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点 |《闇No.8》读后感
老实说,最近——或者说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笔者的状态都不是很好。无论是学习创作,亦或是阅读游戏这些方面,都没法专注于其中。因而,就连无盐城老师惠赠的社刊都没能第一时间拜读,实在愧疚。
于今日,笔者再度失眠,才总算仓促读完。一边读着其他同好们的作品和感想,一边困窘于自己糟糕的状态中,笔者诚然有些不敢动笔。再过不久,笔者也要迎来毕业,甚至于在未来的某日,笔者或许业已退坑许久,不知道那时的笔者为了给自己告别,又能写出怎样的作品作结呢?
不过,即便笔者自己还没想明白很多事情,但有些话语是必然且一定可以言说的——祝愿北京大学推理协会在日后越办越好,祝愿每一位对推理抱有热忱的同好都能享受到其独有的浪漫与魅力之处!
闲话聊罢,下为笔者个人胡乱敲打出来的一二评价,如有失言之处,还望海涵。
================================
密室环-无盐城
光看盐师的首作,笔者觉得其基本功方面还是相当扎实的。虽然细扣其中行为逻辑的话,就恰如作者后记中所言那般,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仅仅是首作就能想出这样的点子,并能七七八八撑起表达,在笔者看来也是有水平的程度。以及,密室环这个想法真的很不错。老实说在第一眼看到盐师的概述时,脑海里难得蹦出了些许新的想法。希望未来能写出来。
黑风岭-亚戈
武侠推理笔者读得不多——好吧,话是这么说,实际上就是基本没读过几篇的程度。一定程度上,笔者会把部分“武侠设定”归纳到“特殊设定”的范畴中去,此点想法受桃野雑派出道作影响。不过本篇倒不是如此。或者说,其完成度之高、角色之博弈、诡计行使之踏实、作者文笔把控之到位是相当值得言说的点,颇有古典作品中的一二风味。后记中针对“白证人”的讨论和思考也值得考究。
幻囚之笼-风茫
这下麻烦了,没看过《盗梦空间》咋整啊——当然不影响,不过老实说,笔者是不喜欢这类型的诡计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本作一连用到了两个笔者观感较差的梗。不过有个点确实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何利用既定的观念或者常识性的想法,在异常的空间内制造出足够隐蔽且具有意外性的盲点呢。随后笔者联想到了之前打过的几部冬茜老师主笔的galgame,于是顺遂地想通了。(反向安利了属于是)
无味之物and不知之物-黎朗木
日常之谜挺好的——笔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蛮喜欢日常之谜的读者。笔者喜欢的日常之谜,或是能有足够设计过的谜团or推理,或是能承载足够情绪或者氛围的文字。某种意义上,作者两者兼具。通过对日常中偶然迸发的谜团进行合乎情理地推理,然后一步步推及至一个具有某种“分量”的可能是真相的“假说”。笔者喜欢这种调调,当然,最后是否需要证明便是纯看作者意愿的。因而,这类“站在事件边缘处眺望”的“佛系”侦探倒是意外地戳中了笔者的好球带。
湮证之火-流缪
嗯,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初尝写文的新人。就谜面和谜底而言看得出有想法。不过写成文章的话,还是尚欠火候的。不过笔者貌似也不是能如此批评的人。毕竟笔者目前投稿过去的“社联系列”短篇,也基本上就是小说框架下极力以“谜题”和“推理”填充,其余的部分纯粹用“私小说”偷懒过去了。(苦笑)
曾天文馆的崩溃-adiabatic
好好好,没想到能在这个社刊里读到SF电波系小说。恰好笔者也算是一个喜欢电波系的读者and玩家。正所谓,不电波无生活。电波文真好,看得就是一个这样的氛围和神神叨叨的强调,不明所以的推进,然后用这样一个“碰”的一下的解答收尾。很nice,咱就是说。
堕尸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Don Diego
本作应该算是设定系短篇。笔者记得自己初高中时候看过某部中短篇,其中部分表达和设定诠释跟本作较为类似。不过作者的个人印记在这里还是很显眼的,观感相当好。场景设置和真相揭露时刻的一抹荒诞色彩,绝对是作者让读者触及其表达的力证。翻了翻作者后记,然后默默地发现了自己早先听说过但因为是手残所以绝对不会去打的两款游戏,不由得有些心情微妙了起来。
帽子、薯条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密室-无盐城
为自己的毕业而献上的短篇,光是这一点,本作就已经颇具意义了。笔者一面感叹盐师真是顶级奎因厨和爱丽丝厨,一边默默翻完了这最后一篇原创作品。有时候,笔者也在思考自己对于这份喜好的热爱终究能走到哪一步。毫无疑问,当毕业到来之时,笔者也将面临跟现在大不相同的处境。更何况,笔者现在真是“巅峰期已过”的状态,越发觉得力不从心。不过,在读完本作后,比起推理比起奎因比起书本云云,笔者的第一反应确实是——“就此,终于要从密室中毕业了。”
这种实感传来的瞬间,窗外薄明的天空尽头响起了几声清脆的鸟啼。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