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随记
2024年2月20日
回目:第三十六回
这一回实在精彩,以前关注不够,需要与前文结合分析。
金钏儿投井,她被撵前与宝玉调笑时说,“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伏自身结局。
金钏儿死后,王夫人房中就少了个领一两银子月例的大丫头,其他丫头升职有望,父母纷纷去给凤姐送礼,欲谋此缺。凤姐来者不拒,却未在王夫人面前作任何推荐,仅提及,“太太跟前少一个人。太太或看准了哪个丫头好,就吩咐,下月好发放月钱的”。不想王夫人未添人,将金钏儿的份例给了玉钏儿。
雪芹点出,当时的场合是“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在王夫人房里吃西瓜。接下来,王夫人把袭人的月例涨到了二两银子一吊钱,姨娘等级,但暂且不给姨娘名头,钱从王夫人账上匀出来。
这里又夹杂了王夫人询问凤姐不按数发放月例一事。凤姐一来愧,二来恼。凤姐的这类行为可谓人尽皆知,王夫人能私下问,却捡了一个有他人在场的时候问,敲打凤姐不给面子无疑。且是借着赵姨娘的名头,利用一下破鼓万人捶的赵姨娘。果然凤姐事后骂赵姨娘是奴才,“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袭人的这次晋升,是前段时间苦心经营的结果。她的活动对象包括三个人:宝玉、宝钗、王夫人。
一方面,与宝玉已有实质关系,份位上却无进展。所以袭人第十九回编造了家人要接她回去一事,提及两姨妹子要出嫁,自己没有在贾府长远留下的理,不能“无故凭空留下”。这是要姨娘名分的意思,只是宝玉除了哭,没有行动的悟性,也缺乏行动的能力,因此袭人转而提了“两三件事”要宝玉改。宝玉么,当然是嘴上应承,不可能改的。果然,第二十一回,就去用湘云的洗脸水。袭人十分气恼。只不过,湘云当日歇在黛玉那里,所以这笔账袭人也记在黛玉身上。
接下来就是和宝钗结成联盟。洗脸水一事,“忽见宝钗走来”,袭人便提及。这自然是因为袭人早看出宝钗与自己有共识。宝钗也立刻意识到,“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开始“闲言中套问她家乡年纪等语,留神窥察”。袭人的这一着棋也很快有了效果,第三十一回,湘云又带戒指来给袭人等丫头,第三十二回,袭人说“你前儿送你姐姐们的,我已得了”,“是宝姑娘给我的”。连湘云也没想到:“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姐姐给了你。”其实黛玉对下人也好,第二十六回,佳蕙去黛玉那儿送东西,正好贾母给黛玉送钱,黛玉分给丫头们,就也“抓了两把”给佳蕙,“也不知多少”。不过,黛玉的好是只对身边人的,碰上了就会有份,不在眼前的她不会专门记挂着,不会像宝钗一样,套问了湘云和袭人的旧情谊,事后专门把湘云送的戒指给袭人。
袭人的主要活动对象是王夫人。第三十二回,袭人知道了金钏儿投井一事,第三十三回宝玉因蒋玉菡与金钏挨了打,王夫人使个婆子来,“叫一个跟二爷的人”,袭人“想了一想,便回身悄悄告诉晴雯、麝月、檀云、秋纹等说:‘太太叫人,你们好生在房里,我去了就来。’”袭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主动争取,把其他“同事”都支开。拿了香露,王夫人果然相问,袭人先是“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又是“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借金钏儿一事把王夫人拿下,王夫人“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也开始怀疑宝玉和黛玉“作怪”。
第三十六回就是袭人成为姨娘的职场大丰收时刻。
