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香玉露应犹在,古城烟火映晴川——记2023年12月云南行

都说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12月一波寒流,让成都的天气到了坐在家里都手脚冰凉的程度,还是去暖和的地方走走吧。去哪呢,闽琼粤桂?这四省目前只有漳州和防城港还躺在我清单上,漳州吧没有直飞,防城港吧邻市德天瀑布正枯水期,都不合适。想起最近几年总在尝试全新的、从未涉足的地方,那这次变一变,搞个故地重游什么的。

2007年夏天毕业旅行到过丽江,2015年十月在大理散过几天心,2018年1月和好兄弟在丽江愉快地玩耍过,走!找找回忆去。

为了28号下午能出发,前面几天很是忙了一番,但当我推开民宿房门,看到苍山洱海近在眼前,阳光从落地窗直洒到床单上,顿觉那些辛苦不值一提。


在房间稍事休息,租车行就送车上门了,不错,我对未来的几天的代步工具很满意。


离晚餐还有一会儿,先在住处左近拍几张。





晚餐由本地朋友带着去尝当地特色石板烧,跟烤肉的区别在于工具是一块石板而非铁盘或烧烤架。说来石头貌似导热一般呢,怎么烤得还挺欢,算了不纠结这个。
听说他家是最早一批在海边做石板烧的,因这几年洱海环境整治而搬回民居中,主要做本地人的生意。我们在镇里七拐八绕才到地方,外地朋友无人带路实难找到。
这一餐说来无甚特色,顶多算无功无过,但当地口味偏咸,我不太习惯。



饭后在海边看2023年最后一轮满月,心情很放松。
Day 1
七点半起床到屋顶平台看朝霞,月亮还高悬西边。这天没有云,且苍山上几乎无积雪,山峦披上霞光的视觉效果一般般。

后面三天都是这种景象,太阳完全升起后,月亮还挂在天上。

洗漱完后民宿老板已贴心地做好了早餐:米线、千层饼和茶叶蛋,味道很不错。

今日第一站,洱海公园。公园在洱海南岸,园内林木茂盛,有一小山,可登山观海。
洱波三万顷,轻舟泛长风。

我从四川来,不知云南有冬樱花(学名高盆樱桃,能长很高),此时正放肆盛开,满枝粉红,鲜艳夺目,加上山茶、银杏和一众不知名的树木,山头姹紫嫣红,分外赏心悦目。









翻过小山到海边,从渔家女雕像到海心亭一线有不少游人正在饲喂从西伯利亚飞来过冬的海鸥,那我也拍两张应应景吧。








午餐到附近的周妈妈旭日小吃体验本地味道,要了卤饵丝。饵丝是大米做的,煮熟捞起后黏度很高,堆在碗里很快就坨了,浇头是牛肉粒和酱料,不易拌匀。我觉得味道一般,与这店的名气难副。

饭后沿着洱海西岸向北,先到龙龛古渡。从景区停车点到古渡不到一公里,路边租自行车的人会告诉游客很远,好几公里路,腿着去太累,租个车呗?

龙龛相传为南诏皇帝赐名,意为龙居住过的地方。过去水路是海东海西之间沟通的唯一通道,龙龛古渡就是世代以来东西往来的必经之路。


古渡口如今成为了爱情打卡地,年轻人来此以苍山为盟洱海为誓,从他们的笑容中能看到幸福。

在一处人为喷水的地方看到了彩虹。

路过马久邑村,在村里的小道里穿行不便,稍稍停留了一会儿。


再向北不远则是网红打卡地磻溪S湾。


所谓“S湾”,指的是曲折蜿蜒的湖岸线和沿湖的公路呈现S形,配上蓝天、碧海、海鸥、民居,容易出片。我到的时候已近傍晚,人流如织,景色说实话是比较雷同的,但有了惬意的心情,看什么都格外美。


由于今日在西岸游玩,临海观东岸,万里无云,对面有一些不大高的小山,山体呈黄色,傍晚黄金时段光线虽好,也并没有日照金山的震撼,索性继续向北去喜洲古镇。
喜洲是以白族居民为主的建制镇,被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这段时间是大理旅游淡季,这里则更加冷清,除了四方街(没错,与丽江的四方街同名)与转角楼一线有些游客外,其他街道大多没有营业,人烟稀少。

喜洲特色,蓝色扎染,号称起源于南诏时期,经浸泡、冷染、漂洗多道复杂工艺,但实地看起来有种义乌商品的感觉。




“啊马英豌豆粉”颇得网友青睐,寻过去发现已打烊,于是沿上街、坪街一线找小吃,先吃了这家刘记乳扇,味道还行,缺点是玫瑰果酱太甜腻。

围观的小伙子说想吃,他的同伴说今天吃过了,这位奶奶立马不乐意了:你是吃了,可没吃我的,我这好吃得很!

