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4》原创部分泄底简评
因为电子书苦手,时至今日才补读本刊。组织“高校推理社刊BEST评选”的老师希望借此提高长评数量,果然是行之有效的——起码在催我读稿这一点上成功了。评论如用词不当,请多包涵。
弦雅也《弦月不等式》
开头电波系的文字虽然个人觉得过于冗长,但也为戏谑的、研讨性质的内容做了铺垫。奎因机并非真正解决后期奎因问题的工具,而是作为线索之一存在,其正确性本身无法得到论证。无论是伪解答的无穷套娃,还是真解答对于奎因机可靠性的验证,都能看作后期奎因问题不同方面的诠释。如果去掉主题的限制,“数字根”的引入和使用都显得尴尬,但选择这一主题本身就是极具挑战的、令人意外的尝试。
红心橙《回字馆的四重密室消失事件》
“四重密室”的谜面不免令人联想起二阶堂黎人《泥具根博士的噩梦》,相较之下本作的解答更加乏善可陈。使用大量诡计和逻辑的同时,自然就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脚印及其下微微凸起的地板描述太少,以至于伪解答里“白粉滚落形成脚印”之类的部分对于读者并不公平;球的六个面上都有玻璃,“倾斜地板令球滚动是社刊进入视野盲区”的伪解答似乎无法成立;远程控制地板下重物重量和给地板通电使之凸起的方法完全没有说明,完全不设置伏线直接口胡“有这样一个装置”可是不行的;犯人行动需要预知孟凡撒石灰粉、将孙晴错推为犯人,似乎无法做到;……东西堆太多,但缺乏令读者眼前一亮的点子,于是使得阅读体验不佳。相较之下的确刊在《夜行4》的那篇要好不少。
程锦弦《泸山派灭绝计划》
相较于其他社刊上的武侠推理,本作描绘了极为丰富且可单独成篇的人物故事,戏谑的文风下埋藏着沉重的内核,完全超出了社刊作的层次。侦探进入事件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某种程度上也可算无限流。谜题篇的节奏、加上“青城派”本身,令人不由得联想到《笑傲江湖》的开头,不知作者是否有意致敬。两起密室解答虽然并不有趣,猴子的解法虽然以意外性填补公平性,但放在这样的故事节奏下一切都无伤大雅。阅读时自己的猜测本是:泸山上的诸多树木,实际都是各大武林高手所化而成,从某处可推断这些高手在一定条件下可行动或发出攻击云云。
流平《摩天轮要转三圈》
开头刘平(准备表白)的视角和叙述口吻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反而是夏爱花(不知道对方要表白)的视角比较好代入。摩天轮上升的描写令人不由得联想到氢气的篇目,用案件和虚构的推理打断告白的设计很有巧思。无论是摩天轮的手法、标题的一语双关还是扮演狗熊的小反转,意外地都挺合适。短小的篇幅果然没有塞很多伏线和推理,算是连作的小番外。读到最后刘平告白的语气果然还是让我感觉有些ooc。
山木《在蓬莱山》
继《在盘龙岛》《在体育馆》后,读的第三篇山木老师的作品。两次挑战读者前,尽管不能回收全部伏线,手法犯人思考后却都能猜个七七八八,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总体上是技巧性很强的作品,相对地故事性就比前两作薄弱许多,客观而言手法是具有新意的,故事内核很明晰,注释的超链接也相当用心。但个人有一些不满意之处:首先是部分伏线淹没在了大量无用信息中间,导致若无超链接甚至完全没有印象,因此伏线回收时也缺乏恍然大悟之感;其次是手法的创新性、意外性一定程度上依托于设定的复杂化,我个人对于设定系诡计的偏好可能会是“诡计的震撼程度÷设定的复杂度”;最后是时空相关设定的老生常谈——若深究则大量悖论无法解决——尤其在本作的设定中,同一时空下可以存在两个一样的人,由此会衍生出诸多问题,我不确定设计设定时是否应该考虑在内。总体上不失为佳作,但我可能更喜欢作者的另两作。
夜行空《一片狼藉》
结构上相当工整,逻辑其实每一条都很清晰,诸如“在伪解答中放入错误信息试探犯人”“鞋子和水的的位置关系”“通过换上新值班表钓鱼”,接连的反转,明显能够看出创作者的考量。但老实说,本作尽管是我写作时能从中学到很多的作品,却不是我作为读者喜欢阅读的作品。从序章起便是大量细节信息的堆砌,推理之外几乎没有故事性,也几乎没有读者介入的空间。本作似乎想要同时完成逻辑切入点和结构上的创新(当然的确完成了),却并未考虑短篇的体量是否适合承载。
七千《秀目可餐》
白井模仿者中最像的一位,尽管戏谑的文字不如作者刊在浙大刊上那篇优美,但推理部分远胜前者。案件发生前的部分相当顺畅和吸引人——这点甚至胜过白井部分作品,但既然都是无法正规发表的异色作,为何不弄得更加重口一些呢?几个伪解答基本都过关,尽管或多或少致敬了一些作品,但同设定结合得相当巧妙:第一重伪解答致敬《斜屋犯罪》(并且指名道姓地泄了底),第二重伪解答与某漫画高度相似。解答中结合了案件发生前的桥段,结尾又对此加以回收,更加白井了。反倒是真解答有失公平,焦点云云可行性也很难保证吧,但该解答在故事展开上确实是最佳的。
皇甫涟《图书馆的魔女——初中优秀作文选》
“被误会需要自证清白”的故事走向和恋爱情节都是很大的加分项。谜题同时落在藏花位置的how和偷花的why上,也是抓人眼球的方式。从本作开始,辛夕星的形象和魔女愈发重合了。“为什么拿花而不拿戒指”的推理有些自说自话,后面的推理基于其上展开。“圣诞节布置”的伪解答虽难称精妙但也已达标,因为who并非重点,魔女直接给出犯人姓名的方式亦无伤大雅。单看本章,从作文选到推理的跳跃未免太大,但读过全作可知,此处实际为大梗的伏线之一。“门卫室”如果前文中提及更好,尽管这一解答在中学中成立是理所当然的事。藏花的犯人似乎是看见雪地上的字之后,担心主角在婚宴上对老师不利,从而找法子拖住主角不让其去婚宴。“在雪地写字的犯人是谁”“为什么要写字”似乎自始至终并未揭露,或许会成为扣分项。
凡凡《活动室遥控魔法》
因为开头表明“一个纯粹的诡计”,所以有所预期,结果阅读体验(指除诡计外的部分)反倒没有预想中那么差。棍子抵门、造假墙和锁假挂是超级老梗,但是本作通过地毯的移动将这三者串联起来,不失新意。开头的图像线索也非常大胆。最大的优点是诡计虽然属于较为机械化的一类,但解释非常清晰。不过对于魔术而言似乎过于大型了,换言之作者设计的时候似乎确实只考虑理论的可行性——如果放到日常事件或是凶案中或许很难保证成功率吧。仅作为谜题作考虑,也介于“量大管饱”和“一击致命”之间的模糊地带。
山寨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鸮语 Vol.3》泄底简评 (14人喜欢)
- 《旧书阁轶闻录 Vol.2》泄底简评 (14人喜欢)
- 《闇No.9》泄底简评 (26人喜欢)
- 2024年度总结 (22人喜欢)
- 《项饰》泄底简评 (1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