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书
常听人说以古喻今,也就是说我们在意的事情,很多古人都发生过,并且有记录,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看的书。
我小时候是很爱看书的,比如小学时,我爱看故事会,那时候故事会只有邮政书店才有卖的,每次问爸妈要上钱就会去买。
爸妈不怎么给我零花钱,主要是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买书这事还是可以有很大的商量余地。
后来,我爱看爸爸书柜里的书,我爸是搞群众文化的,所以家里有很多民间故事传说,都是我们当地的,比如有尧都民间故事,霍州民间故事等等,所谓的民间故事其实就是作者将口口相传的传说加工后编撰,因为这些书有大量描述鬼怪的内容,所以导致我小时候特别怕一个人上厕所,对,就是厕所就在自己家院里,但是需要爸爸妈妈在房间门口站着我要唱着各种歌才敢去。
上了初中后,自己的社交圈大了,去同学家看到一些奇闻逸事的书会借来看,到现在还有一本没还的,比如有个外国有钱人喝羊奶被奶里的羊毛呛死了之类的事,特别爱看。
姐姐结婚后生了孩子搬到了厂区俱乐部附近住,俱乐部那边有一个哥哥,会推着一辆三轮车,里面全部都是漫画书,有机器猫,侠探寒羽良等漫画书,一毛钱一本,看姐姐是次要,每周去看漫画书才是正经事。
有一次去邻居家在一本破烂的杂志里看到了跳舞的人这个故事,自此开启了侦探小说的全新篇章。
15岁去外地上学,同学们有的比我大一些,他们特别爱看言情小说,我不是很爱看。我会拿出生活费买青年文摘读者知音,其中知音里的故事都好狗血啊,那时候我还是去邮局书店买书。
再到后来便宜书猖獗,对于我这种没几个钱的穷学生来说,有的看就不错了,我买的第一本便宜书福尔摩斯探案集就一本,特别厚,字体特别小,视若珍宝,看过好多次。
后来开始喜欢金庸,书里的武侠世界可比电视剧要更加精彩,同时便宜买了全部的一套。
这时候青春懵懂,开始阅读世界名著等,对忠贞对于爱情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定义和理解。
毕业后上班了,一次在一个杂志里看到一篇科幻故事,打开了我的想象之门,科幻故事杂志我购买了好多年。
接着我开始喜欢逛二手书摊,对于其他的不感兴趣,看到机器猫漫画中国漫画必买,机器猫后来在我妈的庇护下乘我不在都给了我外甥。漫画啥的都在,每年都会看。
后来我来北京上班了,刚来北京时租住在一个6平米的小隔间里,下班后我会去欧尚超市,里面的书店我采购了完整的一套阿加莎系列,相比较福尔摩斯,阿加莎系列的可读性于我并不高,也许那时候去细细品味的时间少了。
因为北漂还因为个子低,我喜欢上了高木直子,跟着买了好多年,后来也就不爱看了。
再后来,我不怎么看书了,三体买了十年,也就是在去年看完了第一本,对科幻类的已经无果。
要说对我影响很大的书有哪些,其实挺多,书籍的确会改变我的看法和认知。
这里,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大伯,我上班时他告诉我要懂得抱粗腿。不由得想起了我爸,他告诉我要找身体好的脑子好的。
他们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如何去选择职业和男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