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情绪解药
查看话题 >小城新年与陌生人的梦境
1.小城市和好运气
2024年的元旦跨年在锦州,一个完全陌生的小城市。上次见到这个词可能是在东北作家的小说里,也可能烧烤栏目。
去那里的起因是我和小聪明约着一起过节,我不想在家呆,于是打开地图一个个城市指过去。周边北方的旅游资源真的有点匮乏,就在我看“葫芦岛”这个名字有点好玩而决定要订票的时候,小聪明给我打电话,说去锦州吧,我姥家搁那呢。
小聪明来车站接我,路上我才想起问她:这两天去哪?我俩都是随意的性格,生活也是走到哪算哪。之前去旅行,飞机落地丹麦后,我俩一屁股坐在候机厅椅子上,开始不紧不慢地搜旅行攻略,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
在锦州的几天,我俩大多数时间都在卧室里待着。老家属楼的间距很近,房间的窗帘一直紧闭,我爬在床上玩游戏,她看小说。偶然遇到什么话题聊到半夜,口干舌燥,蹑手蹑脚地爬起来找水喝。
东北这个季节的白天非常短暂,每天七点多日出,下午四点多就日落了。在这里生活,很容易在错过一次白天后,永远失去白天。如果晚上熬夜一两点才睡,第二天醒来已经是中午,吃完午饭一点半,此时距离天黑只有三个小时,很难再有外出的计划。
我们把没有看到的景色,怪罪给北方漫长寒冷的冬天。偶尔出门,也仅限一公里内,附近路口的罗森商店就像一个结界,每次走到那就返回。楼下的街巷里结了一层顽固的冰,来往骑电动车的人都支棱着两条腿,随时准备脚刹。有天遇到一个中年男人,拎着购物袋走在对面,走着走着兴致来了,自己打了个出溜滑,快乐地溜出去一段。一抬头发现我在看他,马上又很严肃地板着脸。
2023年的最后一天,我们去附近澡堂搓了个大澡,然后干干净净地跑去看电影。电影散场已经是零点了,外面下着雪,大家从楼梯间下来,冻手冻脚地挤在门口打车。小聪明意外地从网上直接打到了一辆,一上车司机就夸我们:你们新年运气真好呀,这一路上多少人想薅我车门子,我都没给开。
我俩嘻嘻哈哈地祝司机新年快乐,路上又遇到一个女生艰难地在路边拦车。我们同意后,司机也顺道捎上了她,一开门,司机就对她说:你运气真好啊,一下遇到两个好人。
2.海边与烟火
小时候一度是有点排斥过年过节的,总在热闹的时候觉得,这一天和其他天有什么区别。后来发现,意义消解起来太容易了,但构建起来很难。新年像一种存档点,在平常的、看不出区别的时间里打下一个标记,方便回想起一个年份,知道自己的方位。
我好像记不起2023年的元旦在哪、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没有过节的坏处,导致那一长段的时间互相粘连,模糊不清。不过一直到从2020到2023年都给我这种感觉,时间坐标不强,像日历泡了水,前后的日子互相透着,每次想往回去翻都得一点点搓开。后来我也开始喜欢过年,过年多好啊,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些坏事,总需要和它们切割,然后需要新的希望,哪怕是一种幻觉。
离开锦州的前一天,我和小聪明终于在白天出了门,去了河边的冰场滑小冰车。但不知道是冰太硬还是碴子太多,想前进一点都很艰难。然后我就想玩雪地大摆锤(名字我瞎起的),20块一张票,一辆越野车后面栓了一串大轮胎,师傅开车在冰面上漂移,后面的轮胎被甩着转大圈。小聪明胆子大,首选了最后一个,我本来悄悄地想坐中间,结果被师傅嘲笑“就这小胆儿”,立马不服气地坐在了后面。
