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奇迹》笔记一:早起会让我偷来更多时间
我们从小就学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可人到中年了,还是没有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列示的下面我面临的问题,不知你是不是也有:
1. 前天晚上,总想着一定要早起学习、锻炼身体,可第二天就是没办法起床;
2. 早起的闹铃定了三四个,响了关掉继续睡;
3. 一天过去了,列的待办事项还有好多项没有完成,总觉得时间不够;
4. 很多想做的事情,就是没办法启动,或者启动了,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不了了之了。
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因为项目总加班到很晚或项目不加班自己回到家想放松放松就玩儿到很晚,早晨就起不来,经常是被队友催着起床后急急忙忙的洗漱出门赶车,有时候出门晚了,路上堵车,从家到地铁站20分钟的车程能走40分钟以上。
去年10月份开始回老家陪孩子,总想做些事情,利用好不上班的时间,不要虚度了光阴。给自己安排的事情有读书、运动、学习考证、学习做读书自媒体运营。一个月下来,发现竟然书没读完一本、运动也没怎么做、学习的效率也非常低、买了学习自媒体运营的课,也没怎么听。感觉非常失败和焦虑。
11月份的时候,买的自媒体运营的老师免费开了一个读书会,每天群里会有读书、做读书笔记的打卡任务。刚参加的时候,觉得肯定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打卡作业,可第一天下来,就发现感觉白天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看书、写读书笔记。早晨把孩子叫起床送他去了学校,回来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吃饭,放学后陪练字、陪读书、陪写作业、陪玩儿、哄睡觉。
躺床上的想这一天咋过的时候,感觉人很累,但是没啥成绩,学习资料没看几页,读书写读书笔记也是急匆匆完成甚至还有后面补上的。
于是为了完成读书打卡作业,我开始试着订闹铃早起。起床后几天还记录下来,有时候是便签,有时候是番茄app里面的早起打卡。不过记录不连续,有忘记记录的,也有起不来的情况。没仔细想早起有什么好处,是否要一直坚持下去。

12月的时候读《认知觉醒》,作者写到他做的事情里面,有一项就是早起,并提到早起给他带来的改变,我就心动了,也有意识的开始早起。由于孩子早晨需要6点20起床,我觉得对我而言,早起的适当时间段为早晨4点-5点半,5点半以后起床我的可用时间就变少了,做不了那么多事情。
为了有意识的练习早起和做每天规划,我用本子开始记录。

我的确发现早起有很多好处,
1. 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刚起床的大脑是清醒的。
2. 早晨3点多-6点前大家还处于睡觉的时间,一切都特别安静,看书都不用戴着耳机。
3. 感觉一天的时间都被拉长了。
4. 之前总觉得没时间运动,现在利用早起的时间跟着视频做做拉伸或瑜伽,练完后整个人感觉特别舒展,神清气爽。
我早起做的事情有:拉伸或瑜伽、读书,看过《认知觉醒》后,增加了写500字、反思和冥想。
懂得了早起的好处,不过也发现了自己不懂得好好利用早起时间的问题,
1. 之前没有怎么写过文章,现在要看过书后写出500字,对我来说很困难,经常是书看完后无从下笔,就坐在桌子前面硬想。
2. 有时候5点半后起床的,时间只够看看书的,就导致运动、反思和冥想坚持的不好,500字每天想完成,就挤掉白天其他事情的时间完成。
本来,是想通过早起多读些书,提升自己的财商、认知能力,且不占用白天的时候,把白天其他时间留给2024年的考试学习,可实际执行后复盘了发现早起想做的事情执行并没想象的那么好,白天学习的时间也不多。
无意间发现了《早起的奇迹》,序言中称作者和看过这本书的人因为早起,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同时把很多件事情做好,是一本非常实用且最有效的工具书,我就特别好奇是如何做到的,抱着也能改变自己的想法这两天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今天早晨读第二章“创造奇迹,要么需要绝望,要么需要灵感”,作者提到他早起的起因,早起的时间、早起做的事情。因为我有我想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作者的早起做事情的方法特别吸引我,作者讲他早晨5点起床,列下早起要做的事情,包括冥想、写日记、晨练、自我激励、阅读。5:05分开始按照清单执行,每件10分钟的计划执行,作者完成这些事情后才6点。
我看到作者的做法儿,我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我计划从明天开始试试这个方法,于是也专门制定了一个“早起奇迹”的本子,列示了要早起做的几件事,希望接下来能看到奇迹的产生。也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见证这个时刻。

我认为像作者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件事情的时间安排不多,完成起来没有丝毫的负担,做完后还非常有成就感,给了自己正面的反馈,每天就会更有动力早起。
如果你也想要改变自己,不妨也试试早起,我认为早起时间不一定就要4点、5点,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哪怕比自己平时起床的时间早10分钟,做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成功了。
屠格涅夫说“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憧憬将来,它只有现在。”让我们从每一天的早起开始,学会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拥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