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底12月初去了一趟泸沽湖,因为听说那是泸沽湖最美的时候。来,先放个视频。(豆瓣上不折腾了,放视频太麻烦,要看视频的去我的微信公众号吧:xiyingji35)秉承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去之前几乎就没有查怎么玩,只订了来回的车票,前两晚的住宿,就出发了。这么不上心,以至于差点没订到去西昌的火车票,等我想起要订去程的车票时,才发现之前了解到的信息早就过时了,本以为有成都到泸沽湖的直通车,结果这班车估计没运行多长时间,就因为乘客太少悲惨停运了,或者这车只在旺季开放,冬天游客太少,根本没必要开。成都到西昌的高铁很方便,车程三小时,而西昌到泸沽湖的汽车太折磨人,千万别相信订票网站的信息,上面的预估时间是4小时。路况并不差,但一路都是山路十八弯,再遇上小小堵一下车,我们坐了整整七小时!到客栈时,天早黑了,虽然旁边就是泸沽湖,黑暗中却不见其真容。那天的月亮倒是很明亮,满月。直到躺下歇息,都还没想定好第二天到底怎么玩,如果要包车环湖一周,也想选一个好天气,于是把决定留到明天看天气再说吧。这种时候,千万别去征求小艾的意见,对于行程如何安排,她是一问三不知,她的主要职责是搬运工、保镖、外联。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就起床了,微微天光,泛着红,预示着今天是大好晴天。于是,6点过,我给客栈老板发了条微信,请他帮我们联系一下包车,最好8点钟就能出发。并不想吵醒老板的美梦,他什么时候看到就什么时候安排吧,顺其自然。客栈距离四川情人滩一公里多,我们决定往那个方向走,边走边等待太阳升起。当太阳从山后露脸时,那金色的万丈光芒射得眼睛几乎睁不开,整个世界被金光笼罩,太闪耀了,太美了。晨雾是冬季的泸沽湖的特色,薄薄的一层漂浮在湖面上,宛如仙境。
晨雾是冬季的泸沽湖的特色,薄薄的一层漂浮在湖面上,宛如仙境。
一路行走,常常能看到金黄色的树,有些是柳树,有些应该是白蜡,但我也不确定。
还没到情人滩,包车师傅就赶上了我们。四川情人滩和云南情人滩那边类似,也有不少海鸥,不过从数量上看还是云南那边更多一些。
我们跟师傅说,想吃羊肉米线,师傅就把我们带到了泸沽湖镇上最好吃的那家,美味极了,咸淡适宜,价格还便宜,小碗12,说是小碗,其实份量并不少,这家有多好吃呢,短短几天时间,我们也就去了三次吧,每次不仅把米线和羊肉吃得干干净净,还汤都不剩!图片中是另外加了10元羊肉的,不过就算不另加料,羊肉也不少。强烈推荐这家羊肉米线!就是下图这家“老字号清汤羊肉馆”
到了 草海,司机让我们步行穿过走婚桥,他把车开到桥那头去等我们。结果我们走错路了,虽然我知道泸沽湖有走婚桥,但并不知道到底长什么样,所以误走了一条长长的栈道,让司机等了好久。其实栈道两旁的风景挺好,草海在这个季节是金黄色的,而且一路几乎都没有遇到其他游客,安静舒服。后来倒回去,过了一趟走婚桥,说到这座桥的来历就不得不先讲讲摩梭人的走婚习俗。摩梭人属于母系社会,至今还保留着走婚这种独特的婚姻形式,“男不娶、女不嫁,男访女家,夜合晨分”。“摩梭人有走婚关系的男女彼此称为‘阿夏’。建立走婚关系的男女双方,各自居住在母亲家,分属于两个家庭,通常是男子夜间到女子家里访宿,次日拂晓返回自己的母亲家,与母亲家成员一起生产和生活。摩梭女子到了走婚的年龄(13岁),会在花楼上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花房,男女双方有意,便可自主决定,经过交换礼物,男女便成了‘阿夏’情侣,之后,男子便可到女方处留宿,房宿居住中所生子女,属于女方,由女方负责抚养,男子无抚养、教育其子女的义务。如果双方不愿意继续维持‘阿夏’关系,可由双方协商自由解除。”(百度百科)走婚制虽说古老,但它在某方面却非常高级,一般的婚姻都会考虑双方家庭的经济因素,而走婚制是不考虑这点的,这种关系几乎只建立在双方的情感上,一旦感情破裂,关系不复存在。而走婚桥的建造是因为一对相爱的“阿夏”,分别住在草海两岸,男方每晚需要划船去见女方,非常辛苦,于是女方动员族人修建了这座桥。走婚桥也就成了摩梭人爱情的美好象征。我们在草海买苹果干的时候(顺便推荐一下,泸沽湖的苹果干挺好吃的,酸甜味,是用当地的糖心苹果做的),卖苹果干的小姑娘是摩梭人,说如今摩梭人结婚和走婚的大概一半一半吧。她还提到,云南摩梭人被归为纳西族,四川摩梭人被归为蒙古族。后来遇到一个姐姐,聊天时说起她住的客栈老板,摩梭人,走婚,她就问别人你现在还会不会去爬花楼?老板白她一眼,说道: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下图就是走婚桥,但这个是新桥,老桥已经年久失修,弃用了。
我们整整绕了一圈湖,大概有多70公里吧。到了一些景点,师傅会停下来让我们去拍拍照,逛逛,如果路上遇见哪儿景色好,我也会请他停靠一下。
云南情人滩挺漂亮的,海鸥很多。
这棵红色的树姿态舒展,呈伞状,特别美。
在观景台远眺里格半岛。
结果又走错路了,我也是服了。最后怎么下去的呢?走了一条土路,连滚带爬,粘了一身的枯叶。正确的路就是沿着栈道走,会经过两棵特别美的黄色的树,左拐,沿湖就能到。因为当地政府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关停了里格半岛上的所有设施,现在上面只剩下几个当地村民坚守着自己的家。在这里,植物占领了客栈、餐馆,也许过很多年,也会有参天大树从建筑中生长出来,就像在吴哥看到的那样。这种树到底叫什么名字呢?白蜡?有没有谁知道?
