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读文献115期 打卡#17
现代技术给历史悠久的翻译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最直接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翻译实践当中。尤其是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兴起之后,机器翻译、机器辅助翻译、人机互译实现了飞跃,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翻译模式,在确保一定准确度的同时大幅提升翻译的效率,并催生了像译后编辑这类新生翻译岗位。
与此同时,语料库、键盘记录、眼动追踪的技术也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克服了传统翻译研究的弊端,使得翻译研究进一步迈向客观化、科学化。新技术还诞生了一系列过去不曾出现的新的翻译研究领域,如语料库批评翻译学、认知翻译研究等。
语料库翻译学通过将翻译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结合,系统地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除了传统的译学研究之外,语料库翻译学还涵盖翻译共性、翻译规范、译者风格、翻译语料库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认知过程分析采用实验、实证方法,运用新技术,收集并分析翻译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探索人类翻译活动中大脑的思维过程与双语转换的认知机制。当然,此类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方法还不完美,其研究数据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出译者思维活动还有待探索。
翻译具备的文化特征、政治特征等也为以语料库批评翻译学为代表的多元分析提供了基础。其将翻译理解为社会文化和政治行为,主要着眼于翻译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权利权力话语构建,拓展了翻译研究疆域。
我们还需要看到,新技术在为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全新思路和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课题,如翻译伦理关系受到冲击、翻译语言特征和译者风格研究不够深入、认知翻译学及神经翻译学等领域的先端技术尚有改进空间、翻译对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的机制有待厘清。
(第十章)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