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二 ,茫然又一岁
“可以没有老婆,但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发小语重心长的跟我说到。
清晨,早春雨水初显,雾气弥漫,窗外一只寒鸦落枝头,悲鸣寻伴令人愁。又是连续一周彻夜未眠,生活作息往复循环,临睡前想到停了暖,就要搬去新家去住,以后再没有窗外的一年四季。夏日过堂风,远山炊烟和田野,冬日晨起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早春还有那寒鸦落枝头,何时佳偶家中投啊。
春节还算过得去,依旧无聊,不过是把日常的聚餐摆在家中,徒增些参与感。除夕做半天饭,下午和夜里吃饺子,初一之后几天打扫剩菜。饭桌上菜没见少,桌前的人嘴是没停过。“这仨孩子也不爱说话”,我作为其中一个埋头苦吃,表演内向。
众人的话锋有堂哥挡在前,堂弟还在上学,据说学习挺好,家里人把他当做家族的希望,一边是夸奖一边是嘲讽,虽没我什么事儿,却也是愤愤不平,佩服堂哥想得开。我还是修行不够啊。一瓶白葡萄酒下去从i人变成e人模式,吃饱了,该我表演了,从哲学到佛学,我和堂哥一唱一和,众人可能又被我聊饿了,不在讲话。
北方人讲究,没过十五都是年,对我来说唯一的区别在于去哪吃饭。往年的年后综合征好像痊愈,人们说过了30岁一切就都释然了,虽然我还没到。刚过了《艺术学院1994》中说的该自杀的年龄,是夸张了些,但不无道理,这一年确实很焦虑。
前些天发小叫吃饭,我正在家吃着,又问喝酒不,我是见酒没个够,叫就去。他叫了他几个朋友,都带着老婆和孩子,酒局变成了饭局,我是一口也吃不下了,最后满打满算,喝了两瓶水啤。我们都说他你不是不喝酒吗,这一年我俩出去吃饭他都没喝过,他说这不过年吗,一年到头还不喝一次。他朋友调侃你媳妇不收拾你。我知道他不喝酒是在备孕,这方面还挺讲究的。吃完饭他让他媳妇来接的我们。
最近大火的韩剧《好久没做》关于夫妻情感生活的喜剧,关于夫妻婚后生活我不懂,可能get不到,纯当喜剧看还是很有意思。我也挺好奇夫妻婚后到底是怎样的状态。从一个理想主义单身狗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不论是情侣还是夫妻首先各自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在一起了结婚了就绑定了,比较理想化的是还能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只不过两人在一起生活,更近一些,不是远近的近。
看过《好久没做》又看了导演的剧情长片《小公女》,“就算没有房,也依然要有明确的思想和喜好”,女主就算没钱租房也要坚持自己的喜好,抽烟喝酒。朋友的帮助也有限,不理解她,没钱租房却喝着昂贵的威士忌。“我们好像好久没有做了” “太冷了” “到春天在做吧”。
抽烟喝酒何尝不是她的精神支柱,也许有些人认为烟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在那样的情况下该舍弃。在精神上,烟酒和任何东西都是一样的。看完感叹到还好我不抽烟,喝酒也不一定要喝威士忌,不然我也要露宿街头了。
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简直就是这个人物的缩影,没有很高的收入,也要每天去酒吧喝酒,我不能说完全了解她,但我明白的,没有酒她支撑不下去的。后来她在酒吧认识了她现在的男朋友。我在想,如果曾经我能有幸追求到她,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是不是连她最基本的追求都满足不了。
前一晚发小又叫喝酒,正巧我准备去新家住两天。本打算去影院看《周处除三害》,换盘头一天没排片,那还是流媒体吧。还是上回吃饭那几位,这回没带老婆孩子,可以放开喝。我带了瓶玫瑰汾,他们喝不惯觉的太甜,又买了48°的汾酒。说到年龄,发小顺嘴一提,过了12点我又涨一岁。他们提议第二天再喝,我说可以来我家,放的开随便喝。
晚上回到家,微醺带着困意,却不想睡。喝酒分两种状态,一种是喝完倒头就睡,看程度决定睡哪,家里或马路,另一种是酒后的兴奋劲儿未过,昏昏沉沉却也睡不着,虽然也没啥可兴奋的。电视投屏看了《周处除三害》,片子是很牛的,只是预告片和近期的预热短评感觉剧透完了,没有太多的惊喜了,完全知道剧情走向。
