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立FLAG的2024
2023年是以一系列旅游结束的。
从海南,到澳门、珠海,再到长沙。同行的先是家人,然后是朋友。
工作虽有未完之事,但也不足为挂。
可能是精神上太富足了,跨入新年的时刻并没有特别的感触。
只听见邻居家响起烟花盛放的声音,和一起看沪语版繁花的小伙伴们互道一声新年快乐,然后回到紧凑的电视剧剧情。
没有要纪念的,没有要留住的,没有要计划的,也没有要突破的。跨入2024年,就是稍纵即逝又平平无奇的一刻。
唯一想的是,困了,看完这集就去睡。
年岁渐长,愈发认识到时间的流动,也顺从时间的流动。
艺术馆里看到佳作的感动,旅途上偶遇的晚霞,深度冥想后的平静,演唱会上大合唱的激动,与他人交心后的亲密,还有严控饮食减下去的体重,都是留不住的。
就算买下精致的纪念品、写下感悟的文字、发了精修的朋友圈,都无法留住那些珍贵的时刻。
对记性不好的我来说,尤其如此。时隔数年,已经想不起很多扰动我心的过往,仿佛从未经历过一般。我也因此常遭老朋友们的白眼。
就算记忆好又怎么样呢。在岁月的尽头,再精彩再牢固的记忆都会随着肉身的凋零而一同消散。
接纳时间流动的好处是,不会因为某个失落的时刻而深陷悲伤,也不会因为某个成就的时刻而自大狂喜,因为知道”都会过去的“。
但关于时间的远见不代表没有悲欢喜乐。相反,它可以带来更纯粹、更自由的情绪。
当人成为一个没有偏见的情绪容器,不刻意寻求快乐,不主动逃避悲伤,接纳情绪随时间的自然流动,就可以腾出更多地空间给即将到来的情绪。
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在不快乐的时候强求快乐、留住快乐,往往会带来更深的自责。
记得有个采访问一个小孩,快乐是不是最重要的?小孩回答,不,所有的情绪都很重要。
是的,所有情绪都很重要,是认识自己的标识,也是保护自己的护盾。
如果硬要总结,今年最重要的成长大概是能够更敏感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并让它流动起来。
不受控的熬夜和暴食,从大学开始就是我的劣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作一次,每次持续数天。一开始会自责,然后慢慢摸索出了规律——只要熬完几次大夜,我就会恢复正常。随着我的接纳,暴食的毛病基本好了,熬夜的频率和程度也在降低。
今年我对这个不受控的毛病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掌控。我意识到熬夜的前兆是没有被看见的情绪,特别是委屈、羞耻、焦虑、烦躁这些负面情绪。
认识到这点,我发现我掌握了一个很厉害的认识自己情绪的工具。只要我出现有暴食和熬夜的倾向,我就知道我又不开心了。然后我只需要阻断让我不开心的人和事,我就可以恢复平静、吃好睡好。
作为一个INFJ,自己的情绪经常被淹没在他人情绪里无从得见。因为会优先照顾他人感受,一件事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往往需要经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才能感知到。
而现在,暴食和熬夜的外化行为就是我内在情绪的快捷指南。没想到,一个人生难题竟然是另一个人生难题的解。真是神奇。
因为习惯照顾他人的感受,INFJ往往也是难以说出自己的愿望。
和朋友商量年末旅游行程时,我说可以去珠海。我本意是,我觉得珠海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来说应该挺有趣的。
当朋友说出”你想去就去“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抵触。我心想,不是我想去,而是我推荐你去。
然后我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能是我想去?我可以陪朋友去他们想去的地方,他们也可以陪我去我想去的地方。
说出我想,并且接受朋友陪我一起去,是为自己的愿望负责,也接纳别人给出的善意。而不承认我想,其实是怕他人因为自己的愿望失望,也怕自己的愿望终将落空。
想起前不久在杭州的生煎。本来说随缘就行,真偶遇上一家生煎店。后来才知道是朋友特地带的路。
当自己的愿望会被认真地对待,才有勇气坦然地说出它。
可惜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学孔融让梨。
不知不觉,时间又过去一年。经历了疫情冲击,事业停滞,毅然转行,重启赛道。往前走时不觉惊险,回头看已然过了万重山。
李松蔚老师公众号的年底总结标题是“成功学再见”。人生不是不断上升的轨道,而是一片没有方向的旷野,可能暂停、下降、转弯,以及戛然而止。
没有方向,意味着可以自由驰骋。
所以24年初就不立FLAG了,没有成功学的框架,不再背负成长的压力。只求情绪自由来去,需求无畏表达,紧随本心,体验当下。
新年快乐,但也不一定要快乐。