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水木
前两天跟老婆讲:我觉得人生其实就是山上积雪融化形成的小溪,一直流一直流,路过石头泥土,路过草地花木,然后干涸或者汇入百川。
我很难去定义什么样子的生活是2023年的,上半年我觉得生活是一团沉浸在水里的棉花,无论怎么挤也挤不干,下半年我觉得生活像千根百根线,针线穿梭,缝缝补补。
印象里除了出差,我很久没有出过远门,去了北京和云南。以前去北京都是出差,对于北京的印象就是加班,18年毕业的时候12月去北京,待了很久的日子,那个时候感觉一切都很压抑,每天是做不完的底稿和数字。21年去的时候也是10月了,做了一个我挺喜欢但最后没有下文的项目。3月的这次出行,算是第一次在北京的游玩,和老婆两个人基本属于漫无目的的闲逛,去了景点,也逛了商场,见了老婆的朋友和他的老公,也吃了不少北京的餐厅,但是吃的最好吃的一顿是日料。也买了23年最喜欢穿的黑色花衬衫,那是养娃之后的第一次出游,主要是老婆拎着我到处闲逛。
后来换了工作,意外之喜是多出了20几天的假期,于是gap的时候商量去哪儿玩,想了很多地方,最后临时去了云南,就像妙妙的名字一样,原本想了十几个名字,最后在办出生证明之前把妙妙的名字给定下来了,用了刚取的名字。
最喜欢的一段旅程是从丽江,开车去香格里拉,租了一辆和家里一模一样的车子,买了一大袋子各种各样的零食,早上出差,穿越厚厚的山雾,途径千百座有名无名的高山。路上的车子很少,我和老婆就说些有的没的,直到香格里拉。
我很喜欢这种在车上独处的时光,让我觉得我们不在真实的世界里,像是在流动的河流里,可以像水一样,彼此不分,干嘛要有目的地呢。
我记得十几年前,老爹老妈刚创业,开着公司的一辆面包车,奇瑞的,车窗还是手动的,音乐还是放磁带的。一些长假的时候就会开着这个面包车回老家,我坐在副驾驶,老妈坐在后座,一家人在车里堵车的时候会说些里里外外。
每年的国庆节都很堵,有时候堵在桥上,有时候堵在路口。
我的姑父说,奶奶是个很体谅的人,国庆节大家都有时间回去看她。葬礼很简单,但也有很多习俗,不算冷清。我第一次看见我爹和他弟弟一起流眼泪,可能上一次还是他们是小屁孩的时候。9月的时候带着妙妙回去看奶奶,也拍下了我和奶奶的最后一张合照。那个时候天气不热也不冷,奶奶就坐在门口的水杉树下,风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我和妹妹去地里喊爷爷奶奶回家做饭,奶奶唠叨着每年都会唠叨的叮嘱。
出发前奶奶说:要照顾好小金姑娘和妙妙,好好的把娃养大,好好的经营家庭
过年的时候和老婆带了一礼拜娃,包了一顿味道尚可的饺子,逛了从来没一起逛过的无锡。
吵吵闹闹,云来云去的2023就这么过了。
是什么让人们生生不息呢?
大概是某一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