前面说到,宝钗、黛玉都在王夫人那儿吃西瓜,都知道袭人成了姨娘。黛玉全无拉拢袭人的心,先是“回说立刻洗澡”,然后“遇见史湘云约她来与袭人道喜”,才到怡红院来。而宝钗先是约黛玉去藕香榭,听黛玉要洗澡,宝钗并未去藕香榭,而是“顺路进了怡红院”,见了袭人,未直接提及对方晋升一事,先夸袭人做肚兜的功夫,“也亏你奈烦”。袭人要出去走走,宝钗就坐在宝玉身旁帮袭人接着绣。
我认为宝钗纵然理性周全,对宝玉也还是有些情意。否则不会忘记嫌疑,坐在床边给宝玉绣肚兜。不料宝玉梦中喊骂:“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不觉怔了”。怀疑宝玉装睡可能太过,以宝玉的性情,也不会故意伤害宝钗的感情。大概果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可惜黛玉被湘云拉走了,不曾听见这句话。
这就说到黛玉曾在窗外站过,看到了宝钗绣肚兜,不过只是“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黛玉其实是一个比较大度的人,除了这一反应,对袭人也是如此。袭人每次到潇湘馆找宝玉时,语气都相当不客气,礼节也不算周全,黛玉从没上心过。第三十二回湘云对黛玉不满,袭人说起黛玉不做针线,老太太怕把黛玉累着了。黛玉就在窗外,也仿佛不曾听见,只想着宝玉“果然是个知己”。黛玉心里只有宝玉一个人,她的脾气也都只对宝玉,因此得罪了王夫人和袭人两大重量级人物,全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其实以黛玉的聪明,探春理家时她连贾府入不敷出都算得一清二楚,要想在笼络人心上留意,不说及得上宝钗,也不会差到哪里。
可叹,宝玉身边的三个姑娘,黛玉是真的在谈恋爱,而袭人和宝钗在职场打怪升级。黛玉的失败似乎是一种必然。我每每看到黛玉因为心里只有宝玉,导致行事不周,落人话柄,得罪了人,失了机会,总是替她惋惜。其实也不必。每个人从来都只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黛玉第三十二回已经得到了宝玉的心,袭人第三十六回得到姨娘的位置,宝钗打点得上下都赞她好(尽管贾母一关未能攻克),也算是都得偿所愿。只是在连王熙凤都感叹人心险恶的贾府,黛玉对感情执着的希求看起来不理性到近乎是一种奢侈的纯真,所以可叹。
第三十六回后半段是龄官与贾蔷的恋情,宝玉因此悟得“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龄官与贾蔷两人从第三十六回后就没有出现了(贾蔷在续书中出现不算)。这两人的关系和相处模式都伏宝黛。从龄官吐血一节看,可能是命不久了。贾蔷也是个聪明人,跟荣宁二府的掌权者关系都不错,为龄官竟然连宝玉都顾不得送了,看来也是真心。后来第五十八回分配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并未见提及龄官,若她还活着,希望她在“愿去者止四五人”中,和贾蔷出去过活了。
2月21日
宝钗第三十七至三十八回帮湘云操办螃蟹宴,有一箭三雕(湘云、王夫人、贾母)之意,只是贾母这边并未讨好成功。贾母本意夸湘云周到,湘云坦言宝钗帮忙预备,贾母只淡淡地夸了宝钗一句,连“笑道”也无。宝钗这次的螃蟹宴其实不算周到,她只准备了三桌给主子们吃,两位姨娘无资格参加,上等丫头们也只能干看着。于是湘云先后临时张罗了三桌,前两桌给太太奶奶的丫头,后一桌给伺候小姐的丫头,另给赵姨娘和周姨娘送了螃蟹。螃蟹宴的高潮在凤姐与丫头们开玩笑,如果没有湘云给下人们参与宴席的机会,就不会有这一闪光点。
贾母不领宝钗的情,还见于第四十回。这一回开头便说,“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可见贾母仍是把螃蟹宴归于湘云,没有还宝钗人情的意思。另游园至蘅芜苑处,贾母一改之前欣赏孙子孙女住所的态度,对宝钗的房间一句称赞也无,话反而说得相当重:“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这里薛姨妈解释了两句,宝钗未发一言。