拍转角楼的时候在旁边买了烤饵块,内包辣椒酱、花生酱和花生碎,不加土豆丝之类的干扰项,是此行最可口的一款,却没有记下小店的名字。

从喜洲原路返回东岸住处,路过大理古城时见路边有充电站,索性停车充电,去古城晚餐。几家声名远播的小店,再回首、九孃豌豆粉等均收工打烊,于是挑了蒙自小黄牛米线。
主料粗细米线、河粉、饵丝选一,浇头牛肉、牛杂、牛筋选一,口味清汤、红烧选一,蔬菜调料自助,最后淋上一碗鲜浓骨汤,真香。


Day 2
依然在日出前起床,天空继续无云,略有雾气,朝霞不如昨日,不上图了。
今日游东岸。2015年来的时候听说双廊在整修,宛如一个大工地,上回欠缺的缘分这次补上。
经大丽高速直达双廊,出高速不久即到达沿海公路观景台,这里地势高,可以观赏古镇全景。






下观景台后沿古镇主干道步行。



双廊古渔村,是拍照不错的地方。




每个景点都有想你的风,本来无意拍它,恰好大爷走过来了。


从主干道到海边的很多小巷子都很有感觉。







遇到按照当地习俗办婚礼的一对新人。




新婚队伍走得很快,我跟着跑了一路,亲友们看我假装专业,一度以为我是婚礼跟拍的。
午餐在古镇的街道里搜寻,走进一家看起来很地道的小店,被老奶奶告知吃米线饵丝去隔壁,味道好得很。嗯,还有这么做生意的?
到隔壁坐下要了一碗干拌杂酱米线,相当好吃,吃完意犹未尽,犹豫再三又要了一份炒饵丝。老板一听拍案而起:“我平时就爱吃饵丝,米线根本吃不饱!”

吃了一半就放筷子了,实在是撑。赶紧出去接着逛,消化消化。海边各种文艺小店,风景迷人,阳光正好,各路网红层出不穷。






当地白族朋友。


蓝色扎染再现。



每家卖花草茶的都要准备点动物吸引女生,猫猫狗狗还不够,连羊驼都安排上了。羊驼也是无奈,自从跟神兽沾上边以后,日子明显比以前难过了。

午餐的米线饵丝刚刚消化些,又听来往游客推荐葱油饼,那尝一口呗。

返回观景台旁的停车场,这才注意到有个拍照打卡地,一位姐姐正拾级而上,我赶紧举起相机,拍下了这张。

从双廊南返,先去理想邦。
理想邦是新打造的旅游度假小镇,还没施工完毕,说是什么大理圣托里尼。这两年旅游景点是跟圣托里尼干上了,只要有蓝色和白色建筑就是XX圣托里尼,各地圣托里尼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起名想象力之贫乏,令人咋舌。
整个度假小镇占地面积不大,在洱海边依山而建,游览参观需要自下而上边走边看,或乘坐景区电瓶车直达山顶再慢慢走下来。说是山顶,其实没几步路,电瓶车经营方依然宣传得山高水远,不坐车走不下来那种。景区主打各种民宿和咖啡馆,每个店都圈出一块地说这里是我的,不消费不能进来拍照,甚至有的民宿贴出标语称擅自进来的罚款,可以的。





从山顶可以看到大理开往丽江方向的复兴号。






可能这些就是圣托里尼风吧。





景区出口附近,有许多水果摊,一路望过去,是有些叫不出名字的。


据说这是一处拍照出片的所在,在景区内错过了,这会儿站在海边远远拍一张。

原计划赶到小普陀看日落,不料沿海公路堵车片刻就已来不及了。今晚西边虽浮云蔽日,但透出的霞光依然很美。


到达小普陀,黄金时段尚未结束,赶紧拍。

小普陀是距离东岸很近的一座袖珍小岛,岛的形状像一颗圆形的印章,因此又叫海印。传说这海印是观音菩萨用来镇住海中蛟龙的法器,于是人们在岛上修建了两层歇山式楼阁,供奉观音。从网上图片看,貌似可以登岛参观,但受岛屿面积限制,可能实行了预约或者限流之类措施。

离开小普陀,去下关吃晚餐。选了一家叫云兴小吃的小店,此店远离景区,开在一条有很多丧葬用品店的街上,据说是本地人的爱,随意点菜不踩雷。要了糖醋排骨和老奶洋芋,味道的确不错,红糖掩不住排骨的香味,洋芋是催人长胖的可口。


