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海外哪些时刻让你感受到了文化差异?
查看话题 >猫和熊猫
第一批室友中的两个都离开后,房东和我签订新一年的合同,那时候因为前室友S私自转租自己的房间给男生,合同上列出了几个新的条款,其中有两条正合我意:1.不能带男人或女人留宿,也不能转租房间。2.如果房东来收租的时候觉得公寓卫生条件不好,会请打扫阿姨上门,每月两次,费用由我们付。
毕竟不同国籍的人合租,无论是文化还是生活习惯上难免不同,如果早点请阿姨来打扫,说不定连唯有的那两次关于卫生问题的大战都不会有。
S的房间很快被她的好朋友——土耳其人I入住了,I明明和我是同级同学,我却不认识她,一开始我们都很拘谨。中国室友的房间租给了中国学妹X,因为我和前中国室友的关系最后搞得很僵,所以得知X和前室友是老乡,我对她有诸多防范,最后发现她俩压根不认识,甚至也存在某种敌对关系,才让我卸下了防备。在拥有同一个敌人的时候,女人能很快成为朋友。
G那时候还要再两个月才离开,她一向不反对有人带男性回家。但是房东会很严肃看待这件事,当他得知S私自租房给男生后,立刻联系我,提醒我家里有陌生男人住,让我随时锁好房门。一个是年轻女孩的自由随性,一个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切。
I入住后,觉得我们的公寓很不错,想让她另一个好朋友接替G的房间。她跑来问我们是否同意,我和X都拒绝了,因为她们公然挑战了新条约的内容,即她朋友的男朋友,每个月都会来公寓同住一两周。我听后可真是头疼……我非常不希望S的事件再次发生,便立刻反对,没想到新来的X对这事的反应更加激烈。我不知道这是否属于中国人保守的思想,既然是女生合租,就不要总让男朋友来,如果非要和男朋友一块,不如自己出去单租公寓,何必来打扰别人呢?
X刚来,即使英语还没有很流畅,但她态度坚决表达自己的不愿意。I竟然找来G帮她游说,这让我很震惊。我发现外国人很少会愿意面对面起冲突,她们总是见面时风轻云淡,但之后又以短信或者邮件的方式控诉自己的不满,让我很窝火。所以就算我和G认识的久,但这次我站在X那边。I和G的做法在我看来没有礼貌,I不愿起正面冲突,于是借刀杀人,G单刀直入找到X,并强势地教育对方,带男朋友回公寓是件很正常的事,是她就不会介意,所以希望X能理解。
总之这事最后没成,但确实给我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于是之后我都对I推荐的新室友人选持一种怀疑态度,果不其然,她说她又找了个同学想租G的房间,这次对方的男朋友一共只会来住15天……无语凝噎,自然是拒绝。就没有一个不带男朋友回家的女孩吗?但这次这事成了,打脸的竟是我自己。
就在我拒绝I的当天下午,同我在结构课组过队的美国同学M在WhatsApp上联系我,问I有没有告诉我们,她想租G的房间。我忽然高兴地跳了起来,原来M就是I说的那个同学!那自然是没有问题了。变脸变得这么快我都佩服自个儿,我甚至还主动当起了X的说客,向她打包票,M是个多么好的人,她男朋友就算来,也一定会尊重我们的习惯不打扰我们。X见我这么积极主动,便同意了,于是M成为了我们公寓里最后来的室友。
我可太喜欢M了,研一时,她因为签证的问题,即使开学数周,也无法来意大利。结构课当时要求,需要至少三个国家的同学组成小组,于是我、中国室友、两个意大利人和远在美国的她组成了五人团体,课后作业分为团队合作和个人作业,期末将以这些内容进行评分,得出最终成绩。那门课有种被带飞的感觉,意大利两女孩能力非常强,友善又充满个性,她们主动担任起统筹一切的领导者,并接下最难一部分的软件测算作业,课程快结束的时候,M才终于落地意大利,由于她前期远程不便参与我们的作业讨论,所以来之后,她积极着手我们后期的手工模型和3D模型制作,试图追赶上因她没来的那份团队任务量,于是M和意大利女孩们几乎包办了所有团体任务的工作,我和室友两个中国人,只要做好手上的个人作业即可。那时候意大利女孩被软件测算的结果搞得焦头烂额,于是让我们负责剩下的手工模型和文本制作的工作。在其他课上,我们都是不同的工作室,时间上比较难统一,有一天我结束另一门课姗姗来迟,到达M所在的学生公寓时,发现她不仅修补好了我们之前的模型,还重新做了一个异常精美的新模型。我当时很惭愧,觉得没帮上忙,可她一点都不计较这些得失,和我去了一趟超市,买了缺少的模型材料,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收尾,便完成了。
由于我们两个中国人在后期的团体作业参与感很低,不敢奢求最终考试的时候分享她们做的团队成果,但她们根本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给我们每人都分配了一段讲演词,这门课我拿到了满分的成绩。我一直非常感谢她们的帮助,所以当我听闻M想来我们公寓时,便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她是一个非常棒的人!
