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
什么是真正的老师呢?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里对师者进行了论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所以,真正能够被尊称为“师”的人只做三件事:传道、受业、解惑。那究竟什么是传道、受业、解惑呢?刘丰老师曾经举过一个很贴切的例子,是关于山和等高线的:山是高维信息,叫智慧;等高线是高维信息在低维的表现,叫知识;所以,知识是智慧在这个空间投影的像。任何一段关系里面,让人理解知识背后更高维所包含的智慧是什么,这叫传道;授业是教会他人借等高线去领悟智慧;解惑是告诉他人等高线上的每一点是跟山上相对应的,通过等高线的疏密可以读懂山的险峻和崎岖。
如果在老师教授下学生没开悟,没有学会思考一件事情的思维方法,不懂得思维在山和等高线之间的自由转换,只学会了读等高线,但却一辈子没有见过山,没有在心底竖起过一座山,甚至以为等高线就是山,那么老师传授的就是业障的业,我们现代教育绝大部分是在授业障的业。这个业障会让学生蒙蔽了心灵,同时所谓的知识也会转化成桎梏闭锁了智慧的开启。
按照刘丰老师的指引,我们知道真正的老师其实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内在智慧的开启者和引导者,是指引大道、天道的明灯。人一旦打开智慧的闸门,学会运用正向的学习方法,很容易便会提高智慧维度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一书里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样一种力量传递的是师者用德行启发每个人内在的智慧,使每个人能够找寻到自身本自具足的圆满。
我们现在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为师者是否有开启智慧的能力和勇气,是否在传道,是否在开启和唤醒每个学生内在智慧。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师者自己是否有智慧和传递智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