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书店巡礼
杭州书店巡礼
今年秋,刚到杭州去读书,也因为升学原因,突然放开了买了大半年的书,一点都不手软,下手很阔绰。本打算24年稍微收手,在新一年有所收敛,可是闲着没事,去外面逛,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就去书店转转,去书店不买书也不好,就干脆消费一些。像我这种附庸风雅的人,书店对我来说绝对算不上精神圣地,只是去转转,感受一下不同风格,顺便挑点书。杭州有不少书店,而且在杭州书展上的亮相,也是各有风采,所以就打算转遍各个书店,记录一下各买了什么书。
1⃣️第一个去的是延安路的王小波书店,看了一圈,买了一本李章斌的《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李章斌是南大的老师,也是我比较信任的诗歌评论家。王小波书店在跟市民的服务上好像蛮不错的,也有人在里面聊天喝咖啡,老板很好,送了我一张明信片。
2⃣️第二个去的好像是尤利西斯书店,这是离我最近的一个书店,就在蒋村,书店面积不大,选品很好,店主也很随和,提供建议的以后也很中肯。在书店坐着读了一篇黄锦树的《鱼骸》,这是王德威君几次提到的小说,读完之后惊觉其复杂和深邃,点燃了我非常想读一些好的小说的激动,近年来备考和作业,几乎没怎么读一些小说,然后买了这本集子《乌暗暝》,还有看到了王炜的《试论诗神》,是在国美的讲课实录,为什么不来我们学校啊!
3⃣️之后去了一个小书店,是小风光书店,店在一辆小小的车上,当时去的时候店里还停电了,车小小的,显得拥挤,但是店家却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陈列,是一对年轻人在经营,我最后拿了一本何伟的《江城》走,也是久负盛名,我却没读过,啊!我怎么读的那么少!
4⃣️12月份要回小镇的时候,我就去外面采购特产,想到要回去看老师,就在回来路上去了小蔡之前给我推荐的再见城市书店,在大运河站,正好是五号线的站点,回去的时候也就顺道过去,因为老师喜欢收旧书,那也卖旧书,我就去看了看。路还挺远,在小河直街处,走进去店主二人正在与人对谈,店主的布置很有旧上海的味道,一种怀旧的气氛,不仅卖旧书,还有一些衣物、唱片,我就看了一些旧书,想着老师会喜欢哪些,最后挑了一本前段时间读的唐湜的《新意度集》,唐湜,九叶派的批评家,袁可嘉则更像理论家,二人各司其职,还有斯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陈学昭,这位“劳动者是美丽的”,拿了她的《蔓草拾零》,付款的时候主动跟店主聊了天,他非常礼貌的听我聊了对张爱玲的喜悦,和购书的理由,然后就走了
5⃣️在圣诞节前夕,去往浙大之江校区寻找Jesus,归途发现,牡蛎书店就在附近,我就取道前往。牡蛎书店也小小的,但是店主很热情,书店的书不算多,但是店主跟我谈起诗歌,她比我读的多多了,因为我在找一些诗歌读物,就去询问,店主就兴致勃勃地提问我喜欢什么诗人,我支支吾吾说喜欢黄灿然,她说那喜欢黄灿然很正常,还问我喜欢什么外国诗人,我说喜欢格丽克,她说,哎那喜欢她的人好像不多哎,还给我推荐了默温的诗,店主说,店里会举行很多诗歌相关的活动,有机会可以来参加,那是求之不得的,还说跨年天目里的诗歌节,也说值得参加,只可惜要回家,并没有去。最后我挑了文德勒的《诗人的成年》,店主说,你喜欢诗歌肯定会读这个的,我心想是滴,还挑了钟晓阳的《哀伤纪》以及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短篇集《在城崎》。
6⃣️那次去西湖边玩的时候,顺便去了乌托邦书店,书店的slogan是:阅读之前,没有真相,听起来还挺霸气。乌托邦书店位置很好啊,就在西湖边,我觉得乌托邦书店最好的是打折,最后挑了一本刘立杆的诗集《尘埃博物馆》,还有钟晓阳的成名作《停车暂借问》,还有一本是因为听播客忽左忽右,正好是张大春老师那一期,他谈到自己的老师高阳,谈到高阳考证李商隐诗歌里的偷情,就买了一本《高阳说诗》,可以看看“野翰林”的说辞。
