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
好像离开北京的这些年,每次回去,总是在清冷凛冽的冬日里。机场大巴驶过北京四环的时候,我恍惚觉得自己好像从没离开过这个城市,每一幕街景、每个地铁站都是如此熟悉。耳机里听到《一个人的北京》,想起北漂的那些年,还是会被其中的歌词和念白所触动。
下了苏州桥,进到阔别四年多的北理校园,都和读书的那些年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看着学校里那些年轻的学生面孔,会恍然感觉到岁月如梭,青春确实一去不返。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回来和北京的朋友们约饭,发现大家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危机感。如今的网易,好像已经不是我们当年毕业追梦的地方,而是被商业化和变现裹挟,可以轻易裁掉在这里付出了最好年华的员工。即使是侥幸留下了,也好像每天都朝不保夕。经济大环境的恶化,各行各业的不景气,让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无处可逃,无论是在媒体还是金融。但即使是逃离互联网,上岸国企的闺蜜,也面临着各种人际关系的不如意。还没来得及真正的做到“三十而立”,中年危机似乎已经提前到来了。那些让我在离开北京的日子里时常怀念的,意气风发的青春和理想,至情至性的欢笑和泪水,似乎已经永远成为回忆了。
而唯一不变的,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安慰我的,是和老朋友们重聚的温暖。来上海的这些年,总觉得结交的大多都是很浅的关系,看似在各种群里聊得风生水起,真正兴趣相投、能说几句真心话的朋友寥寥无几。但在这些老朋友面前,我永远可以表达最真实的想法,永远有人接住你的负面情绪,永远能够感受到理解和共鸣,这大概就是岁月磨砺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吧。
最后是坐卧铺回上海的。我坐在夜晚的火车上,望着窗外一幕幕苍凉的景象,好像听到北京在对我说,你不必回来看我了,好好过好在上海的生活。
31岁就这样到来了,一晃离开北京已经三载有余。有时候还是会想如果自己当时没有离开,现在会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弹指一挥间,得失寸心知,或许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