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绚丽青春
从先民“大田多稼,既种既戒”的喜悦,到“麦苗渐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烦恼,再到习总书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时代号召。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有的喜悦与泪水、不屈和抗争、动荡与变革都与农业、农村、与农民息息相关。农业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的根,农村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根。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乡村和生活在那里的父老乡亲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作为一名生长在农村的基层干部,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青年需端正态度、敢于吃苦。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是全国工作的重要基础。这也说明了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势必会遇到艰难险阻、千辛万苦,但青年干部更需秉持不怕苦、敢吃苦的精神,端正工作心态,做好工作中每一件小事。面对困难敢于“啃骨头”,深入到田间地头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给工作中的难题打开新的思路。投身乡村建设的工作意味着步入艰苦枯燥的工作生活环境,只有沉下身子向下看才能抓住农村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
助力乡村振兴,青年需提升自我、勇于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干部应勇立时代潮头,担当时代重任,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的重要地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扎根基层,努力克服工作中眼高手低的学生气。现今“厕所革命”作为乡风文明中的工作重点,需要青年干部深入基层仔细走访并登记在册,在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中需要注意语言艺术,多讲方言,不摆架子,切实拉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落实好上层领导分派的任务。
助力乡村振兴,青年需开阔思路、锐意创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及摆脱贫困,在乡村振兴的六项要求中,生活富裕是根本,摆脱贫困是前提。因此乡村振兴工作不能离了让农民富的根本目的,而让农民富起来关键在于农业产业转型。青年干部应开阔思路,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上的数据信息,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与电商、物流相结合,学习先进地方的工作经验,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