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9 -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审视的物品不值得拥有
2023年底,我开始前所有未地攻坚论文,每天睁眼到办公室工作,中午匆匆吃口饭继续上班,晚上时常11点下班,下班后回去喝酒到一两点才休息,创造了实验室二十来年投稿速度的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占据几乎全部时间,生活被挤占得一点不剩,只剩极度的疲倦,和伴侣不断爆发冲突。
投稿之后得以喘息,于是我重新拥有了生活,于是重新审视我的生活。这段时间思想更迭很迅速,看了许多与自我、疗愈、亲密关系有关的书,也重新捡起了断舍离的书和生活概念(感谢我的爱人不离不弃,愿意接受我的所有不完美,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在断舍离相关概念再次进入视野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三个新概念对我的行为模式影响很大。假设物品有生命:1)每个物品都应该有自己的家,被使用完但不能回家的物品会感到伤心。2)拥有但是不喜欢、放在角落的物品也会因为没有被用到而抑郁,会没法呼吸新鲜空气。这样的“拥有”和没有拥有没有实质上的区别。3)清理旧东西是为了腾出生活的空间来拥有新的美好。基于这几个概念,最近我认真思考了我期待的空间状态,在此基础上丢弃了拥有但不喜欢的物品,为每个留下的物品找了家,每次使用完把它们送回家。因此,也获得了新的开阔整洁的空间,让人感到很舒适。
在审视生活时,我发现这一概念和对生活的管理几乎完全对应:1)生活应该由较为稳固的部分组成,不管发生什么意外情况都应该让每个部分“归位”,该吃饭吃饭,该休息休息。2)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做,索然无味且浪费时间,只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3)不做不想做的事情是为了给想做的事情留空间。这真是太棒了!先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剔除生活中不喜欢的枝枝叶叶,只保留最喜欢的部分,保持秩序的稳定性,于是一切都美好了起来!
回望过去,我的物品太多了,主动或被动地贮存在我周围,我一直获得,却几乎从不丢弃。我的生活里也充满了随机和杂乱,几乎不去思考什么应该被剔除。也许我像饕餮一样,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拥有,所以无限扩大边界,也就没有边界。而事实上人的时间、精力和生命有限,所以应该去思考自己的所有行为的动机,比如工作安排、生活计划、物品,去思考哪些是我真的想做、真的想要的,不做不想做的事情,不买不想要的东西。通过审视自己,把它们放在最“值得”的东西上,保持空间和生活的美。
知易行难,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