7⃣️最后一次去书店是前几天,外出时,就想着出来都出来了,就再去看看吧,也好了却心愿,就去了位于钱江世纪城的普通读者,取自伍尔夫的书名,普通读者是几家独立书店里最大的,空间很大,书也不少,最后拿了找了很久的《诗的九重门》,之前找了好几个书店,不是没有就是卖完了,还挑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是刘勃的注解讲说本,记得大学时读这本书,仔仔细细地将朱自清的线索梳理了一遍,誊抄在笔记本上,认可了张定浩老师说,朱自清的学术散文水准高于早年的美文之上的论断。现在此书成了初中必读,而且被教材变成了各种题目,心想真实辜负了朱自清先生的好文章。还带走了一本王敖的诗集《十二束绝句》,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在新一年里好好读读诗歌,也得为开题做准备啊,不研究诗歌可惜了了。
8⃣️最后要隆重推荐的是,我认为最好的书店,位于建国北路的以勒书房,这是我去的最多的书店,也是最心甘情愿地购书的地方。这是一家专卖关于基督教书籍的主内书店,至今在杭州已有20多年的历史,店主是非常好的基督徒,热情、真诚、分享福音,祝福这地。我之前去崇一堂听完道后,会去建国北路转车,第一次就是循着道找了过去,之后就会在散会后常去,跟店主变得也熟悉起来。第一次买了一本麦葛福的《信仰与信经》的小册子,回去路上在地铁上就开始看,异常的好读,清晰明白,还有很好理解的比喻,这才引出了第二次的回购,还带走了一本《清教徒之约》讲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第二次去的时候,就把麦葛福的另外几本小册子买回来了,分别是《永在至圣者》和《拿撒勒人Jesus》,其实应该有五本,国内只引进了三本,另外两本也是有着同样的特质,读就完了!直到在《拿》这本里读到了之前友邻曾转发的一段文字,才发现原来早就被那段文字感动过了。还补买了一本巴刻的《软弱之道》,这个书名翻译得好像意思是“通向软弱的道路”或者“软弱所蕴含的道理”,其实英文名是“Weakness is the way:life with Christ our strength ”,直译为:软弱是一条道路(或一种方式):与基督—我们的力量同在的生活,意思应该是(套用过一个流行的短语)将软弱作为一种方法,去接近我们的主基督耶稣。这应该是巴刻讲哥林多后书的四篇讲章的结集,来讨论软弱如何能指引我们寻求那真正的力量,不过这本书第一次买过了,感恩节聚会的时候送给了少丹,就来补买了。前些日子聚完会之后,就又去了一次,这次买了远藤周作的两部曲《沉默》和《深河》,这是日本最有名的天主教作家,之前看过电影《沉默》,读小说可能是另一种体验。还买了阿信弟兄写的《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阿信弟兄好像王怡牧师在讲道中常常提到,我推测应该是写这本书的这一位。还有c.s.路易斯的《四种爱》,还有一本《致青年加尔文主义者的信》,这本也是橡树的绝版书,讲改革宗思想的。
9⃣️最后再提一个十一月份的杭州书展。这是做書策划的,也是我第一次去参加书展,跟菲菲一起去的,最后也是大开眼界。书展在良渚大屋顶,我们从单向空间穿过去,预热了一下,然后进入书展,人很多,很拥挤,但是一个摊位一个摊位逛下来,发现了很多熟悉的出版机构,也有很多杭州本地的书店,以及一些小众的出版品牌,也是大饱眼福。
写了那么多,都快凑够一个九图了,可能下学期还会再去踩几个点,等所有的店都逛过了,就应该会祛魅了?还是不太兴奋了?可能还是继续读我的诗和小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