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极了,钱一分没有
义工旅行途中写了一段,发现草稿没有保存,现在挠着头皮从零开始。
是的,鄙人在25岁的尾巴来了一段义工旅行,目的地是广东东边的某个海岛。这个年纪对于义工旅行来说算高龄,义工旅行大部分是刚成年的大学生,对于工作过的社畜同志,打工换宿的概念稍显不实际。
本来想跑远一点,找一个省外的海岛,出于裸辞人预算考虑,还是留在了省内。当然后来发现这是错误的,广东海岛的物价并不划算。

不管怎样,我拖着24寸行李箱和扛着一个大包,在裸辞后的一周当上了岛民。
这是一家海岛上的精酿酒吧,酒吧自然少不了喝酒。上岛第二天,我被名为欢迎的酒精灌吐了,至此明白自己酒量为四瓶喜力不多不少。当时发誓再也不想闻到喜力的味道,然而一周后又喝上了,前一场喝的是欢迎,后一场喝的是前男友们。很快地,各自的故事都在啤酒泡里了

义工旅行除了目的地的风景,遇到的小伙伴也会成为旅途中的一道风景,影响着这段经历的体验。
首先是老板娘,典型的e人,靠近她就像靠近一个明亮的能量体,温暖身边的i人。当然啤酒当水喝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优点,饭桌起哄灌酒也不是好习惯。这家酒吧是老板娘和男友共同创业的,主打原厂进口精酿啤酒,物资稀缺的海岛上独一家,我也舔着脸皮蹭了一些酒,不限于精酿或者洋酒。
接着是店长,04年妹妹,一个月时间在被妹妹照顾着,实在惭愧。店长妹妹去年高考结束决定暂时不读书,开始旅居生活,从云南开始,中途和朋友来到这个海岛,在酒吧认识了老板娘,后面相熟被老板娘邀请过来做店长。后来听到店长妹妹谈到自己的经历,狗血程度值得报警(不开玩笑),听完也感觉到这个妹妹或许比自己成熟得多。

今年坐在办公室的时候,躁动万分,屡屡羡慕着自媒体上别人流动的自由生活。
6-7月经历了一段美好又无疾而终的关系,对这座城市突然感到很疲倦,对生活感到迷失。
辞职的念头从打开招聘APP,以及更新简历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此前辞职的念头更像抱怨工作的一种表现形式,今年的某一刻念头落地生根发芽,对于世界的客观现实而言不是一个恰当时刻,对于自己而言感到是时候了。
25岁,此前的我走到了现在,而现在的我又想走到哪,该走到哪?
长辈相继离世,很多生命中的事情正在不断迫近,明明感到可以不像上一辈那样活着,但是结合客观环境和自身能力确实看不到太多选择,到了直面自己平庸的时刻,却放不下以往的许多幻想。矛盾至极。
于是通过辞职的行为,完成对此前的我的一次灭亡,自杀式攻击行为,因为存款为负。


海岛有看不完的落日,看不完的星星,海浪声汹涌又恬静,世界广袤无垠,人类渺小又满怀欲望。
来到这里我好像暂时不用想太多,终日和酒吧小伙伴喝酒做饭,作息日夜颠倒,开心就把聊得来的客人拐回家一起玩儿,不开心就一起到海边晒太阳看落日,任阳光治愈身心。
日子变得很简单,而作为相应的代价,一切在城市里的便利或者娱乐,岛上少之又少:岛上没有电影院商场,只有一家肯德基(麦门信徒只能出岛),正经的独立咖啡店不多;打滴滴和的士只能在周末白天;全岛没有一个正经有用的红绿灯以及道路监控,而期间发生的小电驴事故也为此吃亏不少;最震惊的是,自驾进岛需要进岛费,包括本地人。
潮汕的美食根本吃不过来,恨不得自己长多十个胃,海鲜也吃不尽,沙滩贝壳也捡不完,唯一遗憾是天冷没有机会下海,海上鱼排也没有开门,以及如果小伙伴再多点就可以玩的更好啦。

