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花架子”,勤下苦功夫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再次要求,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足以看到党中央对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的立场。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需要做的是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
破除形式主义,首要任务是强化理论武装。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鲜明要求重拳纠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一抓到底、深化整治指明了方向。“从领导机关抓起、领导干部改起,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影响高质量发展、加重基层负担、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等问题”,进一步突出了惩治重点,有利于抓出常态、抓出长效。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寸步不让,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重中之重,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官僚主义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党员干部要树牢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注重实践和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和虚浮之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实践检验的原则,不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是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群众利益的保障。
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是有力工具。在中纪委网站所发布的川辣情景剧《形式主义要不得》中,面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上线审批”问题,相关部门单位眼中只有“走流程、按程序”,口中只有“开会、研究”,手上却全无“实际行动”,最终导致企业停转。不单在营商环境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道出了“形式主义办不了实事”的现实症结。我们应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力戒虚功,务求实效。深入基层,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发扬我们党注重调查研究的光荣传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