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力量从哪里来》
读这本书是约了北京的朋友聊年末总结。她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她说是看这本书改变了她对生育,对完美,对恐惧的看法。我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之前觉得可能是鸡汤吧,而且一诺推荐的《臣服实验》我就翻了翻没看完。所以一直没有选择去看这本书。
既然它能改变一个女生对生育、婚姻的恐惧,那我应该去看看这本书。因为工作需要,我得面对咨询者向我提出的“结婚有什么用?”“生小孩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我个人是觉得这些是值得体验的。我自己的孩子是个脑瘫,他出行靠轮椅,相比正常人他很多方面都跟不上。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他是生命的礼物。养这个孩子有很多烦恼,但他也带来了很多喜悦。因为他,我不得不做了与我原定计划不太一样的选择。有些道路是被迫如此,但是结果也不差。我不后悔选择了养育他(当时医生问过我们要不要放弃),唯一后悔的是,我曾经想要再生一个孩子,但觉得多一个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兴趣等是拖累。
如果再有一个孩子,我的身材、我的时间精力讲大量被占用,而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来到美国前,我想我可以靠科技和花钱拥有另一个孩子。但是,去年我的月经停了。时间窗关闭了。随之而来的是身体体能的快速衰退。我走路会腿软,视力下降明显,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到衰老降临到种种体验。我可能真的不具备再养一个孩子的能力。
所以我很想对那些38,39,40岁还没结婚的女性说,要一个孩子吧。时间窗快关闭了。妇女自然绝经的年龄通常在45至55岁之间。我有女友43岁就停经了。停经前后,女性会经历很多不适,这个阶段情绪受激素改变的影响很不稳定,并不太合适育儿。育儿需要很多精力和体力。即使没有婚姻,也可以有个孩子。
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能促进这些女生真的行动。我认识的一些女生选择了冻卵。当我跟一个39岁妹子说要不你冻个卵?她说“我认识一些冻卵的女生,也听说过一些人选择了冻卵。但我没看到有谁真有用冻卵要了孩子。”这句话确实触动了我。是的,包括徐静蕾,即便她不缺时间和钱,她也冻卵了,但也并没有动用卵子来个孩子。
我认识的几个冻卵的女生,目前已经41,2,但也并没有想用卵子来个孩子的意思。我还认识46岁的女生,资产丰厚,但还想找个能力跟自己相当的男生共同育儿。
算了,说远了。回到《力量从哪里来》。这本书真的给我很多力量。文章好不好,不在于词藻和写作技巧,而在于内容本身的价值。一诺只是用朴实直白的语言讲了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在她看来是牛逼闪闪的人生里,无数脆弱或崩溃的时刻。一诺是个伟大的女性。是我的榜样。
热衷“搞钱”,也搞到了很多钱。还有网络影响力,并继续积极搞钱的人,在我身边有不少。但是我不会把这类人视为偶像,想要学习和追随。一诺拥有很多可以搞钱的标签,也赚到了不少钱。但她选择了过朴实的生活。她是有大爱的人。她想要使世界变得更好。
这本书我决定再读一次。我也要像一诺一样,去做一些事情,使世界变的更美好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