我有时也为宝钗不值。给宝玉绣肚兜,听到他梦中骂金玉良缘,准备了螃蟹请贾母,也难落着好话。宝钗在贾府实也是个外人,寄人篱下,连晴雯都只说她没事跑去宝玉那坐着害得她们不能睡觉,其他人嚼舌根的只会更多。只可叹家道中落,否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宝钗如何甘心窝在贾府。
第四十六回,黛玉又背锅了。贾赦要讨鸳鸯,原是凤姐为避嫌疑把平儿打发走,邢夫人那边鸳鸯的嫂子说起平儿也和袭人鸳鸯一起在园中,凤姐和丰儿立刻演戏,说是林姑娘三番两次来请,有事要烦平儿。黛玉小性儿、事多、心窄、爱劳烦人的形象在贾府根深蒂固,至少有八成是众人习惯性把锅往她身上甩所致。
另第四十六回,王夫人也属实好笑。贾母对王夫人应是早有意见,贾赦要讨鸳鸯做小老婆一事,贾母兜头就骂上王夫人。探春来解说,贾母也并未直接向王夫人道歉,先是向薛姨妈解释两句,又让宝玉下跪。王夫人也憋着气,听报邢夫人来了,立刻迎出去,让邢夫人无法溜之大吉,必须结结实实挨贾母骂一顿。
2月23日
第四十九回,下雪凑社,替宝琴等人接风。湘云问谁是东家。李纨道:“我的主意。……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李纨也着实太小气了,已从凤姐处领了五十两经费,自己做东,竟然还让诸人凑份子。小姐们每月的分例也才二两,要交一两。可知湘云又有困难。
第五十二回,平儿情掩虾须镯时说:”情人那蹄子是快爆炭。“晴雯其实人不错,除了第二十七回冤枉了小红还嘴硬讽刺她攀高枝,其他没有严重的问题。这次看第五十二回,晴雯打发坠儿,觉得晴雯太不懂的保养自己,与人沟通处理事情时情绪先行,基本上没有任何沟通技巧,以至被坠儿母亲抢白都说不过,只能”发急红脸“。麝月出马才扳回局面。后来第五十八回芳官洗头一事,情况也类似。想来晴雯在怡红院也不算顺心,最风流灵巧,却事事落在袭人之下,因此第三十七回晴雯笑秋纹没骨气时说,”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引众人笑袭人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第五十三回,晴雯补完雀裘,病情加重了,雪芹说,”此症虽重,幸亏他素习是个使力不使心的“。其实这不大可能,常生气纵然立刻发出来,也伤身。晴雯后早亡,除了得不到医治,和这一点或许也有关。
第五十五回,探春理家,因赵国基死了只赏了二十两,赵姨娘来闹。探春答:“也不但袭人,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他是太太的奴才,我是按着旧规矩办。……太太连房子赏了人,我有什么有脸之处。”以前以为这里的“他”是指赵国基,现想或许是指袭人,因书中男女都统一用“他”指代。袭人在编制上还在贾母那边,但现在众人都知道她是“太太的奴才”。第五十四回,贾母说袭人“如今也有些拿大了”,王夫人忙起身帮忙解释,贾母却更加不满,”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第三回中雪芹道:”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如今,袭人投靠了王夫人,成了事实上的姨娘,从王夫人处领工资,自然心中眼中也只有王夫人了,贾母那边顾及不周是可能的。另外,王夫人实是与贾母争夺对宝玉的影响力,袭人和晴雯都是贾母给的,是贾母的人。王夫人撬走了一个,贾母自然不悦。后来还撵走了另一个,已是相当不把贾母放在眼里了。
2024年10月3日
今天想想,林黛玉进贾府实在是可疑。母亲去世,父亲不打算续弦,家里只这一个女儿,常理应是留在身边,没有送去外祖母家不得相见之理。贾敏刚去世时,贾母已经遣人来接,当时林如海拒绝了,最后还是送去,如何舍得呢。黛玉才五六岁,进贾府时不敢行差踏错一步,孤身一人时也很思念父亲吧。后来林如海去世,只有宝玉想到,不知黛玉哭得什么样呢。
癞头和尚已经说过,黛玉不宜离家,林如海也不曾当真。不过此时不去贾府,林如海去世后,黛玉一个继承巨额家产的少女,在谁看来都是一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