看完准备睡觉,躺下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于是起来刷手机到早上8点多才睡。
正月二十二,茫然又一岁。许多年没过生日,前些年家人还张罗去饭馆吃顿饭,象征性的过一下,这两年饭也不吃了,今年完全就忘了。不过也是我跟家里人说不过,不爱跟他们吃饭,岂不是自讨人口舌,都这个年纪了要事业没事业要对象没对象。
下午三点多醒,手机开机,发小打来电话,说等会来我家。去菜市场买菜,不到1km距离,他骑了辆机车,车箱里带着电磁炉和锅,我说你换个气罐卡式炉都能去户外野营了。还真没有自己买过火锅食材,都不知道该买些什么,各种鱼丸牛羊肉卷,蔬菜不吃,菌类拼盘来个,开始还觉的吃个火锅好麻烦,要买那么多种东西,等在家里吃上确实舒坦,而且好便宜。
他们吃饭有个规定必须人到齐在动筷子,就算所有人等一个人也一样。按礼数来说确实该如此,但在大城市中,很多时候的聚会其实都是几个人先到就先开始,后来的人在加菜续摊。我俩等的已经饿的快不行了,晚上8点左右才吃上。
等人的时候看了集《好久没做》我问他婚后生活是否如此,他却跟我聊起婚后出轨的话题。我说婚后出轨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至少得80%,他说他肯定不会,我说那是你没遇到。从旁观者角度看,一个人可以谈很多次恋爱,很快分手,结婚却不能轻易离婚,所以很多夫妻从精神上已经分手了,只是不能轻易离婚。
吃饭他们喝白的,我喝果啤,他们喝不惯甜酒,精酿他们也喝不惯,平常喝多了青岛雪花那样的水啤,在喝浓度稍微高一些的就会觉的苦。还有玫瑰汾酒,在音乐节在影展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喝,但他们喝不惯,觉的甜,还说那是姑娘喝的酒,没劲,要知道玫瑰汾也40°呢。
一个朋友喝的高兴,说我们要常聚,有啥事就说一声,随叫随到,能有这样几个朋友不容易。其实说实话,我跟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他们大多聊单位的人和事。其实人和人之间即使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不同,只要能够包容相互理解,也是可以相处的。
小时候的朋友,到现在还能坐在一起的没几个,他们觉的我是一个不务正业,异想天开的人,时长教育我要为未来考虑,要结婚要买车买房,他们还遵从着父辈的传统思想,无法包容外界的任何声音。甚至连我在家看书看电影,都有人觉的我闷在家里不出门,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或是觉的浪费时间和金钱。
再次聊到年龄,发小比我大一岁,他们比我大几岁。我问你们在我这个年龄焦虑吗,他们说现在也焦虑,我说不应该啊,我的年龄焦虑在于事业无成,连女朋友都没,你们都结婚娃儿都有了,还焦虑啥,还没等他们开口,转念一想,不对,你们确实压力大,我现在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用管,你们还有老婆孩子,他们说可不是吗。跟你说还是“单身好,可以没有老婆,但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我说要啥孩子啊,有了孩子各种事。他们竟然说出了老一辈常说的话,养儿防老。我说你想的怪远的,内心还有一句,还不一定活到哪天呢,想想没有说。我能把自己养活好饿不死就不容易了。
其实从内心来说我是不排斥孩子的,看到有礼貌的孩子还挺喜欢。但孩子是一份责任,你有没有能力担负起这份责任,且我不想委屈自己,给自己更大的压力。身边太多不负责任的父母,结了婚生了孩子马上就离了,扔给父母带,给老人添麻烦是小事,毕竟很多老人就喜欢带,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老人带出来的孩子大多娇惯,孩子没有一个健全的家庭,最要命的是还会影响别人的生活,我本人就深受其害,说起来一肚子苦水,就不多说了。
话锋一转,一位开玩笑对发小说这结婚一年多了,还没要孩子,是不是不行啊。发小说我媳妇怀孕了。所有人感叹到,怪不得,怪不得最近没事就叫我们喝酒,之前每次叫你喝酒都不喝,原来是种下了。其实我有预感到,他之前告诉我他备孕不喝酒,坚持了快一年,过年突然叫我喝酒,又接连几次。这朋友要是不对他说男人最怕的那两字,他还没打算说呢。