M是拉丁裔美国人,她留着黑色的中长发,带着眼镜,展现出一种知性优美成熟的大女人风范。第一年的时候,她住在皮村的学生公寓。这个公寓是皮村多个大学联合推出的学生公寓,紧闭的公寓大门和名字都没有的大片黄色墙面,让路过这条巷子的人都不知道这还有个学生公寓。奇特的是,皮村的中国留学生都很默契,丝毫没有考虑过要找学生公寓。只有一位骨骼清奇,特立独行的同学,只申请了学生公寓,且成功了,于是他便成为了我们两届这一百多个中国留学生中,唯一住在学生公寓里的中国人。
学生公寓的安防等级很高,第一年的时候,公寓管理员允许外人来访,只需查看一下学生证,登记基本信息就行。可后来疫情又猛烈爆发了一次,公寓数人感染,便不允许他人访问。第二年,因为太多学生抗议,公寓管理人便允许每个学生每日只可有一位访客,且不能留宿。
我第一次去学生公寓时,便羡慕不已住在里面的人。首先公寓只需要380欧的租金,包所有的水电气和管理费。公寓的布局有两个单间共享一个卫生间,或是一个单间拥有独立卫生间的房间类型。共享厨房里是电子炉,那位唯一入住的中国同学常抱怨火太小,做不出好菜,所以每当我们聚会时,他总提着一堆食材,到别人家做,体会燃气灶的短暂快乐。公寓的冰箱也很独特,每个人拥有一个配备独立钥匙的30*30厘米的格子冷藏冰箱,凑成一排铁柜体。中国同学时常抱怨冰箱太小,买不了大瓶可乐冷藏,也买不了冰淇淋冷冻。他们的房间像酒店一样,需要刷卡进入,无论是M的房间还是中国同学的房间,都是相同的6平米私人房间,外加一个同隔壁共享的6平米卫生间。整栋楼只能住大概40个人的样子,入住公寓的资格,在几个学校之间有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在各自学校官网申请后,按照预约顺序排队,申请晚的人往往需要等上数月才会有空房间。学生公寓除了房间,共享厨房和餐厅,还配备了食堂、健身房、自习室、观影室等公共空间,最重要的是,公寓有中央空调!!
我必须要补充一下意大利没有空调这件事,在意大利,买空调,空调安装都是一项收费昂贵的事情。除开公共场所有空调以外,大部分的出租公寓连个空调预留孔都没有,所以夏天我们只能靠风扇和心静自然凉的毅力来度过。何况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夏日的冷气也不像国内那样猛烈,往往给的是个浅尝辄止的度——不让你流汗就行。有的公寓会有空调,全屋有且只有一个,一个夏天开下来,电费惊人。只有学生公寓,常年中央空调控制,且温度舒适。M之所以要从这么舒适的公寓里搬出来,有两点原因,第一是新一年的合同中,公寓租金涨价到430欧一个月了,其次她希望毕业前,男友和妈妈从美国来欧洲看她时,能有个临时歇脚的地,而学生公寓明令禁止他人留宿,所以她不得己只能搬家了。
她是我的第二代英语陪练,地道的Native speaker,我享受和她聊天。我们有很多的共同话题,常常能聊一两个小时,说很多八卦,聊不同的看法,也会交换很多自己的爱好和习性。她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但和中国有不少渊源,她的亲哥哥曾来中国的复旦大学交换,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并在中国收获了一段良缘。这次意大利的研究生是她的第二个硕士,修读第一个硕士时,她也有过别的中国室友,所以中国对于她来说有种熟悉和亲切感。我和她的相处过程中,也丝毫没有因为文化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许多中式迂回和含蓄的方式她也完全能懂,自洽相处到我们好像没有国籍障碍。
我最喜欢她的点,是我们三观惊人的一致,她知道中国女生可能不太喜欢和陌生男人住在一个公寓,所以他男朋友来的时候,他们一直很注意分寸,且因为他男友来时,她突发感染了新冠,所以两人几乎不出房间门,去厨房做饭后,她男友也总是将那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尽量不打扰同住者。
