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楚庄王喜欢打猎。大夫就劝谏他:“晋国和楚国为敌。楚国不想办法搞晋国,晋国也会想办法搞楚国。现在大王为什么沉溺于玩乐?”楚庄王说:“我打猎是为了选拔人才。能够在草丛中猎杀虎豹的人,我就知道哪个是勇敢的人。敢于和犀牛搏斗的人,我就知道哪个是力量的人。等到打猎结束以后分派猎物,我就知道哪个是有仁心的人。只是打猎就可以发现三个人才,楚国凭这个就可以安定繁荣。”所以说:只要有心就没有没用的事情。
02
原文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其榛藂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其攫犀搏兕者,吾是以知其劲有力也;罢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其仁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
03
补
榛藂(cong,二声,丛):即榛丛,丛生的草木。兕(si,四声,四):古代类似犀牛的猛兽。全身仗着黑色的毛,头上长着一只角。
04
感
呃,道理是不错的道理,但是总感觉这是在给自己的玩乐找借口。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楚庄王在打猎的时候顺便选拔了几个人才,而不是为了选拔人才去打猎。如果真的按他说的那样,打一次猎就发觉了三个人才。那这个人才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不过楚庄王的这个思路是可取的。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不能只靠战争选拔人才,平时的打猎也可以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途径。毕竟,和真正的战争比起来,打猎的次数更多一些。因为我们人生遇到的大事其实没有那么多,都是小事。用这些小事来考验自己身边的人才才是更有实践价值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