老板说他家是多年老店了,平时多做附近居民的生意,现在也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一问,果然邻桌情侣是某音推荐来的。这店口味上佳,环境也非网传那样不堪,价格更加感人,两个菜分量十足,只要45块。
Day 3
继续早起看日出,今日天气较昨天稍好,考虑到明天就要离开大理了,没有云彩也拍个延时吧。


今日第一站是苍山脚下的寂照庵。

从停车场走到山门,沿途全是叫卖索道票的黄牛,景区真的不管管吗?
洗马潭索道是苍山景区的重头戏,据说洗马潭周围山上满布高山杜鹃,春夏之交杜鹃盛开时湖边五彩斑斓,灿若云霞。此行季节不合适,未上索道,徒步半小时即到达寂照庵。

寂照庵坐落在苍山第十六峰——圣应峰南麓的感通山上,大理有名的感通寺在庵下不远处。相传,云南名僧担当和尚经过此地,有感而发:“感而遂通,寂静照鉴”,于是感通寺和寂照庵皆得美名。从入口穿过一短廊即是前院,前院面积不大,是白族“三坊一照壁”形制。

庵内遍植花草,绿意盎然。



庵堂内四处摆满鲜花,无怪此地近年来被称为“最美寺院”。


离开寂照庵,去大理大学门口的弘圣路看樱花。抵达后被告知大理大学已不再对游客开放,连网上流传的买一张校内影院电影票混进去的路子也被掐断了:不让影院营业。
好吧,那就到外围看看。

大理大学背负苍山,俯瞰洱海,地利占尽。

樱花林前是笔直向下的苍洱大道,大量游人来此拍照打卡,双实线上站满了人。






驱车路过天龙八部影视城门口,这里也有大片樱花。

今日第三站,三塔倒影公园。三塔即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地标建筑,也是全国首批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自然是极高的,只是此行以风光拍摄为主,无意入三塔景区参观,遂选择到景区东南方的三塔倒影公园,此处有池塘一方,可拍三塔倒影景观。
到了公园,就不得不感叹景区营运的模式了:倒影公园与三塔景区相隔不近,互不连通,相对独立,但运营方将此二地捆绑售票,想拍倒影?得买全票!而倒影公园除池塘外更无他物,75块,可以的,数机智还得是你们。

既然被骗了全票(这算骗不?),那只得硬着头皮去景区看看了。从倒影公园步行走小路穿到景区西南门,此门是景区电瓶车通行用,本不通行人,向保安大哥一顿求恳才被放行。

转过大树竟也有个池塘,面积比倒影公园的小些,也可拍三塔倒影,还有个诗意的名字叫聚影池。

旁边有导游模样的人兴冲冲地介绍:“这里是最美拍摄点,6座塔1个人,这叫‘非常6+1’!”
嘿,介绍得很好,下次别介绍了。

接着就是正主三塔,首先是通高六十余米的中塔——法界通灵明道乘塔,也叫千寻塔。


二小塔没有专门的名称,就称南塔、北塔。


午餐选在好评如潮的挖色菜香园。说来有趣,挖色镇在东岸,挖色菜香园却在西岸。
先点了店家头牌之一的薄荷炸排骨,然后听从网友推荐点了白族特色菜品——生皮。

薄荷炸排骨稀松平常,排骨炸过了,硬而不香,薄荷味道没有进入排骨,不推荐。
生皮就厉害了,在大理可谓历史悠久。四川久有吃猪皮的饮食习惯,这生皮是经过烤制的猪皮,并非全生,当可接受。蘸水是重点,什么梅子醋、炖梅之类是必备的,味道非常浓郁厚重,大概意在压制生肉生皮的腥味。据说生皮的制作很讲究,食材也很考究,但里脊瘦肉看起来着实生,毕竟路边小店,万一有点什么寄生虫就亏大了。最后生皮全部下肚也没敢尝尝这生肉。

午餐结束,去大理古城吧,都来三天了,还没逛过古城。
先来个复兴路的五华楼,古城的地标之一。


文庙内旅拍的游人。

古城内有一大理床单厂艺术区,据说2015年3月就开业了,上次来却完全没注意到,这回一定去看看。
艺术区由废弃床单厂改建而成,在保留了90年代旧工厂建筑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艺术的设计 ,各类画廊、咖啡馆、服装店、工作室一应俱全,类似成都东郊记忆的味道。据说这里的独立艺术家们大多是定居大理的新大理人,我很想知道,定居以后,这里还是当年憧憬的大理吗?