有天我发现平时都很开心的她有些沮丧,便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她本打算和另外三个印度同学去罗马旅游,火车通票都买好了,但她因为工作室的事情太多,没法参与订住宿的讨论,等到快出行时,才发现几位印度同学压根没有订住宿。以至于临到头,能订上的房源都贵得离谱,于是印度同学提议用一款可以免费住宿的软件找房。这种免费住宿的软件一般是由当地人提供房源给背包客的,往往有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她们找的第一个房,房主是位男士,可以为她们四人提供一个可住三人的房间,剩下的一个人则和他睡一个房间,我听完都呆滞住了。第二个房的主人还是一位男士,不仅能提供两间空房,甚至可以去火车站接她们,并全天陪伴出行。不管是不是我狭隘的臆测,我觉得这两个房都住不得!她也是这么觉得,但另外三位印度女生觉得没问题,于是最后她只能放弃和她们一块旅行。而那张火车通票不能退,为了不浪费,她独自去了周边的城市逛了逛,当天往返。
我们有着相同的影视品味,她安利我一部她最爱的动画片叫《青春变形记》,我们会突然发现对方在不同平台追同一部美剧。她不会对我推荐的皮蛋和螺蛳粉当场呕吐,但总委婉表示不能再吃第二口。她喜欢吃甜食,常常做巧克力蛋糕分享给我,每当我给她分享冰淇淋或者水果的时候,她都会露出熠熠生辉的笑容。她也非常馋我做的中餐,之前住学生公寓的时候,她就时常观看中国同学做饭,常惊叹中餐怎么能这么香?她喜欢吃Sushi,我就给她推荐了几个村里我最喜欢的店,有次给她做了寿司卷,立刻就被吃光了。她总是会赞美人,用冒着气泡的慵懒嗓音说你好,问近况,非常友善,和她聊天总会让人感到放松,她仿佛有着掌控一切的定力,这种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所以我也时常并不含蓄地表达着我对她的喜欢。
她会西语,而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往往能互通,所以自G走了后,她就是我的意大利语翻译者。G走后五个月,WIFI一直没有关闭,我只能抓上M一同前往当地的网络公司,充当翻译。自从有了她,当房东来公寓收租,终于不用抓耳挠腮说比较冗长的英语,往往会说给M听后,由她为我们翻译。我还记得房东最后一次收租,询问我们的毕业分数,M很优秀,自然是满分毕业,而我距离满分还差三分。然后房东笑呵呵地夸我们,说他当年毕业只有103(/110)。之后M还替我向房东翻译了很多,有关我离开前,退租的一些细节上的事情。
不知道是不是太优秀的人,往往记忆都不太好,M的记忆力,确实让我心惊胆颤了。最常发生的两件事:有次我晚上回来,因为太累了就直接回了房间。那时候我确定只有我俩在家里,回来后,也一直没听见她从自己的房间出来过。三小时后,我忽然想到去检查一下冰箱的食材,以确认明早去超市的采买清单。然后猛然惊觉,炉灶上,最小的那个炉子上的火,一直没有关!!再就是,有时我半夜起床上厕所,会发现厨房、卫生间或门厅的灯没关,甚至一睡到天亮,早早起床,发现门厅的灯开了一整夜……之后经过了多方举证,以及我偶然的发现,侦破了罪魁祸首就是M。只是直到我离开,也没和她说过这些事。因为每当我和她聊天时,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根本无法在脑海里出现,我们有更广阔的题材需要去探讨。
当我们聊到自己的家庭时:她有个哥哥和姐姐,姐姐在法国学习和工作,并定居在那里,所以她时常去巴黎,对法国非常熟悉,能讲一点法语。在我去法国旅游,正闹大罢工的那段时间,她为我提供了不少的有用信息。她的哥哥在中国留学后,就回到了美国工作。而我是独生子女,很羡慕她有兄弟姐妹,但即使如此,我们也有共同点,即我们都有一位严苛的父亲,甚至有过一些相似的经历,了解到父母的处理方式是如此相似,让我惊讶于原来不止中式父母会这样啊。不过我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她理性大度,而我固执小气。我时常轻易立显自己的愤怒,按照朋友对我的评价,即爱憎分明,不太懂得掩藏。她则告诉我,其实她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淡定,以前也是个很情绪化的人,只是现在没什么事能让她暴怒而已,我属实难以想象她生气的样子。
