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欧如何利用当地的实惠和优势?
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在美国读的博士和工作,目前在欧洲工作。
在哪儿都可以利用当地的实惠和优势(take advantage of)。
在美国就多接触多元文化和人群,多去看看自然风光,以及参加各种免费活动,买经常打折的运动鞋。
在欧洲就多去预约免费医疗看医生(一般要等很久),多去看看欧洲历史文化艺术。
在国内就多去吃便宜的好吃的,享受便捷低价的公共交通到处去玩,去各个诊所医院及时便宜地处理各种小问题(不用排队),买各种便宜质量还不错的小电子产品(欧洲很贵),看便宜的电影(在欧美要花三倍以上的票价)。
在外待的越久,越对比国内外,也越能发现国内的好和发展得快。
在欧美看很多次医生都没解决的颈椎病痛问题,最近回国看了一次中医,开了药吃第二天就好很多了,原来根源在于睡眠问题。这还是老中医经验丰富和找对问题了。以前看到报道,中国医生一天的接诊人数比欧美一周的都多。所以经验肯定丰富。
欧洲看到的音响耳机真贵,JBL音响倒是很好看,但价格不便宜音效也不算很好。回国看到名创优品的耳机音箱,真便宜,音效还比较好,所以买了音响和耳机带过来用。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国内服饰发展,的确进步很大。
波司登这个品牌,羽绒服设计真不错,比较漂亮,几款都想买。而且卖的有一千到三千的了,价格档次高低都有。但打折也多。
去年回国看安踏,三百多的鞋真好看,买了一双好看又舒服,还买了一个背包也是三百多,商务款,好看,防雨效果不错,大雨会漏一些,空间大,还有电脑夹层,用了一年很不错。觉得这个价格真划算,耐克都没看到这样的包,也买不到这个价格的。
问题也有,我买的安踏的鞋,后来在耐克店里看到几乎一样的鞋,这几天又在耐克和阿迪三叶草看到了一些类似的设计,搜了下,应该是安踏“借鉴模仿”了大牌设计。这也解释了,价格低的一个原因,因为设计费可以很低了。耐克折扣店(outlet)的鞋比安踏原价鞋贵一点。
在欧洲看的衣服牛仔裤一般都几百上千。
回国后买了Lee的牛仔裤七百。
之后去优衣库,哇,才一两百的衬衣和裤子,而且还挺好看的。
高兴的买了后,出门左转,然后就看到一个地摊老板穿的同样的衬衣。。。
国内太容易撞衫了。
还好,我这回欧洲穿撞衫概率就小了。
买牛仔裤最便宜的还是美国,打折很多,李维斯也是,便宜的时候,二十美元一条。美国运动品牌折扣也多,我买的阿迪达斯高邦板鞋,outlet买的二十美元,天啦。太便宜了。
不知道国内公共图书馆现在发展如何。
在我所居住过的美国和欧洲的区域公共图书馆做得好的地方:
有一个温馨感,图书管理员很友好,很亲切,爱帮助,这样在这里借书看书或者借会议室开会都行,或者找个沙发休息都行。
在美国,我去小区旁边的公共图书馆借的多的是蓝光电影光盘,这些都免费。拿回家发现电脑放不了,PS4倒可以放,就看了不少高清蓝光电影。
在欧洲这里,我发现公共图书馆有很多游戏光碟,免费借。
恰好遇到黑五折扣季,我就收入了一个PS5游戏机。
然后就借了4个PS5游戏光盘和一本书,之后又借了3个PS4游戏光盘。在家里玩。而且一借就是一个月,还可以续借。还可以在网上预约想玩的游戏。
PS贵的不是游戏机,而是游戏光碟,十个左右就够你买一个新的游戏机了。
所以也挺好玩儿。
问了图书管理员,区域公共图书馆的运营资金来自于当地居民的税收,所以本身也不是免费的,而每个居民都有贡献。
另外,公共图书馆里没有的东西,你可以在国家资源库里查,然后申请运送到该图书馆去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