厂区二楼有家书店,放着轻柔的复古音乐,我进去的时候日头正西斜,阳光从百叶窗斜照进来,既温暖又宁静,非常梦幻。

店主的小猫在阳光下慵懒洗脸,像是告诉我们生活就应该这样慢下来。

小猫看不到其他愚蠢的人类,沉浸在喵星的世界里。


在二楼感受片刻,从另一侧楼梯下来,楼梯口有位织棉帽的艺术家,跟楼上小猫一样,视周围的喧嚣如无物。

恶汉咖啡这位大哥,是不是像某位名人?

在扎染布上写字的艺术。

也有接地气的小零食。

告别床单厂,继续逛古城。

在街角看地图的时候听到飘来的歌声,曲子很美,循声过去驻足倾听。一曲唱罢问歌名,老板利索回答:我也不知道,你进去问她。







这个九元酒推新奇少见了。小姐姐摆一小摊,放几种啤酒,主打闲聊八卦听故事。服务业果然会整活儿,有需求就有供给。坐在这跟陌生人聊聊天似乎也另有一番趣味呢。


中午没吃主食,这会儿已逛得很饿了。途径一家手推小车上写着本地居民+十年老店的小摊,围着不少人。

我凑上去问食客味道如何,得到肯定回答后要了此行尚未尝过但四处皆卖的漾濞卷粉和包浆豆腐。


漾濞是地名,跟擤鼻涕没关系,卷粉好吃,豆腐一般般。
尝过小吃不过瘾,又到蒙自小黄牛米线二刷了才返回住处。九点过租车行上门取车,带走我三日来的座驾。纯电车体验很不错,重点是充电比加油省钱多了,心动。
Day 4
今日上午乘高铁去丽江。因赶着出门,没有关注日出,收拾完毕出门才发现,连守三天没见的云彩,在2024年第1天恰如其分地出现了。
哈哈,祥云啊,2024一定祥和顺利!


9点20分,登上C373次列车。这趟车沿着洱海东岸驶向丽江,可在途中再看看这里的蓝天碧波。


列车91分钟驶入丽江站,又花费1小时才到古城民宿。因最近是淡季,价格比较合理,于是选了雪山全景房,房间东侧北侧均为落地窗,东侧可居高观古城,北侧则直面玉龙雪山,视野甚好。


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东巴、纳西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底蕴深厚。“艳遇之都”云云,虽谈不上污名化,但也过于幼稚,不足以概括丽江之万一。
住处紧靠狮子山,那就先去狮子山看看。


上次来,古城是卖门票的,这次发现已取消了,好事。不过古城中几个单独点位依然需要额外付费,狮子山就是一个。进入景区,观景台的风光跟我房间窗外的很类似呢,这么一想好像赚到了。


从观景台看山脚下的木府。


狮子山顶是丽江的标志建筑——万古楼。

万古楼为五重檐木结构建筑,高三十余米,牌匾可能是纳西语。

万古楼是古城制高点,登上顶层,可观看丽江全景。

离开狮子山,信步往文昌宫方向,边走边看。
古城是多民族建筑与水系的巧妙融合,号称“东方威尼斯”,水道水网密布。源于象山的玉河水一路南下,经过历代地方官整修河道,到玉龙桥一分为三,形成东、中、西河,在城内再分为更多的溪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流遍全城,造就了主街傍水、小巷临渠的树形水系。水系滋养古城,最终流出南门后归向,恢复自然面貌。





到文昌宫附近的观景台,阳光正好。这里是除了万古楼外,第二处看古城全景的观景台。

文昌宫是清代建筑,当年《一米阳光》在这里取过景。2007年来的时候,几乎所有商家都打着“一米阳光”的宣传标语,17年过去,这四个字几不可见。

这棵樱花非常显眼,在多处都能看到,我为它拍了很多肖像。




参观完文昌宫,折向丽江之眼。

路上路过几处许愿牌悬挂墙,载满了往来之人的心愿和祝福,多拍几张吧。




丽江之眼是古城内看日落的绝佳点位,我来的时间尚早,下午的阳光很耀眼,大逆光什么都拍不出。








傍晚想拍万古楼与玉龙雪山夕照同框,从地图上选了南面的白龙文化广场,先去踩个点。中途会穿过木府的过街楼,正巧遇到两个男生在拍照。其中一位身形清癯、面部线条清晰,他们应该拍得挺好看吧。