从他们透露出的信息和旁观者的角度,不一定准确,但总让我感觉很多人都像搭伙过日子,孩子只要有了,老婆可有可无,老婆要真没了,孩子就只能扔给父母,我不信他们会有富裕雇保姆,所以老婆就变成了……当然了,我这样想也是不对的。
我常常像窗外那只寒鸦一样,悲鸣寻伴令人愁,即使对婚姻的态度并不乐观。乌鸦都得嘲讽我,想的到挺远。
二
很想聊聊情感,可能并不客观,全当我瞎说。
在情感的排名上,人们在不同时期,境遇不同,对待的态度也不同。家人,朋友,爱人,这并不是排序啊,我想说说对此的看法。
「家人」我的家庭不健全,也不和睦,理应放最后。但亲人再怎么讨厌,也是除了爱你的人之外,真正会支撑着你的人。在怎么不好,如何嫌弃,也会让你有个住的地儿有口饭,生病了只能是家人来照顾。
虽然也有爱是金钱的说法,如果是老马那样的,干儿子排队伺候都排不上呢。既然要说情感,先设定为比较艰难的情况下。
「爱人」因为渴望爱人,最初我把爱人放在第一位,渴望爱人不一定得到爱。至今我还没感受过,所以这是单方面的渴望。听过一句话“爱人就是无血缘关系还能无条件支持你的人”。真的见识过热恋中的情侣,一方不论说出多么傻*的话,另一方都无条件支持。
「朋友」如果有固定的几位很要好的朋友常在一起玩,其中两位在一起了,用不了多久这群人就在也没法聚在一起了。这是网友总结出来的,可不是光我瞎说的,网友一块瞎说的。我真是见识过,经常给我搞的两头为难。好的友谊却是可以恒久不变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真遇到喜欢的人又怎么甘心做朋友,尤其当对方有了男朋友,怎么还能坦然面对,装都装不下去了。
情侣和夫妻在一起该是更好,不应该是更差,而我所见过的情侣和夫妻却因此有了束缚。大家还是朋友时,有什么事情或出去玩,很轻松自在。两个人确定了关系,双方意愿不同就产生分歧,必须有人妥协,我觉的完全没必要。
有一个朋友是一家酒吧主理人之一,我俩认识时,他刚到吧台对店员说把东西放好,我喝多了就回去了。我俩边喝边聊,喝到一半时,他老婆来了,没有争吵没有抱怨,坐下跟我们一起喝,他老婆也是担心他,每天稍微晚一些就会去酒吧陪他待到最后,一起喝喝酒唱唱歌然后一起回家。
不管是他老婆为他付出也好,还是单纯的也爱喝酒,不重要。不管是情侣还是夫妻首先都是独立的个体,以关心的名义束缚,就会产生矛盾,这就是为什么好朋友能长久,关心但不束缚。
肯定有人会说了,那两个人还在一起干啥,就当朋友得了。那不是喜欢吗。古人说过,一米二的床两个朋友睡挤,情侣睡就不挤了。开个玩笑。
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了解别人,而是更了解自己,选择了,就得有取舍,这个取舍自己能不能接受。懂得给对方空间,双方都会舒服一些,不至于最后空有其证或一拍两散。
别看我一直强调独立个体,给对方空间,其实我个人最理想化的关系还是能有共同的喜好,能一起玩。前段时间看荒木阳子的书,他们两位真就是彼此成全,别人都说荒木那家伙太bt了,阳子说我最喜欢bt了。
夫妻俩工作之余很少出去社交,两人会一起去各地吃美食品酒,去泡温泉。荒木去拍人体写真,她虽不高兴,但也试着去理解。所以荒木这个色老头不管在外面做什么,两人在一起依然特别的恩爱。荒木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就是拍阳子的日常写真,从那些作品中能感受到爱。
抛开亲情,你要问友情和爱情哪个重要,大多数人都会说友情。我是真的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小调查的,人们在恋爱中大脑是不清醒的,你认识十年的朋友也比不上对方认识十天的对象,十天都多了,难免,毕竟在热恋期。
这种现象首先是男女之间的情感和欲望本身,在潜意识里都想发展成无条件支持自己的那个人,毕竟朋友之间很难做到,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活,潜意识里认为情侣和夫妻是绑定的。冷却过后,意识到,根本做不到,所以觉的还是友情更好。
扯远了,本来只是感慨又涨了一岁,感慨朋友都有老婆孩子了。我说了这些大部分是胡扯的,没有道理的部分,就当不知道哪个营销号看来的。我一单身,我懂个啥。
2024,祝我寻得正缘!
阿弥陀佛
福生无量天尊
嗡阿喇巴札那谛
© 本文版权归 DanielYua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