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秀华诗歌沙龙记录

l 问两位喜欢哪个诗人。喜欢谁的诗。
余答不怎么读诗,以前喜欢看随笔和小说,现在喜欢看小视频。写诗是一种天赋。戴说喜欢辛波斯卡。
l 谈自己比较像历史上的哪个诗人
主持人说余像李清照,说很有性格,并不是那种很婉约细弱的女子。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对项羽也是嗤之以鼻。戴提到说李的二婚并不和睦,因而李提出要离婚。但当时女性不可以提离婚的要求,提了就要受刑罚。李为离婚甘受刑罚。
余说自己并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像谁,自己就是自己。李的粉丝可能不满,她自己也不满。余说如果一定要说像的话,自己更像是唐伯虎。
l 问两位第一个爱的人。
戴泛泛而谈。主持人说她是想绕过问题。戴说想起自己中学时候大家一起追小李飞刀,都喜欢李寻欢。友情难忘。余说那要这么说,她想起来那会追西游记,喜欢猪八戒。
l 问说女性诗人和作者的话题经常局限于爱情,你怎么看。
余说两性关系本就是恒久的命题。
l 问女性困境。
戴说女性主义现在已经成了流量工具,站在了男性的对立面。对抗男权,却喜欢一些个体的男性,整个人会很撕裂。其实父权对男性同样是禁锢。早期的女性主义者真的是靠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才争取来的。有些国家的女性领导人并非女性的代表,她们往往比男人更男人才得以上位。女性为主导将完全是颠覆性的。女性是历史上几乎是失语的,即便很多闺房诗都是男性诗人的yy。很多写昭君题材的诗,写美貌被辜负。都是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余说男尊女卑根深蒂固,是个不怎么样的男的都觉得自己了不起。女性需要自我觉醒。
l 问你最近感到崩溃的时刻。
戴说自己情绪稳定。最近就是她的狗去汪星让她崩溃。目睹一个鲜活生命的消散。余说自己很情绪化,经常崩溃。上次感情受挫她就很崩溃。
l 念一首自己觉得最满意的诗
余说都是自己的孩子,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差,水平稳定。最喜欢《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最后读了另一篇。读完说,还是觉得自己写的真牛。戴读了一首题目忘记了,开头是我不喝酒,我是酒精本身……余竖起大拇指。
观众提问环节
观众一问余暴露隐私的底线在哪。是否担心网友对八卦的热衷大于对诗歌本身的关注。余答事实已经如此,网友更关心八卦。余说只当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是普通的生活分享,大家怎么看她是大家的事,她快50岁了,不管别人怎么想。
观众二自陈是大三学生,上个月就看错了时间,从德州坐火车赶来参加活动。自己也写诗也是当地作协的。非常喜欢余老师。每周都会组织活动分享一篇余老师的诗。每次读其诗前都要沐浴更衣。问自己以后职业如何选择,是否可以做专职的诗人。
余说万万不可。一定要考虑实际,在业余的时间去发展爱好。爱好一旦变成职业也不是那回事了。专职做诗人的没几个能活下来的。清贫诗人的诗也一钱不值。
观众三自陈自己也是上个月来过一次扑了空。表达对戴的喜欢。刚才在戴读诗期间自己也写了一首诗算是和。诗中还颇有几个很放得开的用词。主持人惊得仰在沙发后背。问余喜不喜欢女生,会不会喜欢女生。
余说不会,接受不了。但很遗憾,女生比男生好多了。
观众四自陈自己刚毕业一年。也经常会组织一些线下的读书活动。说接触到的95后00后的年轻人普遍都很迷茫,很破碎。转而去寻求一些玄学。问是否可以给些建议去消弭疫情后这一代的虚无感。
戴说依靠文学和艺术找到联结和个体差异。以前还可以靠考学跨越阶级,现在这个口子基本上关闭了。
观众五自陈是社科院研三的学生,找工作竞争激烈。一个6000月薪的行政岗也要求双一流。她一个从南方村里非常艰难的考出来的学生很难接受这种现状。问婚姻制度是否会瓦解,合同制的婚姻有没有可能。
戴说婚姻是维稳的最小社会单元。余说婚姻虽然不合人性,但不管计划生育还是鼓励生育都是国家调控手段,个人很无力。
余:余秀华,诗人,出版过《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我们爱过又忘记》
戴:戴潍娜,诗人、作家,牛津大学文学博士。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时间关系,每个话题都没有聊的特别深入。两个女诗人是鲜明的对照组。一个美丽、高知、履历漂亮,每段发言都能上价值,靠学习技巧去作诗。一个身体有缺陷、长相平庸、直接奔放,靠对世界真实的体验和感知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