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的进化~从imortal 到amortal
一个关注朱令案的公号,发文介绍了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同学,说是受到朱令案未破的影响(原文是用的是启发一词)。
两者截然不同,但是完全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以及随着年代变化的罪犯的进化。这是两代人的不同。
从作案手段上看:
朱令案的案犯,是imortal, 知道自己要犯罪,是犯罪,虽然多次投毒,心狠手辣,但仍小心翼翼,有所畏惧,在犯罪时,内心清楚自己在犯罪。
到了黄洋案的案犯,就是amortal了, 在行为时根本没有自己在犯罪的意识,完全动物性的行动。下手就是要致人于死地。事后毫无忏悔。在央视的采访录像中,他竟然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性格上的“直”。真令我为这个美好词汇“直”感到悲凉。他所谓的“直”,就是为所欲为,任意妄为,毫无底线。“直”是直接,看不惯对方就和对方绝交。匿怨而友其人,正人君子所不耻为之。而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人表面友好,来往,背后捅刀子,这可算得上邪恶了。
从作案动机上看:
前者是因为嫉妒而生的毁灭对方的想法。后者则是因为想全然地控制,林森浩和黄洋的个人条件相似,而罪犯在学业上比被害者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只因为自己心情不好,看对方不顺眼,就要指对方于死地给点真颜色看看。显然,犯罪在进化。
从朱令那代到黄洋这代,很不幸,社会教育逐步放大了受社会推崇的林森浩这样高智商“人”的兽性。所以,尽管都是犯罪,但心理上,却是从imortal(不讲道德)退化(进化,进一步恶化)到动物性的amortal(没有道德,不知道道德).
imortal是知道有底线,但是要越过底线。
amortal是根本没有底线意识,其实从根本上是动物性的行为。
人性的本意是高于动物性的友爱,友情,亲密,互助。但现在把人性和人情以及与直接利益关联的勾结包庇混为一谈了。
林森浩的父亲对儿子被判死刑不满,不服,和自己的儿子一样认为那不是犯罪,只是“恶作剧”。一方面,这种想法,对于现代社会任何一个犯罪分子的家人都是正常的,虽然这个正常与社会文明发展相悖。这倒也是人性:人,莫知其子之恶。另一方面,从任何一个第三方来看,那实在的,那是动物性的,超越人类社会底线的犯罪。林森浩在采访时坦言没有受过要有底线的教育。只要学习好,孩子怎样都行。高智商是社会的最高级别的通行证。
对于后案罪犯是受到前案未破的启发犯罪一事,可能是以讹传讹。前案未破,是有历史原因的。任何一个智商正常心理正常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这案子两个高智商罪犯不管伏法还是逃脱,相同之处在于为自己进行的辩护所表现的人性与智商相比可太低级了。
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人意识到并克服自己的动物性本能。很可惜,现在的教育被诟病,在于商业化教育为了讨好被教育者,放大,纵容,发挥了人的动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