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想写写万宁
对骑着电动车在滨海公路上的感觉念念不忘。尽管那个滨海公路只是名义上的,很多时候,是见不到海的。开了很久,能看到一片,然后又会立刻隐入建筑中。但是还是让人心生欣喜,为那风,为那真正的蓝天。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人似乎充满能量和热情,有用不尽的气力,可以昼出夜伏的冲浪,玩海。我喜爱他们冲浪前在脸上涂的防晒泥,选择的颜色像油彩般体现了自己的品味,游客的肤色还是白的,但大多数本地人小麦色的脸孔上添加了这些色彩,更显魅力。虽然很像迷彩,但不是为了隐藏,而是为了显露。
本地男性很喜欢嚼槟榔,他们通常随身带着一个红色塑料袋,里面装满了鲜槟榔,嚼着嚼着,红色的汁水能从牙龈里渗透出来,盯着他们的时候,会不自觉看着他们的嘴。他们似乎只要不在做事的时候就能不停的嚼着。走着路,聊着天,就能没有停歇的嚼。在万宁的街上,能看到很多中年大妈摆着摊卖,摊子上堆积着生槟榔,她们忙着用叶子裹着贝壳粉。在海南试了很多水果,连做巧克力的可可果都买了,唯独对槟榔敢想不敢买。即使对不曾接触过的东西总有尝试的欲望,但是它的涩味,它令人上瘾的习性和对牙齿不良的缺点都理性的制止了我。
琼菜是好吃的,我们去了家叫《有家琼菜》的馆子,鱼和虾都做得极好,春节期间甚至可以用团购券。配着鹧鸪茶,堪堪吃完一碗饭后,连椰子饭也吃了好几块。这种实在的餐厅在神州半岛还是蛮多的,比网上盛传的日落餐厅值得很多。日落餐厅要穿过喜来登酒店的大堂,48一瓶的科罗娜成为了朋友吐槽的对象,尽管她点了一杯88一杯更难喝的以啤酒作为基酒的鸡尾酒。可能在更接地气的神州半岛游荡的时间更多,尽管日月湾更偏像景点,爱冲浪的年轻人和冲浪店都聚集在日月湾,但夜晚人造出来的热闹烟火,沙滩唱歌,显而易见是为了让人消费的商业化的渲染,白天的堵车也非常让人头痛。电动车在这里是更适合的交通工具,晚上离开这片区,去田新村的月亮岛海鲜餐厅吃饭,虽是和乐蟹,但是不擅长吃蟹的我只觉得费事,没法把肉刮干净,纯粹是吃个味道,带子倒是更吸引我,肉是饱满的,配着蒜末,一口就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