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的“是”与“应该”的关系(粘贴自百度百科)
“是”与“应该”的关系
“是”的本质就是“事物的自然属性的肯定状态”,“应该”的本质就是“根据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价值事物的价值属性的肯定状态”。那么,“是”与“应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为此,必须通过研究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价值属性的事物(即生物化学能)来寻找答案。
1、生物化学能属于一种自然属性。生物化学能是一种能量,而能量是物质的自然属性。由于“是”的本质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的肯定状态,而生物化学能属于一种自然属性,因此,生物化学能的肯定状态可以用“是”来进行描述;由于“不是”的本质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的否定状态,而生物化学能属于一种自然属性,生物化学能的否定状态可以用“不是”来进行描述。
2、生物化学能属于最基本的价值属性。生物化学能是一种最基础的价值形式,所有的价值事物(包括价值属性、价值整体性、价值规律性和价值系统性)都是生物化学能的复杂表现形式,都是生物化学能的“函数”。由于生物化学能的肯定状态可以用“是”来进行描述,那么,所有价值事物的肯定状态都可以用“是”的函数来进行描述;由于生物化学能的肯定否定状态可以用“不是”来进行描述,所有价值事物的否定状态可以用“不是”的函数来进行描述。
3、“根据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价值属性取最大值。“根据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的价值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品质特性,相同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类主体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二是,人类主体为了实现最大的有序化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必须使所有事物的价值属性及其各种复杂的表现形式(包括价值整体性、价值规律性和价值系统性)实现最大值。
“应该”的本质是“根据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价值事物的价值属性的肯定状态”,其中,“价值事物的价值属性的肯定状态”可以用“是”的函数来进行描述,“根据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对“是”的函数取最大值。由此可得:
“是”与“应该”的关系是:“应该”是“是”的函数并取最大值。
通俗地讲,“应该”就是在众多的“是”中取一个最大的“是”。
“不应该”的本质是“根据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价值事物的价值属性的否定状态”,其中,“价值事物的价值属性的否定状态”可以用“不是”的函数来进行描述,“根据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对“不是”的函数取最大值。由此可得:
“不是”与“不应该”的关系是:“不应该”是“不是”的函数并取最大值。
通俗地讲,“不应该”就是在众多的“不是”中取一个最大的“不是”。 [2]
重要意义
播报
编辑
不难发现,休谟问题(即“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实际上集中反映了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集中反映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也集中反映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因此彻底解决休莫问题将会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
1、为社会科学全面走向自然科学铺平了道路。价值问题是社会科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价值理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休莫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人们从“事实”角度看“价值”,从能量角度定义价值,有利于实现价值理论的统一化、数学化和自然科学化,最终实现社会科学的统一化、数学化和自然科学化,从而为最终消除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歧义性和模糊性奠定基础。
2、把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了精神领域(特别是情感领域)。长期以来,休模问题把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彻底隔离开来,使唯心主义思想长期占据精神科学领域,学术界普遍认为:精神科学(如道德科学)与自然科学完全独立,价值判断只是一种主观意识、根本无法被科学确证;自然科学受普遍而必然的永恒自然规律制约,而精神科学的规则总是约定俗成的;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精神科学可以为人类所规划;自然科学强调的是一种说明,而精神科学主要强调理解,前者强调的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揭示,后者则讲究一种体验。休莫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复杂表现形式,精神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复杂表现形式,完全可以从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中推导出来,这就为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精神科学领域扫除了障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休谟问题至今尚未真正得到解决。
正因为“价值”是相对的,因人而异的,所以这一问题也永远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这一点已经在上一节中作出了论述。唯物主义者虽然想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精神领域,但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做到的。因为精神和物质,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主观,一个是客观。就如同怀疑论者经常使用的“桶中脑实验”(英国哲学家普南(Putnam)提出,有的版本也翻译为“缸中脑”)描述的那样。 [3]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其实完全只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这种判断和真实的“客观世界”是否一致,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虽然某些唯物主义者总喜欢用“无数次的实践”来证明主观与客观理论上最终能达到这种一致性,但实际上,“无数次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说这只是一种空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