下面是一路在街巷中的随拍。






到白龙文化广场实地一看就发现预想有重大失误,计划泡汤。此地离狮子山太近,山体完全挡住了玉龙雪山,想要拍到万古楼与雪山同框,还需要往这条延长线上走更远的距离,最好再登上一座高楼。考虑到临场找机位的诸多不确定,只得作罢。

想起房间的北窗可观雪山,于是沿光碧巷返回住处,途经白马龙潭寺,只在外围驻足,没有入内参观。




这件客栈园内无人,栓了一只狗狗,上书:纯种阿拉,不是萨摩。


回到房间,离日落已近了,摆好相机,开瓶啤酒倒在沙发上欣赏雪山夕照。

不巧,一团浓云盘踞在雪峰附近,直到夕阳完全落下也没散去。

看过夕阳,继续逛古城。


昨晚跨年,据说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活动,今天元旦,人气不减,人们围成圈正载歌载舞。




广场上一位大姐带着两个孩子在拍照,我也帮忙拍了几张。服装和妆容让孩子们显得年长,实则还在上小学。







2018年在古城外吃过一餐很好的炭火加热的腊排汤锅,如今是故地难寻了,只能选榜单上的商家了。



狗狗们被商户放在门口吸引人气。





饭后消食逛到近12点,收工休息。
Day 5
6点半起,原计划到距离古城十多公里的东巴谷风景区拍日照金山,昨日在丽江之眼听一位小哥劝告改在了仅4公里远的清溪公园,原因是东巴谷水域面积狭小,前往拍摄的游人众多,可能机位得靠抢。当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公园距离雪山不够仅,观感不够震撼。
去公园的路上,司机一个劲儿劝我去东巴谷,说人家拍日照金山都是去那的bulabula...我自然是定了计划不会临场改,错过时间就白起这么早了。
到公园一看,这里是个水库,我的站立点则是堤坝,视觉上确实差点意思,胜在安静人少,无人打扰。

好消息:雪峰附近无云,可完美欣赏日照金山。坏消息:东风吹皱水面,倒映出不来。

阳光照到山腰后,风小了片刻,终于露出倒影。

旁边的云也很美,拍延时腾不出相机,举手机来一张。

收工准备返回时,阳光已照到地面的植被,枯枝黄叶都镀上了一层金光。

返程途中早餐,这是此行第一碗过桥米线,标价58,估计成本10块。

饭后先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木府,既是办公地,又是居住处。
木府也是单独收费点位,内有免费讲解员,介绍木府历史沿革与逸闻掌故。在此不一一复述了,只贴些建筑和风景图。




讲解员说土司崇尚汉文化,收藏十分丰富。


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前厅议国事,后厅议家事。





木府花园中亦是亭台楼阁,万芳斗艳。


出木府向北,则是吐司所建的官门口,内为达官贵人,外则是普通百姓。


到此,古城主要点位基本都走到了,准备去最后一处,黑龙潭。

嵌雪楼,县级文保单位,1988年11月公布,缘分,进去瞧瞧。

嵌雪楼是一间纳西族风格建筑,现由一家酒店经营,可随意参观。酒店内还有一净莲寺,供奉观音。

酒店茶座,装饰风雅。


楼内开窗远眺,则雪山屏列,皑皑雪峰,如嵌丹青,故名“嵌雪楼”,据说这里是文人墨客登临游览、吟诗作画、抚琴和曲之所。

沿着玉河步行去黑龙潭。

黑龙潭也单独收费,景区内可观泉潭、雪山、古建筑,是个拍照的好去处,缺点是门票略贵。



五凤楼,又称法云阁,始建于明代,是木氏土司的家庙。据介绍,土司曾在寺内会见过徐霞客。名字很熟悉,成都也有五凤楼,在洛带古镇。

昨日在丽江之眼观景台歇脚时连喝两杯咖啡,其中有款叫做蓝色赫拉的浅烘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再回去来一杯。

又是这棵特立独行的樱花。

古城内咖啡馆很多,这家叫做初阳的倒是别具一格,老板是由衷热爱咖啡的,她讲出的不是冰冷的书本知识,而是融入了情感的自身体验。

手冲过程既要全程称量、又要不时计算,好像很复杂。

喝完咖啡聊了一会儿,老板讲了很多接触来往陌生人的见闻,有趣。
返回住处路过四方街,二楼的歌手们又已唱起了民谣。



古城内卖鲜花饼的商户很多,吃了多年的嘉华、杨丽萍代言的潘祥记、四处可见的花肆记,我都尝过,又听闻有家木老爷鲜花饼,老板话说得很满,味道还是不错的,可以一试。
云南之行结束,我已在期待下次的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