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许从未思考过,为什么修身可以平天下?
中华传统文化大逻辑:以身作则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治国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心好就够了,所谓「推恩足以保四海」。
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要以身作则,要身先士卒,你自己做到了,就能影响别人,别人也会跟着你做到,就像涟漪一样,从你的家庭圈、朋友圈一层层影响出去,直到国家圈。
这种论述极具诱惑。原来「平天下」如此简单,只要「修身」即可,只要「正心诚意」即可,这都是个人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接受这套说辞,好像从来没问过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修身就可以齐家?修身和治国二者有什么关系?以身作则,真的能影响到别人的行为吗?
换句话说,我「做好自己」这件事,跟其他事,有什么因果关系?
可能没多大关系。
儒家简化了一切,把成功归因于单一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林林总总的外部因素,而这些不是一个简单的「修身」就可以做到的。
个人的影响力,特别是层级越低的人,可能激不起一朵水花。
儒家的说法很受普通人欢迎。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只需「正心诚意」,躺着就能做到,这一针鸡血下来,可以嗨三天三夜,简直了。
反过来,这套说法也是君王领导的紧箍咒。你是领导者,你可要以身作则啊,你是榜样啊,你得这样不能那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