这些日常确实是一个月前的自己无法想象的,此前还画了幅画,自己一半在办公室一半在海边,梦里都是海浪和阳光,睁眼却是乏善可陈的日复一日。
可是逃离终归是短暂的,一个月后从海的那边归来,我似乎经历了什么,又似乎只是大梦一场,打开家门,因一个月无人认真打理而毛躁的臭咪咪,以及被臭咪咪弄得乱哄哄的家,原封不动等着我。而翌日,我便马不停蹄投入到面试中,强迫自己重整状态,回归属于自己的现实世界。
义工小伙伴也曾邀请我多待一个月,但是一个月不多不少,大海和日落看够啦(怎么会呢!),沙发躺够啦,故事也听够啦(捡了不止一个T回家唠嗑),收拾收拾毫无留恋的爬回了大城市。
最近也汲汲营营面试了一段时间,对着不同的人说着同样的话,钻进地铁的人流再次融入到城市的生活。手机相册的每日推荐,还不断提醒着自己上个月的阳光沙滩,和小伙伴们的笑容,但每日通知都是各种招聘app的通知,把自己从海边拽回到现实中。
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确实破而后立,推着自己重新启程。虽然从目前的每一次选择来看,最初的动机都是对眼前生活的厌倦,而后给自己的解释都是跳出舒适圈,但是不跳出来我永远看不到外面还有什么选择。

25岁这年,裸辞,义工旅行,接着入职新公司,勇往直前且马不停蹄,此刻我似乎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同样在今年,隔代的直系长辈相继离世,已经没有人可以称呼我为孙女或者外孙女,为此我感到愈发孤独,感到生命已经走到了另一个阶段,哪怕再抗拒长大,也不得不面临,长大就是不断分别的事实,而生命真的短暂而珍贵,我们跑啊跑,也跑不过时间。
因此,我选择向领导发送了离职申请,作为一次主动的离别,也从庸碌中短暂脱身,给予自己新的可能。既然生命只在弹指一挥间,我为什么不把此生当做一场游戏,敢想敢做,放弃对他人看法的过分在意,活成自己的模样呢?
但我确信,困惑不会就此消失,我仍然会不断追问自己从何而来,又想往何处去?而这一个月来自海岛的风,已经为烦扰困惑又痛苦的自己,带来了许多慰藉。
我仍会时常想念这段并不完美却无比难忘的经历。

现在是2024年,这篇年终总结迟迟未发,有些感受尚未被提炼,2024的第12天好像有捕捉到一些。
“文艺是一种毒品”
大概从22年开始醉心于文艺世界,开始像模像样地观影和看书,从各大电影节的获奖影单到冷门导演的片单补全,从小说到诗歌,从文学到哲学,从芭乐音乐到摇滚到朋克到后摇,最终是爵士的世界。
过分追求小资的小日子,让自己本就为负的钱包逐渐负plus,而每次看展看电影都从极度抽象飘渺的世界回落到阴暗潮湿的城中村,矛盾感每日剧增,做个俗人好像更适合自己的经济状况。
大概未来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像花束恋的男主一般,沉迷于赚钱的快乐,而丢掉了这些小小爱好品味,以及过程中遇到的人。但那天绝不会是今年的某一天吧,年轻的身体和心灵无法放弃这些感知美好的媒介,灵魂中反叛的部分仍在振臂高呼,反抗着那些明明不合理却被潜移默化的规则。因而在今年,2024年,距离2020年已经过了四年的今年,希望我能找到生活和理想的平衡,既能保证立身之本,也能不放弃复杂的思考。
最近也开始读加缪。
“人唯一的义务就是让自己快乐。时间的长短,两年或二十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过”
“人之所以恐惧死亡,是因为它给他们没有投入和参与过的人生,带来的是一种惩罚。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活过,自然也还活的不够”
© 本文版权归 Freezing_Iv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