最后一站是大悲海螺经堂,再走几步,可以到杨二车娜姆的博物馆。
我们住的客栈外种了不少多肉植物,棵棵都成精,别人家的绿珊瑚(左边那个)长得整整齐齐,也不徒长,我自己种的徒长得厉害,张牙舞爪,我都想抛弃掉它了
日落余晖。
第二天日出被厚厚的云层挡住了,依旧有晨雾。这个长满树的湖心岛就在客栈对面,一拉开窗帘就能看见。
在 重庆艺源 住了两晚后,我们搬到洛洼码头的 湖边小筑 住,因为那边坐船会更方便,而且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色。
这边看到的湖色又不一样,各种色调的蓝,看上去像海。
这一天主要是徒步去女神湾,据说那里的日落特别美,从洛洼码头出发来回差不多10公里。
走着走着就能看到王妃岛,后来第二天清晨坐船还上岛瞧了瞧。
一路都是修得挺好的栈道。
到了一处观景台,就可以看见女神湾。
这就是女神湾,想不到这里的游客还挺多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坐着旅行社大巴过来。
差不多快六点,太阳躲到山后,我们开始往回走。
小艾超级不喜欢走路,来的中途我们分道扬镳,我一个人走前面,她在后面慢腾腾跟着,后来偷懒,还找了条捷径,从山上连滚带爬,直接到了女神湾,结果比我还先到。看着天快黑了,我们决定走小路。最后半小时,天完全黑了,微弱的手机电筒只能照亮眼前的一小片地儿,一路上未见其他行人,身旁的山黑黢黢的,影影绰绰的树丛,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冒出什么野生动物。我心里面有点怕怕的,不过有小艾这个胆大鬼在,恐惧便减轻了几分。后来我开始播放音乐,把声音放到最大,不是说野生动物其实更怕人,只要你弄出动静,它们就不会主动靠过来。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在洛洼码头坐船,天色还早,没有其他游客,我们俩相当于是包船游。这里明码标价,选定路线,按人头算钱。我们走的第三条线,因为客栈老板说,雾在草海更浓一些,后来确实印证了他的话。那天晚些时候,徒步去泸沽湖镇,距离洛洼北码头不远,还有一个五支落码头,感觉从那个地方乘船也很不错,因为有相当一段距离都穿梭在芦苇丛中。为了防止村民们恶性竞争,公平起见,村上把每个家庭的船都编了号,按照号码顺序出船,如果轮到你家,你说没空去划船,还会受罚。小船荡荡悠悠,只听得到浆拨动湖水的哗哗声。太阳还未升起,把云染成了橙红色。
后来小艾拿着面包喂海鸥,飞来了一大群,叽叽喳喳的,十分吵闹。
我喜欢走路,小艾喜欢吃。我说,我们今天就走路到泸沽湖镇,去吃羊肉米线。小艾为了吃,把这单边七公里耐心走下来了。下图就是五支落码头。
小牛的睫毛好长,特别可爱。
前一天走了十多公里,这天又走了七公里,回程实在有点走不动了,镇上不少共享电瓶车,于是骑了一辆回客栈。那速度很感人,超级慢,特别是上坡路,跟蜗牛爬似的,不过即使这样,它还是努力爬了上去,没有开倒车。四川摩梭人信仰苯教,苯教结合了很多藏传佛教的东西,所以看上去和藏传佛教特别像。不过,从表面看至少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转经的顺序,藏传佛教是顺时针,苯教是逆时针。太阳快落山时,摩梭人会绕着白塔持咒。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我还看见有信众在旁边的小山坡上焚香念经。他们的信仰是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最后一天,八点过我们就要离开,而这一天的日出是最美的,轻盈的晨雾弥漫整个湖面,仙境般。
刚看到太阳从山后露出脸,我就被小艾强行叫走了,“再不下来,车都走了!”,真是依依不舍啊!
再见啦,泸沽湖,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再去。下一次,能看见大片的水性杨花吗?这次只看见了零星几朵,半透明的,晶莹剔透,独特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