一开始我就后悔了,速度实在太快了,而且很难张开嘴尖叫,轮胎和冰面会摩擦出很多小冰碴,一张嘴就全飞进嗓子里。开车的师傅时不时回头看我们两眼,然后笑着使劲踩一脚油门。后面几圈我都只能闭着眼,努力对抗晕眩,死死抓住绑带,感觉随时都要被甩飞出去。
下午小聪明说要带我去海边,为此专门租了一辆车。我俩冒着大雾开了一个小时到路的尽头,天是灰白色的,海也是,几乎看不到边界线,像那种很遥远的虚空。转场到礁石湾,底下的海被冻住了,变成很多巨大的冰块,我们就在冰块之间走。上岸的时候已经到下午了,天边远远的有一道粉色,小聪明说,那个就是我想带你看的日落。
我们在海边点了很多仙女棒,燃尽的时候天刚黑。返程的时候我俩手机都要没电了,我坐在副驾开始努力背地图,像考试前的紧张突击。
元旦到春节的这段时间总显得多余,今年又因为春节比较晚,觉得格外漫长。那一个多月里我数着天过,感觉怎么也过不完。
今年本来打算回老家放烟花的,以前总看别人放,今年就想自己买点看看。结果遇到禁放最严的一年,警察会在大马路上拦车,检查后备箱收缴。我什么也没买到,除夕夜开车回家,远远看到大桥上集中堆了很多东西,走近看才发现是一大堆没收的烟花爆竹。
于是跨年倒计时前,周围只有零星的几声炮响,听上去就委屈。又过了一两小时,周围的炮声忽然起来了,像村子里的狗叫声一片连着一片,我才反应过来,应该是值班人员都下班回家过年了。
3.梦境和压缩饼干
元旦那天,看到有读者给我的公众号留言,说很离奇地梦到了我这个更新频率极低的公众号,清晰地看见我更新了一行大字:“想说的话,已说过了。”等他醒来之后打开这个公众号,结果发现一个字都没有。
这句话确实很像我的语气,感慨这种奇妙的连接的同时,也为自己食言没有更新而感到小小的惭愧。写日常记录有时候真的比我写约稿还难,不知道写什么主题,而且一旦给了自己检查的机会,就很难把这种关于生活的琐碎拿给人看。
前两天发了《高考状元躁郁休学后》的那篇稿子,其实上个月就采访完了,但一直有事没有写,直到前两天编辑找我说没米下锅了,我才花两天赶了出来。写这个稿子的神奇点在于,她们母女没有太强的病耻感,但我有,所以写的时候瞻前顾后,总觉得是不是不该表达得那么直白。
文章发出的那个晚上,我给她们母女分别发了链接,说谢谢她们能接受采访。我属于很怕给别人造成麻烦的类型,她们没回我,我心里就开始忐忑。她俩其实刚好有事在忙,第二天阿姨才看到,说写得不错。过了几个小时,她又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谢谢你,让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希望和力量。”虽然这也是我的希望,但我根本担不起这样的话,我只是写了一些字而已。
这两天西安天气很差,起先是两天沙尘暴,后来又是冻雨加雪,我窝在房间里哪儿也没去。前天大降温,家里没交暖气费,我把卧室空调开着,把电脑什么的都拿了进来,昏昏沉沉地睡了一觉。睡醒后想点个外卖,手机年龄大了不好用,页面卡住,点了好多次返回都退不出,我拿着手机开始爆哭。
发了条朋友圈,朋友就来私信我,说她家暖和,叫我过去睡觉。我说我没事,就是刚刚好像觉得很委屈。她说她很理解,有时候人的崩溃都是一点小事,她就经常因为找不到钥匙而崩溃大哭。
情绪平稳点后,我开始看《首尔之春》,这电影最近风评很不错,半小时后我就开始为军事叛乱而义愤填膺。这种能快速转移注意力的储备很重要。前几个月我有一阵心情低落,忽然想起抽屉里有闲置的塞尔达卡带。插上后玩得昏天黑地,每天想的都是还没完成的游戏任务,生活都更有盼头了。
这种“乐趣存粮”就像压缩饼干,平时毫无存在感,但在关键的时刻,总能救我于百无聊赖的水火之中,以后要多备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