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的“不响”与“梦想”
夜深了,久坐桌前,夜色如一层薄纱,轻轻巧巧的泯灭了白日嘈杂,星光混合月色水银泻地般铺过窗台,叮叮咚咚的撒了满桌,台历的尾数悄悄更迭,又是新的一天了。
翻开稿纸,习惯性的写下日期,又划去,已经新年的第13天了,习惯的还是写下“2023”,每每此刻,总是对年轮更替分外感触,仿佛有一部分的自己依然停留在过去,未曾释怀。
时光恰如滚滚大江,涛涛向前,从不为任何事任何人停留,释怀与否,个体不足言道,也恰似人生,走到当下这个阶段,不敢回看,害怕向前,少年的横冲直撞,悄悄转为“瞻前顾后”的左右为难!
但,只能这样了吗?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风雨如晦,无常人生,日新月异的发展革新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苏轼的豁达,值得共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拥有一份“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定力,尤为重要。
2024开年的新起点,也许不需要仪式感的跨越,但闪动而来的数字,代表的是人生一个新的节点,现实里可以蔑视,精神上则需要重视,三省吾身的总结提高更不可或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讲:“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成长是一个接受平凡的过程,然而在平凡中仰望辉煌,是谁说成年人不可以拥有梦想呢?锲而不舍,坚定信心,相较于少年人,成年人无疑更富力量、更具眼光,也更理解实际,具备操作性和执行力,经验的积累更是无与伦比的财富。哪怕“法乎其上,得其中也”,总归胜过原地踏步。
大火的《繁花》里提到做生意讲究“不响”,成年人的世界也正是这样,努力工作,周全家人。诉诸笔端的责任与深情,挂在嘴上的所谓“死了都要爱”,终究是少年气,是属于小孩子的浪漫。而我们的“不响”,是于无声中努力,不见处周到,厚积薄发!倒不是小说情节里的一鸣惊人,而是给自己、给亲人的交代。
当然也可以躺平,个人的选择无关对错,人生本就多样,但我觉得努力后的竹篮打水与一开始的放弃,看似结果类同,其实不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从来我们登山,不是要征服哪座山,试问数千年来,山始终是山,矗立在那里,何曾被征服,是它看游人如织,看游人来往更迭,一年又一年,一波又一波。
努力但坦然,勤奋且笃行,做不到虚怀若谷,至少心胸开阔,眼睛望远,锚定方向,书写属于自己不遗憾的一页一年,一年一页!
从来我们不是要征服山,而是享受登山的过程,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人生的意义是小孩子和功成身退后的老人该考虑的事,处在其中不上不下的我们,是要如郑板桥的《竹石》所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