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得享受误解才算是自恰吗?
【放弃寻求理解,一个人变强的开始|传播学告诉你,一切理解都是幻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G411r7Q7/?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68d3a945e8d4d71f4367d4db7620d112
我永远都做不到享受被他人误解,享受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自持上帝或是圣母的心态,不带任何情绪的同人戏耍。我做不到。但我不认为这是错的,这偏离了自洽。因为我做不到,我永远就是一个自我纠结心胸不广阔的俗人?凭什么?
视频的主干内容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存在真正的理解,所以不要奢求和所有人的对话都是完美的,被误解是常态,应当减少期望。也不需要在对话中屡次寻求自证,自我解释,也没太多必要。我是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的。
但是视频结尾就出现了我开头说的那些,我真的听不明白了。为什么要享受误解?是喜欢自虐还是喜欢自我pua?讨厌的东西就明明白白的讨厌,被误解不想解释,心里默默说句,“算了”就是了,这不就很开阔了吗?况且人与人的对话能进行下去,即便双方说的东西多少有偏差,但是能进行下去,说明两人的对话内容之间,是有最起码的共识的啊。我交朋友,当然是在一个三观差不多一致,兴趣爱好大部分重合的前提下与人交友的,这便是我同朋友之间的共识。在此之间,遇到各种事情我们持有不同的看法,互相讨论,汲取养分,我认为是非常有益的相处模式。我和朋友的思维模式不尽相同,经常有观点上的碰撞,但这同样是建立在我们是相似的人的前提上。所以思维不同和相似这两个东西是咋了不能共存?我内向的人就爱和内向的人做朋友,二次元就爱找二次元,你觉的我们的对话会无趣吗?我非得找现充,享受各种对话中被误解或者误解他人的过程才是有意思吗?抱团有罪?还是呆在舒适圈有罪?远离痛苦来源,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有罪?这些话是说给所有看了这个视频和自己一样产生了莫名焦虑的人。
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得到关心,有所回应,就又变成了所谓自证的陷阱了?自证自证,我真的受够这个词了。我就是喜欢自己所有的表达有所回应,我的创作有人认同,因为这就是会让我开心很久,并且成为我生活的动力。我喜欢但是我又不强求,这个给不到我的我就换个人,得不到回应不被看见我也不会停止自己的输出。我会稍显失落,心里又会默默盼望,但不会自暴自弃,以此停下自己的脚步,我还会尝试努力着让更多人看到自己,获得分享的喜悦,寻求相同磁场的安心。这不就是一个正常的心理需求吗?
你说古人常以山水为伴,对物诉衷肠,你觉得是那些大秀才大诗人爱这样吗?刘禹锡写了多少对景对物倾诉思想的诗词,可他睡不着的时候不还是会想着半夜敲张怀民家大门?
对人类有情感的需求不羞耻啊。不是遗世独立才是所有混沌的唯一正解,不是给自己的心建一道厚厚的蔽障才算是强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