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涿州一日
顾忌头疾小手术的恢复,决定元旦在周边游玩散心,于是定了涿州,用了铁路会员积分0元游。攻略由杨师傅完成。他甚至还做了地图标注,非常完整贴心。
此行胃口大满足,吃了货真价实的驴肉火烧、肉汁四溢的老方包子、鲜香软糯的豆沙年糕、刚出锅的牛肉烧饼、香煎春饼等北方人挚爱,由于价格低廉满足之感倍增。尚有水煎包和罩饼由于店家营业时间未尝,想来也是北方味,算不上遗憾。
涿州古称“范阳”,与上半年探访的蓟州(渔阳)在地图上看仿佛是围绕北京对称的两颗双子星,是点缀在北京一东一西的文化县城。
涿州博物馆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得也十分可爱,在县级博物馆中算是惊喜之旅。此次主要参观了东侧主馆区,西侧临时展厅此次未开放展览。东侧主馆有五个展厅:
一是涿水长歌,介绍了涿州地方古代史。从皇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到荆轲壮志的燕之涿邑,再到秦汉涿郡王莽垣翰,再到范阳国、范阳郡、涿州,又到辽金时期、元大都时期的中都辅郡、大都边城,又到明清时期的畿辅肘腋、锁钥都门,涿州历史上风光无限,名人辈出。马可波罗记涿州“大而美丽之城”;乾隆帝赞涿州“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老照片中可见有通会楼、永济桥的原貌,至于今周遭变故已是一抔黄土,正似涿州从古时繁华尽然如今渐寂寂无名。
二是石艺通灵,主讲涿州古代石刻造像艺术,多涉宗教,诸如佛像、经幢、碑记。印象深刻是佛碑台下刻双狮戏花纹,一狮前奔回头望花,中为莲花纹,后为一狮前奔追花,除掉其中花纹看,两狮子亦犹戏耍追逐状,实在可人。此间初看,可爱玲珑,细思有花若无花,满是禅意。
三是陶韵绚彩,讲的是涿州出土东汉彩绘陶器专题,其中有镇馆之宝两件,古朴质韵。一为“彩绘陶神灯”,上次我看到如此精美质朴的陶灯台,还是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展品海报中。以下为官方解读:陶神灯通高1.30米,底座直径0.45米,上口直径0.15米,整体分四组叠置,共七层。第一层为底座,饰仙人、神兽;第二至五层饰伎乐百戏人物;第六、七层饰神树;顶层为灯碗。此器物制作中采用了贴塑、模印等装饰手法,通体施白色陶衣,并用朱墨线条描绘出人物眉目、服饰衣褶、动物鬃鳞、树木枝杈、色彩鲜艳、生动传神,具有强烈的表现力。灯体上堆塑的人物、动物及神像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运用素材虽多,却无琐碎之感;造型手法,寓巧于拙,突出表达内在情趣,从而将天上人间、神话现实融为一体,既写实又浪漫。它作为随葬品,表现了墓主人及其家族永保富贵、家运兴隆的祈望。陶神灯的出土,为汉代涿州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另一为可升降的陶镜台,造型朴实,从功能看又十分灵动。以下为官方解读:通高114厘米,镜座长24.6、宽24.5、高11.6厘米,镜直径16、厚1.7厘米。镜座近方形,正中间有一圆孔。镜架分两部分组成,下部镜架横断面长方形,中空,长方形孔,正面设三个圆孔。上部镜架呈“T”字形,横断面长方形,下端向内略收成榫,插入下部镜架的长方形孔中。榫至上部镜架中部有四个小圆穿,穿至架顶中下部设玦形镜托,托上置陶镜一面。陶镜后面镜架上,正中有稍大的圆形孔一个,其左右两侧各有两个较小的圆形孔。镜顶端为横置的长方形横梁,横梁上有均等的圆形孔四个。镜和镜架均施以白色陶衣,再用墨色和朱色绘以云气纹等装饰。彩绘陶镜台解读了一种用镜方法,它可根据人体身高调节镜子的高度,科学、合理,为目前考古出土此类文物中的孤品。
四是范阳遗风,讲了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印象颇深的横岐调、十赋闲与诗赋弦,似乎是地方文娱方式,可惜没讲明白,不知是否也是近年来非遗大潮中的自我构建行为。
五是涿州革命史《峥嵘岁月》展厅,讲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涿州。其中印象深刻的是“进京赶考”中,涿州县城是中转地,一行人从西柏坡至此转坐火车进京,发电报安排警备警戒保卫工作。有趣的是展览中也从中央档案馆申请来电文的影印版,供读者参观,电文中提及路线、安保,安排甚是周祥,从重点车厢给到人员到达后续都有详细的指令,大事由一件件具体的小事构成,从此电文不免联想到开国大典一行人,此电文不如也作伟大事件中个小小注脚,生动有趣。
博物馆中庭通达天地,明亮大气,其中柱子上设有发生在涿州且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六大事件浮雕画面,阳光照射熠熠生辉。不免让人感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博物馆连廊处可以看到辽代双塔。于是参观博物馆罢,便步行至双塔。步入小巷中个,先看到南塔(智度寺塔),有小巷的阴凉对比,塔身在阳光下显得光明温暖。越往里走,塔身显露得越多,距离越近,这塔也显得更加高大庄严。快走几步,北塔(云居寺塔)露出了塔尖,双塔同时出现在了视线中。北塔(云居寺塔)有六层,是佛教中少见的“以偶当奇”的佛塔形制。双塔目前仍在修缮,不能登塔,也未开放其中壁画。步行至塔身,有白鸽绕往,我与同伴撒雪玩乐,也得其乐。
据说涿州辽代双塔与定州开元寺塔年代相仿,不过当时两处分属辽宋,相望敌情。开元寺塔属于宋国,而涿州双塔属于辽国。如此颇具浪漫主义情怀,事实应是望不到也。关于双塔的当地传说倒也不少,有传闻是双塔为两仙女比赛建造,一快一慢,故塔一高一低,先前快些的仙女由于回家给饥儿做饭而最终输了比赛;还有传闻说塔中震慑了当地的鬼怪,涉及到一个降魔的故事.......我与同伴感叹,古时宗教谋和了上层意志,修塔服务于宗教,而宗教又服务于巩固集权。而这些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不那么重要,权威布告是以,但当权威布告离生活太远,民间总会根据民间的恐惧与诉求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佛塔的故事。
游玩之中,颇有感动,一日足以,乘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