似乎欧美人,都认为毕业仪式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家人往往也会来参加孩子的毕业礼。她告诉我她的家人参加过哥哥和姐姐的毕业典礼,却从没来过她的,所以这次,她妈妈为了填补遗憾,不远千里一定要赶来意大利为她庆祝。我一直认为她那么好,那么有礼貌,她妈妈一定是位非常有修养的女士,事实上,果真如此!她妈妈是某个大学的教授,为了赶上她的毕业典礼,提前请假了一周从美国飞来,同来的还有她的表姐。
表姐来的当天就送了我一瓶香槟和一袋巧克力,因为她们知道中国父母可能不太方便乘坐超14小时的航班前来,所以想替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庆祝。在意大利,答辩当日出成绩,出成绩的时候,毕业证发下来,也就是毕业典礼了。意大利的毕业时段有好几个,7月、10月、12月和来年的4月,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情况选择,我和M是极少数选择最早毕业的人。那天毕业的人不多,但是M的妈妈,代替了我们的妈妈,给每个中国毕业留学生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当时非常感动。
还记得临近毕业前,我俩在家赶着毕设,相互交流着毕业细节上的信息,因为从当年1月找到导师到毕业前,只有5个月的时间。期间每人还有一门大设计课和两门繁琐的选修课,完成所有这些课程的同时,还要挤出时间把超100页的毕业论文和设计做完,是一件非常极限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中国同学,会选择时间更充裕一点的10月份毕业,而其他亚洲国家的同学和意大利本地人都偏爱10月或者12月毕业。
5月末是我的生日,那几天忙到我精神萎靡,每天都深陷能否准时毕业的焦虑中,生日当天还是我大设计课的考试前两天,所有事情都堆在了一块,让我没有精力邀请好友一同庆祝。可是真到了生日当天,还是觉得做完了考试讲演文本的自己,如果真的没点仪式感,有点可怜。所以当天晚上,我偷偷做了一份烤猪排,一份黑胡椒虾仁炒蛋,一份凉拌土豆,又买了个小蛋糕(我吃得可真多啊……),避开室友的吃饭时间,准备偷偷给自己过生日。千算万算,我正大快朵颐第二块猪排的时候,M竟然来到了厨房,我尴尬地看着她,觉得眼前的餐点有点太过丰富,不好解释。知道她是来做晚饭的,肚子绝对空着,又不想大张旗鼓,便开诚布公告诉她,今天其实是我的生日,本来只想自己偷偷过,但如果她能陪我一起,我会很开心。她非常惊讶,因为我和她的亲哥哥是同一天生日。她有些兴奋,悄声告诉我等一下,然后回房间找出一个做模型时用的打火机,和不知从哪拿来的蜡烛,帮我插在我的小蛋糕上,我俩做贼似得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分享了我的生日晚餐,这可真是个奇妙的生日庆祝会啊。
我们有了共同小秘密,关系似乎更紧密一些了,我会直言告诉她我的很多真实感受,我们的话匣子就更宽广了。记得提交论文截止日前夕,我们都在疯狂赶图中。那晚熬到了凌晨两三点,她虽然早做完了当日的工作,但还是陪着我,直到我做完了模型。夜晚的绿道在静谧的环境下只有蝉鸣,明明是炙热的要死的夏天,清风却吹进我们的窗,在这个夜晚,明晃晃的灯光笼罩着两个并肩作战的异国女孩,让我一直为这份画面而动容。
之前我们厨房的黑板纸,一直都写着上一代室友留下的KEEP CALM AND ENJOY DIFFERENCES /保持冷静以及享受差异。当M来后,有天那上面画了猫咪、米老鼠和章鱼,带着眼镜的章鱼代表了她,我画了一只熊猫代表我,X画了一只鱼代表她……直到前天,我管X要来照片,距离我毕业后的半年,那上面也还是这些小动物们。

#人气创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