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注 逍遥游 一
简述:逍遥游篇论述了大小之辨、逍遥之境。晋人郭象认为,大小虽殊,但无胜负;物任其性、大小得宜,即可逍遥。笔者认为,庄生心中的逍遥是流动、变化的。一个事物不会永恒的逍遥或不逍遥。短暂的逍遥容易达到,长久的逍遥则十分困难。从自身角度出发,做符合本心的事,可以逍遥。若一旦存有与外物比较/攀比的念头,则逍遥不再。如果内心刻意追求“逍遥”、追求“空”,则会更加偏离庄生心中的逍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前汉·律历志】太阴者,北方。北,伏也。
鱼:鱼者,虫之隐者也。意为滞溺之虫。
北冥之鱼,有“或跃在渊”之象。
化:《韵会》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小若木蠹,大如鲲,皆可羽化为蝶、鹏。鲲并非因为有图南之志而化,而是遵循万物生息规律而化。
鹏:郭庆藩等言“鹏”为古“凤”。凤,凌虚之物,飞向启明之方。【大戴礼】羽虫三百六十,凤凰为之长。
怒:奋也。
怒而飞:奋起而飞。鹏之体大,无法“决然而起”,只得竭尽全力,举击双翼,踉跄离水。乃不得以而为之,此刻,何以逍遥?
南:【前汉·律历志】太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南为启明之方。
海运:鹏之体大,非海无法承载运转鹏之躯体。
徙于南冥:有“弃暗向明”、“舍滞求进”、“志存高远、厚积薄发”之象。
天池:有仙界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