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观察笔记
查看话题 >【沪郊游记】浦东·顾路老街:残破与落寞
上一篇写到春节假期里面,到浦东曹路那边逛了几个庙、庵(春节瞎逛浦东曹路及周边:4座庙+1座庵,冷热大不同),当时从潮音庵去往海城隍庙,走的顾曹公路,过了东靖路之后,发现顾曹公路西侧有一些老宅很显眼,于是就留心了一下,发现原来这里就是“顾路老街”。

顾路原来也是一个浦东新区下面的一个乡镇,2000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顾路镇、龚路镇,合并成立曹路镇。
顾路地区清末民初隶川沙县,分属高昌乡、九团乡地。民国18年分属三、四区,民国23年属二区,民国35年撤区为顾路镇和曹路乡,直属川沙县,民国36年调整归并为顾潮乡、曹路乡,民国37年仍调整为顾路、曹路乡。1949年建国后属高徐区,1950年调整区划成立顾路区,1957年撤区并乡为顾路乡。1958年与杨园乡合并成立幸福人民公社,同年底与龚路乡的东方红人民公社并为顾路人民公社。1959年调整规模,顾路、杨园、龚路分别成立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建立顾路乡。辖16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顾路、曹路2个集镇。1985年全乡有6600户,22692人。
……
顾路乡以粮、棉、油夹种为主。副业以奶牛著称。1985年有乡、村、队办工业企业76个,职工6491人。乡办红光锅炉厂的产品已批量生产,行销全国26个省市,1985年获国家机械工业部“优良节能产品”奖。198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683万元。
乡党政机关所在地顾路镇,又称顾家路,位于老护塘上。塘东侧有古时运盐之道,又因顾姓大族聚居于此,从而得名“顾家路口”。清康熙元年(1662年)已设有康元酱园;街长1公里,解放前有店铺67个。现镇上有乡办农机修理厂、被单厂、玻璃纤维厂等,还有县办长江制冷机厂。镇西有卫生院、顾路中学、顾路中心小学,镇南李家盘东边有古刹潮音庵。
以上内容来自《川沙县志》。
狭义上的顾路老街指的是顾曹公路与浦东运河之间,与前两者平行的一条小巷,而周围一片,包括牛路、市场路、水洞港路一带,应该就是原本顾路老镇的范围了。
可能因为去的时候天比较冷,加重了这片区域萧瑟破败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上海郊区一带,并非孤例。其实最近十几年,上海郊区的开发力度还是蛮大的,再偏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有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但与此同时,各种原因之下,不少老镇区则被“绕开”,在2024年的当下,仿佛和2004年没有什么区别,抑或说更陈旧了,顾路老街就是其中之一。
与人有生命一样,城市、乡村,其实也有各自的兴衰起伏,眼前的顾路老街,可能也正处于它生命周期的尾声吧。

新老两代门牌

顾路老街船板桥221号,不知道这栋宅子是什么来历,在周围一片里面,还是比较扎眼的


这栋自建房上的点缀很有趣

顾路老街船板桥5号,属于老街上比较醒目的一栋老宅

这种栏杆,在顾路老街已经不多见了

八风山海镇

站在东靖路浦东运河桥上俯瞰顾路老街,近处的这栋老宅很显眼

换个角度

再换个角度

这栋老宅,内部已经被清空,没有看到门牌,也没有看到有文保点的铭牌,不知道是何来历
最后补充一点,查了浦东新区文保点名录,顾路(曹路)地区大约有4、5处老宅位列其中,不过那天因为实在太冷,所以也就没有去探访。阻碍探访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这些文保点的地址,多为“XX村XX队”这种,所以不太好定位。有些点,确定的时候还是农村,如果时过境迁,已经城市化,按照老地址去找,就更加晕晕乎乎了。这方面的困难如何克服,还望大家支支招。
子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振苏社区,一片位于昆山的上海“飞地” (13人喜欢)
- 【沪郊游记】罗泾陈行,只把郊区做市区 (13人喜欢)
- 硝烟散去,重回历史现场:南京龙潭 (14人喜欢)
- 从喧嚣到寂静,栖霞山下的江南水泥厂 (32人喜欢)
- 邂逅历史,追忆青春:丹阳不只是眼镜城 (1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