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
这几天的连续位移,感觉自己有点不真实,不知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身处哪里。
北京,天津,沈阳,通辽,呼和浩特,赤峰,濮阳,南京······感觉自己不真实,我到底身在何处?哪里又是我的去处?
如今交通工具这么发达,二十分钟北京到天津,八个小时北京到濮阳,下午还在天津购物,晚上就到了北京的住处······感觉很不可思议,这就是真实?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一切都提速了,以前的马车驴车再也不见,舟船劳顿也没有了。可这就好吗?
快是快了,也有快的好处,什么都方便了,不用那么麻烦,想去哪就去哪,想想古人,觉得很可怜,他们去过哪里,稍微去一个远的地方就是生死离别,弄不好死在了半路上。但我们如今这个时代的、科技的进步,在拉近物理上的距离时,心理上的、感情上的距离也拉近了吗?
这重山望着那重山,这层水隔着那层水。哀哀怨怨,话别离愁,望伊人在船头慢慢消尽在茫茫江水之后·······感情慢慢晕染,丝丝扣扣。而如今,只一个电话过去,个把小时就到了跟前,跟做梦似的。以前的生死离别,如今变得漫不经心,可有可无。那份感情的厚重无形中已经稀释了。
我们的感情薄了。
坐车离开北京时,看着窗外的景我哭了。想起以前高中时自己求学时一次次来北京的艰难,这一切的过去,又在我脑子里过,难道我,在自己这么喜欢的城市里就只能是一个过客吗?我不愿,我想多待会儿。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让我走时哭,除了家乡。窗外不断划过的树影,街景,还有不断露出的人脸,仿佛是电影在我脑中放映一样,我的过去,我的现在。失去的和把握的,我都无力。
我喜欢这里,这里的一切,物,景,人。尽管这里夏天很热,尽管我也埋怨,尽管我刚出门也满身是汗浑身难受,可我就喜欢这里,感觉这里才最好,我不知道自己这种喜欢带不带有功利,可我在北京呆着舒服,心里舒服,哪怕是待在那里什么都不做,这可是北京,这里就是北京。天下这么大,我就喜欢北京。
而且在北京不会想家,吃的惯,住的惯,什么都方便,什么都顺,什么都不用想,不会像在南京的时候老是想家,想回去,回去吃家里的东西,喝汤吃饭,不再吃米。
从家里回南京时,我偷偷躲着流泪。我是不愿意走。在南京就想家,气候受不了,吃饭不不惯,有人说三年还没吃惯,没,到现在我看见米就躲。我不习惯这里的一切,尽管我的一切都是这里给的,但一开始,这就是个错误。
看着妈妈、爸爸还有妹妹的眼神,我终于受不了了,三年前送我去南京时就是这个眼神,充满着期待,如今还是,而自己呢。到了南方,反而没有了斗志,好像“堕落”了,这个堕落是不再想向高处爬了,不想去奋斗了,就想安逸地生活着,我才二十多,我还没老,而这个城市已经让我老了下去。
南京,悠闲着而且安逸着。
南京,在我心中就是南方,士子落第游玩的地方。想想南京多少历史,哪一个不是屈辱,哪一个不是不甘心,这里的城市,还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然而最后呢,不是醉生梦死,就是逃离。
躲躲躲。
躲过了一辈子吗?躲过自己的心了吗?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到底在想哪?
在南京这三年的情形,让我想起了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是陆游独游沈园时,无意中遇到唐琬和丈夫赵士程后写下的。
唐琬是谁,就是让陆游魂牵梦绕一辈子的女人。本来是陆游的妻子,后来因为陆游的母亲反对而分开。在沈园又见故人,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钗头凤》。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郁郁而终。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错错错,莫莫莫,难难难,瞒瞒瞒。
来南京本来就是个错误的决定,这是错错错;
遥望北京的矛盾之情,是莫莫莫;
然而真正实现梦想重回北京读书,又是难难难。
那瞒瞒瞒呢?对那些不知真相的亲人来说,就是瞒瞒瞒。
如今考研,又一次机会,总觉得报北京以外的学校,不管是哪里的,学校再好,那也是别人的梦想,不是我的。而自己的梦,就在北京。我愿意死在那里。
我终有一天将大白于天下。将所有谎言撕碎,自己说出的,自己吃下。
我等着那一刻的来临。
北京!我来了!
