽然有异样感觉:怎么还没叫妈妈。悄悄寻找——尽管对幼儿的行为好奇,但又不希望惊动他的注意。最终发现他一人在玩具房,正经坐着,摆弄玩具。具体玩什么我没细看,此时不想目光交汇。按捺住喜悦,平静洗漱完毕。还没有叫我,还没有叫我。大概二十分钟之后,幼儿才终于将自己从玩具中拔出来,跑出房,发出一声尖锐的:么啊么啊啊。
抽空观察了下他一个人到底是在玩什么。后来发现很多都是我以前教过的玩法。比如有一本《兔子的一天》布书,他自己就把书上的房子和小汽车都粘起来,然后拿着小车假装往前开、过马路,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我的体会是如果他知道玩法,而且这玩具需要动手,他就可以自己玩一会儿。
还可以听懂许多指令了。比如把这个东西丢垃圾桶,帮我穿拖鞋,书放好,玩具放那边。这些任务如果他兴致好就会去执行,如果气鼓鼓,就算听懂了也不干。但如果你说“你摆好了我拿花生米你吃”,他就会立马去做。虽然不一定懂花生米是什么,但他已经知道“给XX你吃”是个好事。
可以认知绝大部分生活物品了,特别喜欢在家中找吃的。所以现在零食都要放到他看不见的地方。有记忆力了,昨晚我问奶瓶呢,他想了会,居然跑到床围栏去找,真给他捡着了。他还“哎”(第二声)一声,大喜过望。
在行为上有了一定的秩序。当他还是个小毛毛的时候,玩A玩具时手上还常拿着B玩具,也会两手握得满满地玩另外的玩具。他没有放下这个,再拿起那个的次序感。现在,他会先放下手上的,再拿新的,尽管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要把旧东西放在哪。所以我们家现在会莫名在茶几上发现一块积木,床上多了一个小人帽子,门后面有个车轱辘。
几乎每天都在模仿大人的行为。比如某天,他叫我帮拿一张湿巾纸,我以为是要玩,不给,但他很坚持,后来发现他跑去擦沙发上的一块位置。原来刚喝的水撒了。我想起几分钟前我就是拿纸巾擦地板上的水了。
走路乱走,没有“往前走”的概念。
和他一起出发从A地去B地,五分钟的路程带上他可以走二十分钟。原因是他要在路上闲逛,走到花丛看看是什么感觉,踩踩泥巴,还要在户外自来水管洗手,碰见什么门都想拉,窨井盖底下的水声也不放过。好不容易往前走了两步,还要往左边走一步,东南方向走三步,再后退一大步。在他看来户外就是换个地方玩,什么吸引他就玩什么。人生是没有目的地的,也无所谓路径。
——此文也为虎仔成功实现自由行当上GAI溜子以及实现小部分时段的独立玩耍之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