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4
昨天睡前就在想,我到底想要画什么。后来果然也有画面,具体来说是山和大片的平地。比较有趣的是山的边界线,好像放大的雪花或者珊瑚或者颜色浸透在粗纤维纸的那种纹理,颜色还有变化,是酱紫色渐变。但是大概是我不够专心,这是隐约地看到了山边界线的质地,其他部分并没有留下太深印象。
一下摘录《赵无极自传》中有关他艺术思考的部分。 我也蛮喜欢一些著名评论家的文章,会在完成他自述部分进行。这里面最吸引的部分,一方面是赵无极本人践行艺术的心路历程,尤其是中西方审美和表达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如何用语言去描绘和表达他抽象的绘画和意向,虽然语言无法完整、准确的进行描摹画面,但正如画面无法完整、准确地描摹画家的思维和内心,但仅仅是这个努力尝试留下的痕迹,文章和图画,都又形成了新的作品,经由这些符号又可以串联他人的感受。在录入过程中,其实已经可以使用更新的方法,比如扫描或者语音输入,可以节约不少时间,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计划打字录入,这样耗时更多,但是其实也是给自己的思考留白,节奏慢一点,但是自己的反应时间也更多一点。
“我一生致力于绘画,我心中的绘画“
“我的绘画以表现我的内心感受惟总之,我的创作须在许多年以后依然经得起我自己的检验,合乎我作为艺术家的责任和意识。“
“空间的扩张,色彩的融合,形体的运动组合,在我的忧郁中状即成大块空寂的白色,安详的蓝色,令人绝望的紫色和橘黄色。。。。我并不畏惧衰老和死亡,因为只要我还能运用画笔和颜料,其余的一一切变得毫不重要。我只希望还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我正在创作的这幅画,它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
“我极不喜欢再现自然,有些人在谈论我的绘画时把它看作风景,我便深感不被理解。“
“少年的我每天在湖边流连,从不厌倦。我被随着季节和时辰不断变化的大自然深深吸引,迷醉于水波的潋滟和水天之间光影的迷离。我会长久地等待空气掠过平静的水面,风吹动白云和枫树的叶子。在我的视象里,并没有白光映衬的竹叶,也没有精雕细琢的小桥,尽管它们确实存在;我要看的空间,空间的伸展与扭曲,还有一片树叶在水中极小的倒影中幻化出的无穷无尽的蓝色。
我总是自问;该怎样表现风?表现虚空?还有光,光的明亮感与纯粹感?我不想再现自然,而是将形状排列组合,使人从中看到平静水面上空气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