这几天的连续位移,感觉自己有点不真实,不知自己的真实身份,或者身处哪里。
北京,天津,沈阳,通辽,呼和浩特,赤峰,濮阳,南京······感觉自己不真实,我到底身在何处?哪里又是我的去处?
如今交通工具这么发达,二十分钟北京到天津,八个小时北京到濮阳,下午还在天津购物,晚上就到了北京的住处······感觉很不可思议,这就是真实?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一切都提速了,以前的马车驴车再也不见,舟船劳顿也没有了。可这就好吗?
快是快了,也有快的好处,什么都方便了,不用那么麻烦,想去哪就去哪,想想古人,觉得很可怜,他们去过哪里,稍微去一个远的地方就是生死离别,弄不好死在了半路上。但我们如今这个时代的、科技的进步,在拉近物理上的距离时,心理上的、感情上的距离也拉近了吗?
这重山望着那重山,这层水隔着那层水。哀哀怨怨,话别离愁,望伊人在船头慢慢消尽在茫茫江水之后·······感情慢慢晕染,丝丝扣扣。而如今,只一个电话过去,个把小时就到了跟前,跟做梦似的。以前的生死离别,如今变得漫不经心,可有可无。那份感情的厚重无形中已经稀释了。
我们的感情薄了。
坐车离开北京时,看着窗外的景我哭了。想起以前高中时自己求学时一次次来北京的艰难,这一切的过去,又在我脑子里过,难道我,在自己这么喜欢的城市里就只能是一个过客吗?我不愿,我想多待会儿。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让我走时哭,除了家乡。窗外不断划过的树影,街景,还有不断露出的人脸,仿佛是电影在我脑中放映一样,我的过去,我的现在。失去的和把握的,我都无力。
我喜欢这里,这里的一切,物,景,人。尽管这里夏天很热,尽管我也埋怨,尽管我刚出门也满身是汗浑身难受,可我就喜欢这里,感觉这里才最好,我不知道自己这种喜欢带不带有功利,可我在北京呆着舒服,心里舒服,哪怕是待在那里什么都不做,这可是北京,这里就是北京。天下这么大,我就喜欢北京。
而且在北京不会想家,吃的惯,住的惯,什么都方便,什么都顺,什么都不用想,不会像在南京的时候老是想家,想回去,回去吃家里的东西,喝汤吃饭,不再吃米。
从家里回南京时,我偷偷躲着流泪。我是不愿意走。在南京就想家,气候受不了,吃饭不不惯,有人说三年还没吃惯,没,到现在我看见米就躲。我不习惯这里的一切,尽管我的一切都是这里给的,但一开始,这就是个错误。
看着妈妈、爸爸还有妹妹的眼神,我终于受不了了,三年前送我去南京时就是这个眼神,充满着期待,如今还是,而自己呢。到了南方,反而没有了斗志,好像“堕落”了,这个堕落是不再想向高处爬了,不想去奋斗了,就想安逸地生活着,我才二十多,我还没老,而这个城市已经让我老了下去。
南京,悠闲着而且安逸着。
南京,在我心中就是南方,士子落第游玩的地方。想想南京多少历史,哪一个不是屈辱,哪一个不是不甘心,这里的城市,还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然而最后呢,不是醉生梦死,就是逃离。
躲躲躲。
躲过了一辈子吗?躲过自己的心了吗?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到底在想哪?
在南京这三年的情形,让我想起了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是陆游独游沈园时,无意中遇到唐琬和丈夫赵士程后写下的。
唐琬是谁,就是让陆游魂牵梦绕一辈子的女人。本来是陆游的妻子,后来因为陆游的母亲反对而分开。在沈园又见故人,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钗头凤》。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郁郁而终。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错错错,莫莫莫,难难难,瞒瞒瞒。
来南京本来就是个错误的决定,这是错错错;
遥望北京的矛盾之情,是莫莫莫;
然而真正实现梦想重回北京读书,又是难难难。
那瞒瞒瞒呢?对那些不知真相的亲人来说,就是瞒瞒瞒。
如今考研,又一次机会,总觉得报北京以外的学校,不管是哪里的,学校再好,那也是别人的梦想,不是我的。而自己的梦,就在北京。我愿意死在那里。
我终有一天将大白于天下。将所有谎言撕碎,自己说出的,自己吃下。
我等着那一刻的来临。
北京!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