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关于游神的一些思考
先说结论:游神就是在福建宗族观念下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建迷信。
首先,游神一次费用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取决于办的规模,基本不会超过二十万。这个游神活动是以村为单位进行举办的,也就是一场活动是同一个村的村民在做的。
其次,福建这地方,尤其是长乐、仙游、福清,宗族观念非常严重,大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考虑宗族,同时宗族也会帮助他族内的人,并且如果有钱了,他们通常回到家乡修大别墅,这也是宗族观念的影响。在这些地方,确实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真实写照。
那么,钱从哪来?每次临近活动的时候,村子宗族的大佬,有钱的,德高望重的人会聚在一起讨论,定下来今年谁出钱,在长乐某地区,如果你要出这个钱,至少是五万十万起步,少了人家都不要。这是他对于宗族的责任,同时也是维护内部势力的一种手段。这个钱一般会花在宴会、游神和烟花上,发展的比较好的村子一晚上的烟花费用通常在二十到三十万。
说到文化,福建的这几个地方本土文化具有明显的海洋特征,因为这些地方在过去主要的经济支柱就是捕鱼业,出海是个高风险行业,经常会受到难以预测的风险而身亡,所以大家面对这种不可抗力的未知因素的时候,自然会相信某种玄学的崇拜,相信族人先辈会保佑自己,这也是人民对于生存的美好信仰。
同时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宗族文化会在这些地方会盛行,因为如果出海身亡了,自己的妻儿老小就失去了支柱,此时就需要大家庭出面来负责照顾,只有这样大家才放心拼搏,所以也是生存环境造就了这样那样的地区文化。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片面的因素,宗族形成与发展是个很复杂过程,写本书都讲不完,属于民俗史研究的范畴了。
说回游神活动,一方面是做给年轻人看,让年轻人融入到宗族大家庭中,就像家里的亲戚小孩如果不往来的话,这个家族实际上很难说以后会相互帮扶。另一方面,是做给其他村子里的人看,显摆自己宗族发展的多好。
至于说经济下行是否是导致类似活动发生的原因,我像是否定的,首先游神活动每年都有,只是今年大家很关心,其次,这个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传播上,也就是大家会越来越对这些玄学的事情感兴趣,进行讨论。但这不是福建举办游神活动的原因。
所以说,这个游神已经脱离了传统封建迷信的观念,大家主要目的不是信鬼神,也不是为了求祝福,而是一种宗族观念下的集体活动,你做类比的话,国庆阅兵也是同理的,目的是团结。就算没有游神,在宗族观念的影响下,福建人也会搞出来其他东西。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比如赵世子等,是否应该算作淫祀呢?对此,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讨论,一是宗教的正统性,二是宗教管理的原则性。
所谓正统性,是西方宗教常用的词语,本身带有一种排他取向,中国古代并没有类似于基督教的宗教对民间信仰进行革新,所以国内民俗信仰更接近于古凯尔特人的宗教观,这与西方基督后时代的宗教色彩具有显著差别。正统不正统,这是站在上位者所做出的批判,作为事实没有问题,但不能作为先入为主批判非正统的依据。
对于赵世子的各种具象化的表达,其错误的原因实质在于违背了我国宗教管理的原则,各地搞风俗祭拜活动没有问题,并且历史考据也不重要,因为很多人祭拜的祖先也会神化,这是很常见的。但是,不应该搞创新和现代的各种事物关联,比如奶茶印个神像之类的,这都是不对的。所以这个错误并不在于实际上影像的好与坏,而是他违背了宗教事务的原则。
我一直都是无神论者,但我尊重各地的风俗文化信仰,我觉得本土的传统信仰问题,应该由他们当地人去理解和解释,并且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应该要遵循国家的各项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游神就是在福建宗族观念下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